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扶贫研究评述

2017-05-05 19:27付占娟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旅游扶贫贫困乡村

付占娟

摘 要: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系统,以“旅游扶贫”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得出我国乡村旅游扶贫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巩固调整4个阶段;有关旅游扶贫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旅游扶贫中居民社区参与问题、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旅游扶贫战略模式、旅游扶贫生态问题、旅游扶贫效用6个方面;通过文献评价,提出乡村旅游扶贫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 贫困 旅游扶贫

旅游与贫困的关系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旅游业作为扶贫的一种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旅游学界和业界的密切关注,尤其是国际社会提出“面向贫困人口的旅游”之后,发展中国家非常关注旅游发展如何促进社区参与、从而实现旅游为消除贫困作出贡献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如何促进旅游发展与扶贫相结合,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1 研究历程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系统,以“旅游扶贫”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相关文献共计1929篇,如图1所示。

我国关于乡村旅游扶贫问题研究是随着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总结逐渐开展研究的。据检索,最早以“旅游扶贫”为题,进行论文发表的是1991年发表的《坚持科技兴县 振兴老区经济》一文。从相关文献的数量及研究内容来看,我国旅游扶贫问题研究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第1阶段(1990-1995年),这是我国旅游扶贫研究的起步阶段,文献研究最突出的研究重點是旅游扶贫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助于贫困地区脱贫。在研究文献数量上明显有限,仅11篇。文献显示,199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最早对旅游扶贫研究进行科研资助。

第2阶段(1996-2000年),这是我国乡村旅游扶贫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提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口号,研究内容上包括了对乡村旅游扶贫路径的探索、地域旅游资源优势分析、旅游扶贫建设构想等,对生态旅游扶贫进行了初步探索。

第3阶段(2001-2010年),这是我国乡村旅游扶贫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在研究地域上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甘肃、安徽、广西等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在研究内容上包括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发展模式研究、可行性研究、特色资源旅游扶贫研究等。这一时期旅游扶贫的快速发展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紧密联系,同时国家旅游局2006年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年”的宣传主题,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扶贫的热潮。

第4阶段(2011-至今),这一阶段对乡村旅游扶贫的研究论文数量持续膨胀,但在研究内容上呈现更多的批判性、反思。这一阶段我们称为巩固调整阶段。研究对象转为具体的某一景区、某一民族、乡镇;研究内容上,包括对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辨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才参与旅游扶贫、受益情况研究,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对地域、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影响,乡村旅游扶贫效用、绩效评价,适宜于当地旅游扶贫的路径研究等。这一时期特别重要的事件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从立法的角度,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保障。

2 研究内容

2.1 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我国70 %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边境地区等贫困地区,在全国贫困县有832个,其中近300个县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县,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却良好,在全国12.8万贫困村中,具备发展乡村旅游基本条件的至少占一半。贫困地区与生态系统脆弱地区之间存在高度的耦合性,因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就成为突出矛盾。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常规的产业发展模式受到了限制,但是贫困地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则为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张遵东(2011)[1]通过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苗寨实地调研,发现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长整体上呈现出一致性,但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扶贫效果并不显著,提出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扶贫中的主导作用,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及参与能力,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蒋睿(2009)[2]通过分析怒江峡谷地区贫困现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探讨旅游扶贫机遇、资源、结构、优势、特色策略;汪侠(2011)[3]以桂林市的5 个贫困村落为例,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分别考察这些因素对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蔡运龙(2006)[4]认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优势,通过生态旅游开发,顺理成章地可转换成产品优势;秦其文(2004)[5]通过论述湘鄂渝黔边自然生态游、文化游等旅游开发项目,提出吸引贫困农民参与旅游开发、扩大就业的旅游产业带动、建立旅游扶贫开发经济实体、推进湘鄂渝黔边旅游产业一体化、建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体制的政策措施;杨冬琴(2012)[6]以政府主导的云南省彝良县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提出在扶贫过程中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依托,积极发展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政府主导型扶贫旅游开发可以发挥政府职能优势,快速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状况,实现经济可持续、生态环保的发展。

民族、贫困特定地区的旅游扶贫从文献检索结果看,特定地区扶贫旅游是从当地良好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的改善情况、地理位置、市场潜力以及当地旅游资源存在的优势及劣势等面寻找当地旅游资源可以达到扶贫的目的,特定地区实施旅游扶贫,既有固有的发展劣势,如地理位置偏、交通发展程度略差等,也有由此而保存较为良好的、原生态的旅游资源优势。

2.2 旅游扶贫中居民社区参与问题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也是民族、贫困地区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还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政府扶贫的重要手段,然而旅游开发过程常常会自发地偏离旅游扶贫的初始目标,为了避免“旅游飞地”现象,学者们普遍认为“社区参与旅游”是真正让旅游区贫困人口受益的有效路径。从社区参与旅游的实证调研来看,普遍存在村民参与意识不高、参与层次较低、参与人员不平衡和参与的不可持续等问题。饶勇(2008)[7]主张通过“社区参与”来克服单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刘筏筏(2008)[8]探讨社区参与作为一种策略在保护民族文化中的措施和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叶俊(2015)[9]通过分析大别山旅游扶贫的现状,提出必须构建社区参与赋权机制、培育社区参与意识、加强知识技能培训和完善评价反馈体制来保证社区可持续参与旅游扶贫;潘植强(2014)[10]提出从社区参与到社区增权,增权即增强权能,是指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而增强个人的能力和对权利的认识,以减少或消除无权感的过程。郭文(2009)[11]通过个案调查村民参与旅游决策、管理、利益分配各个环节,得出村民的弱势地位在增权中提升的结论。实践表明社区增权对提高社区和居民民族旅游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民族旅游中社区参与和居民参与理应是2个不同的层面,因此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社区内部和居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贫困地区人们在旅游开发中的有效參与是脱贫的成功经验之一。王汝辉(2009)[12]引入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认为民族村寨中民族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内在化于居民,植根于居民的思想态度和言行举止中,其产权天然属于当地居民个人,民族村寨居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其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性的内在要求。张俊英(2012)[13]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民族地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状况,得知村民仅限于参与到旅游民俗接待的经营活动中,很少参与到旅游规划、决策、管理及教育培训等方面来; 张洁(2005)[14]以云南省中部古州野林彝族村寨、大槟榔园花腰傣村寨2个生态旅游景区为例,通过分析得出影响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相关因素,即社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景区优势旅游资源、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认知、对政府的信任度以及民族传统习俗。孟昭荣(2016)[15]提出通过立法建立居民参与的法律保障体系,政府重视保证社区居民的实质性参与,开展社区活动,提升居民参与能力。王帆(2015)[16]在宁夏泾源县回族冶家村和青海互助县土族小庄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差异,导致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业起步方式不同、发展历程不同、社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不同和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同。

从学者们研究社区、居民的扶贫参与感知表明,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既要提高旅游产品和提高居民的选择谋生的权力,也必须考虑社区、居民的参与。在乡村旅游扶贫中,必然会存在小部分人先富裕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优先富裕的人群先天的资源禀赋的优势,如个人能力、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如何使先富带动、影响后富,是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强调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首先必须让让旅游扶贫的社区、居民意识到参与的重要性,破除“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其次权力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手段、措施为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实现做好保障;最终使贫困居民、社区受益得以实现。

2.3 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成武(2010)[17]在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扶贫实施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提出旅游扶贫实施中应该注意的十大问题,包括多重目标的有机结合问题、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旅游扶贫与小城镇开发建设问题、旅游扶贫与提升人力资源的问题、旅游扶贫与规划问题、旅游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结合问题、旅游扶贫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旅游扶贫的短期性的个别人收益与长期性的多数人受益问题、旅游扶贫与其他产业的结合问题、旅游扶贫和西部大开发结合问题;蒋焕洲(2014)[18]旅游扶贫开发转型发展受贫困人口参与度低、盲目开发、产品雷同、质量差、投入机制单一、扶贫绩效弱和专门人才匮乏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周歆红(2002)[19]提出旅游扶贫目标定位于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因而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是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但现实显示经济增长不等于贫困人口的受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2014)强调,经济增长是缓解贫困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促进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增长将需要通过社会包容政策,给弱势群体参与并受益于经济增长的机会。郭清霞(2003)[20]提出科学的旅游扶贫开发是在政府扶持和引导下,政府扶持、群众共享,全程引导、追踪培训,保护环境,找准特色;张晓明(2015)[21]提出拓宽资金来源,提高社区的参与程度,实行统一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实施旅游扶贫的地区,大多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域,而生存环境是当地贫困人口“靠天吃饭”的资本,仅依赖于现成的自然食物和收入来源,导致环境的迅速恶化,而这种生活方式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收入差距,形成恶性循环,这表明人口增长、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相互联系。

2.4 旅游扶贫战略模式

旅游扶贫的模式的研究对旅游的开发,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黄国庆(2013)[22]分析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认为现有扶贫模式存在产业联动效应不高、注重经济效益、参与程度较低、参与主动性不强、旅游与扶贫缺乏关联度;提出旅游扶贫模式构建的原则以及构建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模式;邓小海(2015)[23]从精准扶贫的背景出发,提出旅游扶贫战略成效并不明显,存在大多数贫困人口被排斥在当地旅游发展项目外、旅游扶贫招商与项目选择并非基于社区实际和贫困人口利益诉求、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并未给予区别对待等问题,进而构建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的市场甄别机制和“意愿—能力”识别模型及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RHB”框架;毛焱(2009)[24]提出PPT战略是通过发展旅游来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利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扶贫形式;郭清霞(2003)[20]通过对湖北旅游扶贫成功范例的分析,提出旅游扶贫战略的特征是: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特色资源为依托特色旅游产品为支柱、当地居民受益为目的脱贫致富为目标;陈通(2009)[25]就贫困地区实施PPT 战略的游资源、区位交通条件、客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管理体制等基础条件进行分析,探索运用机会成本思想可以减少贫困地区实施PPT 战略时决策过程的风险;陈江美(2010)[26]在分析鄂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开发机制, 多元化投资、宽领域融资的融资机制。

通过文献分析,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扶贫的各种战略模式,要达到以下方面:为贫困人口提供发展机遇;增加为贫困人口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销售渠道;形成多样化的生存方式,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促进反贫困的政策出台和贫困程度缓解;有利于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

2.5 旅游扶贫的生态适宜性

在20 世纪90 年代,旅游发展的又一个重点是生态旅游,而且是一个持续增长的领域。1999 年我国启动“生态环境旅游年”,2000 年第1个旅游扶贫试验区在生态资源丰富的六盘山建立,生态旅游扶贫逐步受到关注。罗盛锋(2015)[27]认为当前关于生态旅游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扶贫的概念、可行性、参与主体、开发思路与模式、扶贫绩效等5个方面,研究尚不成熟,定量研究和模刑运用较少;何誉杰(2014)[28]结合旅游扶贫和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现状,提出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能使农村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结合传统旅游分析了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的特征,阐述了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的社会经济意义;吴铮争(2004)[29]立足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价值补偿机制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旅游扶贫的具体思路和措施,以保证和促进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邸明慧(2015)[30]通过对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县旅游扶贫适宜进行研究,以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旅游产业聚集程度2个指标建立旅游扶贫适宜性分类模型,构建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黄燕玲(2016)[31]提出旅游扶贫生态适宜性评价作为1种事前评价,对旅游扶贫开发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分析发现,交通、经济、旅游资源是决定旅游扶贫适宜性的关键因素。

旅游扶贫生态适宜性评价作为1种事前评价,对旅游扶贫开发具有指导作用,旅游扶贫的顺利实施是通过交通、经济、旅游资源多、利益相关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考虑政府的主导作用,创造适合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需要合理规划,科学开发;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本地居民参与,真正让利于民;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本土文化,开发特色产品。

2.6 旅游扶贫效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扶贫实践的不断深入,旅游扶贫效用评估研究日益成为旅游研究的重点之一。相对而言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但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如涓滴效应 、旅游漏损、产品模仿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弱化了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效应。李力(2010)[32]对广东省梅州市的实证调查发现旅游扶贫资金支持的部分旅游景点项目资源品位不高,景点分散,旅游项目单一,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黄梅芳(2014)[33]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德尔菲法和定量模型方法,从长期和短期2个维度构建了关于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赵小芸(2004)[34]从投资贡献(量)和投资效率(质)2个方面对西部地区的旅游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效用,在发展趋势上,投资效率因素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罗盛锋(2015)通过对滇桂黔石漠化生态旅游景区扶贫绩效进行评价,探索建立客观绩效、感知绩效与潜力绩效3个一级指标在内的生态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

在旅游扶贫实践中还存在旅游扶贫资源规划、产业布局等不合理,影响了旅游扶贫开发的效果,对于贫困地区扶贫效果不显著直接影响该地区对旅游扶贫的投入,旅游扶贫投入的不足或不重视,反过来又影响旅游扶贫效果,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地方旅游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好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一个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扶贫效用,需要提高旅游产品品质,需要增强贫困人口的选择谋生的权力,需要考虑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经济效益是旅游扶贫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必须关注社会、环境和文化成本和福利。

3 结语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扶贫实践的不断深入,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日益成为旅游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视角由最初的宏观层面资源丰富地区的扶贫,已经拓展到微观层面的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贫困人旅游收益、扶贫权力以及旅游扶贫感知等的研究。由最初的侧重经济发展转化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的综合研究,并且兼顾到了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在微观层面上,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研究时间节点也从原来的事中、事后向事前转变,事中控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扶贫的影响因子分析、居民感知以及参与行为研究、旅游扶贫模式的探索等,事后评价主要是对旅游扶贫效用的评价,包括旅游扶贫的扶贫绩效、生态绩效、感知绩效等进行了的研究;事前研究包括可行性、生态适宜性、规划发展等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建议在乡村旅游扶贫中,应注重最大化地保留当地的旅游收入,使旅游收入相对公平地分布在利益相关者中;对地域文化与环境,提供可持续的技术支撑,政策支撑;提高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意识;实施教育和培训计划,强化民族、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强化旅游业经营者的培训、管理与创业;改善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以避免贫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环境退化与文化扭曲。

参考文献

[1] 张遵东, 章立峰. 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32(6): 66-71.

[2] 蒋睿,杨世瑜.怒江峡谷地区旅游扶贫策略探讨[J].生态经济,2009 (1):158-161.

[3] 汪侠,吴小根,章锦河,等.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差异及其成因——以桂林市的5个贫困村落为例[J]. 旅游科学,2011(3):45- 56.

[4] 蔡運龙.生态旅游:西南喀斯特山区摆脱“贫困陷阱”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113-116.

[5] 秦其文.湘鄂渝黔边旅游扶贫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68-72.

[6] 杨冬琴,吕叶. 政府主导型少数民族扶贫式旅游开发探索—以云南省彝良县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为例[J]. 旅游管理研究,2012(10):

19-20.

[7] 饶勇,黄福才,魏敏. 旅游扶贫、社区参与和习俗惯例的变迁—博弈论视角下的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8(3):88-

95.

[8] 刘筏筏. 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社区居民参与的视角[J].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8(2):75-80.

[9] 叶俊.基于社区参与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7):1766- 1769.

[10] 潘植强.社区增权:实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J]. 旅游论坛,2014(6):43-49.

[11] 郭文.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及社区增权效能研究——云南香格里拉雨崩社区个案[J]. 旅游学刊,2010,25(3):76-83.

[12] 王汝辉.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民族村寨居民参与旅游的必要性研究[J]. 旅游论坛,

2009,2(4):559-562.

[13] 张俊英,马耀峰.民族地区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以青海互助土族小庄村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1-88.

[14] 张洁,杨桂华.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生态经济,2005(10):

303-306.

[15] 孟昭荣,徐淑梅.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小城镇发展之策略[J]. 学术交流,2016(2):134-137.

[16] 王帆,孙新.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比较研究———以宁夏回族冶家村和青海土族小庄村对比分析为例[J]. 开发研究,2015(6):96-100.

[17] 王成武,白明英,赵丽丽. 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扶贫实施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特区经济,

2010(7):151-152.

[18] 蒋焕洲. 贵州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实践:成效、问题与对策思考[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

(1):34-37.

[19] 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1):17-21.

[20] 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地理,2003(4):558-560.

[21] 张晓明,张辉,魏伟新. 基于旅游扶貧战略的效应分析及创新对策研究—以星子县为例[J].生态经济,2015(5):138-152.

[22] 黄国庆.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求索,2013(5):253-255.

[23] 邓小海,曾亮,罗明义.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 生态经济,2015(4):

94-98.

[24] 毛焱,梁滨. PPT战略:基于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观[J]. 求索,2009(6):65-67.

[25] 陈通,孙东峰. 实施PPT旅游扶贫战略的可行性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2):

65-68.

[26] 陈江美,吴尊华,张丽利. 鄂西“旅游扶贫”发展战略[J]. 安徽农业科学,2010(13):6961-

6963.

[27] 罗盛锋,代新洋,黄燕玲.生态旅游扶贫研究动态及展望[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5,35

(3):642-648.

[28] 何誉杰.基于旅游扶贫角度的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研究[J]. 农业经济,2014(6):92-93.

[29] 吴铮争,杨新军.论西部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1):

31-35.

[30] 邸明慧,郑凡,徐宁,等.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县旅游扶贫适宜模式选择[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3):123-126.

[31] 黄燕玲,代新洋,罗盛锋.基于GRA的桂西北石漠化地区旅游扶贫适宜性评价[J]. 广西社会科学,2016(1):84-89.

[32] 李力,闭海霞.旅游扶贫效用分析——基于广东省梅州市的实证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7):15353-15355.

[33] 黄梅芳,于春玉.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34(2):406-410.

[34] 赵小芸.旅游投资在西部旅落扶贫中的效用分析[J]. 旅游学刊,2004(1):16-19.

[35] 罗盛锋,黄燕玲. 滇桂黔石漠化生态旅游景区扶贫绩效评价[J]. 社会科学家,2015(9):

97-101.

猜你喜欢
旅游扶贫贫困乡村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研究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关于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助力平山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广西各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间演变分析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