杨蕊
摘 要: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中等教育,具有专业性、实训性、产学结合等特点。在中职学生管理方面,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教师服务意识较差,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中职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中职教育 学生管理 问题 对策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1.思想消极,对未来悲观失望
很多学生认为,读中职学校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一种无奈选择,他们无望考入大学,职业理想也不明确,对专业学习也没有兴趣,大多是随大流,或听从家长安排。这导致很多学生存在厌学心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2.自控力不强,学习习惯差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人的百般呵护下成长,很容易养成任性、自私的性格,在学习上,缺乏自我约束;在生活上,追求自我满足,生活懒散。有的学生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不讲究个人卫生,缺乏健康的生活习惯;有的学生在住校后沾染上了不良嗜好,抽烟喝酒,熬夜上网。
3.教师服务意识不强,没有更好地关注学生
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关心。但是很多中职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不强,在服务学生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外在需求,导致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学校和教师更多地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的安全等,学校和教师并没有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
二、中职学生管理对策
1.要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
中职学生正处于可塑性很强的年龄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逐渐由不成熟发展为成熟,并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这个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也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理解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中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班级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集体必须有健全的班级常规管理制度。首先,确保学生的在校安全是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制定班级大扫除、值日生负责制、寝室长负责制等制度,确保学生的个人卫生和教室卫生。最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对中职学生而言,让学生在课堂集中注意力,学好知识和技能,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
3.建立沟通渠道
为了便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心,学生才能理解班级管理制度对促进他们成长的重要作用。在沟通过程中,学校、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进行信息上的沟通,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4.树立服务意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可见,情感教育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中职学生大多数住校,管理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深入到学生中,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做好后勤工作。教師还要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见解,教师通过交流,可以获得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和充分的信任,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益的帮助。
中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人才。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工作方法,为中职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邹城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