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玉米杂交种万禾36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7-05-05 13:32莫芳华杨名通吴永升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品种玉米

莫芳华 杨名通 吴永升

摘 要:万禾368是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WH1918为母本,自选系WH6398为父本杂交组配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各项试验中表现为根系发达,中等株高,比对照正大619早熟,抗旱性强,品质优良,结实性好,适应性较广等优点。2012年参加广西区域试验,该品种比对照正大 619 平均显著增产6.8 % ;2013年参加广西生产试验,比对照正大 619 增产 11.6 %。万禾368适宜在广西全区种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或者中等偏下。适宜种植密度51000~54000 株/hm2。

关键词:玉米 万禾368 品种 栽培技术

玉米是广西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随着气候干旱而逐年增加,常年种植面积在58~60万hm2,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8.13 %,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13.67 %[1-3]。广西玉米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百色,河池、来宾、柳州及南宁地区。目前,广西玉米平均产量约3800 kg/hm2,远低于我国玉米生产平均产量。年总产量为220万t左右,远不能满足广西玉米需求[4]。

近年来,随着我国玉米种质改良、扩增和创新取得较快进展,大量优良玉米品种通过审定, 并得到推广普及,使广西玉米生产水平得到提高, 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广西由生态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栽培技术落后[5-7]。玉米产量长期以来低而不稳,玉米生产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虽然玉米种植面积不大,但生产上需要品种较多,而且对品种的要求除了高产外,还要求抗多种病害和广泛的适应性。万禾368玉米新品种由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自主育成,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14年6月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好等优点。在2013年广西农业厅举办的第十届“看禾选种、助农增收”活动中,在南宁和桂林均表现突出,经组委会组织专家现场验收评定,评为重点推介的优秀品种。该品种一般产量8250 kg / hm2,高产可达到9750 kg / hm2以上,抗性好、品质优,非常适合广西及周边省份种植,市场发展潜力大。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自交系选育及特征

母本WH1918是用正大619为基础材料混粉2代后,再用系谱法连续自交8代育成。该自交系植株性状整齐一致,根系粗壮发达,茎秆坚韧,抗多种病害,抗倒性强,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自交系果穗较大,籽粒为半硬粒型,黄色,穗轴白色,品质优良,自身产量高,一般配合力较好。WH1918主要特征表现为:春播生育期118 d,秋播98 d,幼苗长势强,叶鞘为淡紫色,株高190 cm,穗位高80 cm,株型平展,成株期叶片数为17~19 片,穗上部叶片轻度下披,雄花发达,雄穗长约30.3 cm,分枝8~12 条; 花药紫红色,颖壳紫色带绿斑,花粉黄色,花丝紫红色,雌雄花基本同期开花; 果穗位于倒数第7~8片叶处,果穗为圆筒型,穗长 14~16 cm,穗行数 12~14,穗粗 3.8~4.1cm,千粒重 280 g,出籽率 82.1 %;高抗大小斑病、青枯病,感纹枯病。

父本WH6398是用印度杂交种IND 5混粉2代后经系谱法连续自交7代育成的二环系。生育期春播120 d,秋播100 d,株高175 cm,穗位高75 cm,幼苗叶鞘紫色,全株17~18片叶。雄穗集中上冲,主轴长度不明显。雄穗第1分枝8~12条,花药紫红色,颖壳紫色带绿斑,花粉黄色,花丝紫红色,果穗着生在倒数第7~8片叶处。穗筒型,籽粒黄色半硬粒型,轴色白色,穗长15 cm,穗粗3.9 cm,穗行数12~14行。

1.2 杂交种组配

玉米新品種万禾368是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选系WH1918为母本,自选系WH639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09年上半年产量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9522 kg / hm2,比相邻对照正大619增产15.6 % ,2009下半年~2010年在广西贵港、武鸣、富川、宜州、兴宾、都安、靖西、柳州、合浦等20点次测试,平均产量9784.5 kg / hm2,比正大619增产10.94 %。2011年参加广西玉米筛选试验筛选试验,由于表现突出,2012~2013年参加广西普通玉米区试广西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全部达到并通过广西普通玉米区试的3项标准, 顺利通过广西普通玉米区试(审定编号: 桂审玉2014006号)。

2 品种特征

2.1 生育期表现

参加2012年广西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表1为万禾368主要性状表现。万禾368在广西春播生育期为110 d,秋播为102 d,比对照品种正大619 早约2 d。

2.2 植株性状表现

万禾368幼苗生长势较好,株型平展,株高268 cm,穗位高101 cm,比对照正大619 矮,幼苗叶鞘紫色,成株叶片18~19片。顶叶较小,叶鞘具茸毛。雄穗分散上冲,主轴明显,雄穗第1分枝10~14条,花药紫色,花粉黄色,颖壳紫斑明显,花丝紫红色,果穗位于倒数第6~7片叶处。抗倒性好,耐旱耐涝性好。

2.3 果穗性状特征

万禾368果穗筒型,籽粒黄色半硬粒型,果穗外观优,穗轴白色,穗长18.3 cm,平均穗行数14.8行,秃尖长1.0 cm,穗粗4.80 cm,出籽率80.7 %,千粒重328.1 g。

2.4 品质分析

2012 年送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品质分析。由表2 可看出,万禾368容重788 g/L,粗脂肪5.15 %,粗淀粉71.12 %,粗蛋白9.57 %,赖氨酸0.30 %。

2.5 抗病(虫)性鉴定

2012年送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技术研究所进行抗病( 虫) 鉴定。鉴定结果如表3 所示,万禾368中抗大小斑病,高抗纹枯病,病情指数为20,抗锈病,高抗茎腐病,发病率为0.0 %;中抗玉米螟。

2.6 产量表现

万禾368 参加广西玉米筛选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2011年春季参加广西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6 个参试点平均产量8256.0 kg / hm2,比对照种正大 619 增产4.90 %,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2年参加广西玉米区域试验,6 个参试点平均产量7195.6 kg / hm2,比对照种正大 619 增产11.8 %,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3年参加广西玉米新品种生产筛选试验,6 个参试点平均产量7860.0 kg / hm2,比对照种正大 619 增产8.50 %,居参试品种第8位。万禾368全部达到并通过广西普通玉米区试,于2014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一般施用450 kg / hm2复合肥作为基肥,在旋耕前用简易施肥机一次性施用,然后用旋耕机耙均匀。

3.2 适时播种,合理覆土,做到一次性播种出全苗

在广西南宁市一般在春节后1周播完种比较合适,盖土8 cm,手工播种方式一般每穴2粒,机器播种方式一般单粒播种。

3.3 播种密度

在广西南宁市,万禾368的种植密度一般建议种51000 ~ 54000 株/hm2,可采用单行单株或宽窄行种植。

3.4 田间管理

玉米出苗后,如果是手工播种,需要及时间苗,一般在3~4叶期进行间苗。加强田間管理,及早进行中耕培土, 一般施尿素 60 ~70 kg / hm2, 复合肥150~160 kg / hm2;大喇叭口期再施1次攻苞肥,施复合肥 220~230 kg / hm2,结合培土进行。

3.5 注意病虫害防治

在广西南宁市玉米产区,玉米病害主要有纹枯病、大小斑病和南方玉米锈病等,可在播种前用阿泰灵浸种,3叶期用阿泰灵喷雾,大喇叭口期再次喷施阿泰灵1次,可以达到60%以上的病害防治效果。玉米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和黏虫,可用赤眼蜂、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进行生物防治,也可以用化学农药灭杀[8-10]。

4 保持品种特性和制种技术要点

保持品种特性关键在于保持父母本自交系的特性和纯度,父母本自交系繁殖原原种,一般1次繁殖多年使用,每年大田制种亲本要用原种扩繁种子,父母本原种的扩繁要求500 m以上的空间隔离或者1个月的播种错期隔离,繁殖田块严格去杂去劣。

4.1 选择安全隔离区繁殖原原种,繁殖田块严格去杂。

4.2 选择典型优良植株自交保纯原原种,收获种子后置于冷库长期保存。

4.3 适当加大肥料投入,最好有滴灌溉系统,选择排灌方便的地块,做到旱涝保收。繁殖过程注意提纯复壮,保持种子特性,严格去杂。

4.4 严格选择制种隔离区,去杂去劣需多次进行,及时彻底拔除母本雄穗,执行人工辅助授粉。大田制种时父母本种植行比为1∶6,母本种植密度57000~60000 株/hm2,父本54000~57000 株/hm2;春季制种先播父本,待父本出苗1.5片叶时再播母本;秋季大田制种时,待父本出苗1.5片叶时再播母本。一般父本分2期播种,待第1期父本2片叶后再播第2期父本。

4.5 按期合理施肥,注意灌水及排涝,注意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

5 适宜种植区域

万禾368抗逆性较强,适应范围广,含热带血缘,适宜广西各地种植,尤其适合山区种植。

参考文献

[1] 吴永升. 广西玉米地方品种和加拿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南宁:广西大学,2006.

[2] 时成俏,覃永嫒,王兵伟,等. 从区域试验论广西玉米新品种育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2,25(5):1563-1568.

[3] 陈范骏, 米国华, 张福锁,等. 华北区部分主栽玉米杂交种的氮效率分析[J]. 玉米科学,

2003, 11(2): 78-82.

[4] 杨扬,王凤格,赵久然,刘亚维. 中国玉米品种审定现状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5)

22:4360-4370.

[5] 孙志梅, 武志杰, 陈利军, 等. 农业生产中的氮肥施用现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2006, 37(4): 782-786.

[6] 张福锁, 王激清, 张卫峰, 等.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 土壤学报, 2008, 45(5): 915-924.

[7] Wu Y S, Liu W G, Li X H, et al. Low-nitrogen stress tolerance and nitrogen agronomic efficiency among maize inbreds: comparison of multiple indices and evalua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J]. Euphytica, 2011, 180(2): 281-290.

[8] 吕香玲, 李新海,陈阳,等. 玉米种质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J]. 玉米科学,2012,19(6):125

-128.

[9] Brunelli K R, Dunkle L D, Sobrinho C A, et al, Camargo L E A. Molecular variability in the maize grey leaf spot pathogens in Brazil.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8, 31(4): 938-942.

[10] 王晓鸣, 石洁, 晋齐鸣,等. 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品种玉米
收玉米啦!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我的玉米送给你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