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丽
[摘 要]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找不到突破口的情况,教师可以从变换形式、变换情境、变换句式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突破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50-01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解决数学问题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不知如何入手,思维受阻,直接影响了解题效率。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使学生能够轻松解决数学问题呢?
一、变换形式——化抽象为具体
许多问题常常以文字的形式呈现,某些时候,学生在理解这类纯文字形式的习题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改变习题的呈现形式,或者给这些习题配以情境图,又或者给这些习题配以线段图,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找到解题突破口。
例如,教学“同学们排队做操,小红的前面有6人,后面有4人,请问小红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这道题时,低年级学生常犯的错误是看到题目之后就不假思索地在练习本上写下“6+4”。怎样才能避免学生再犯类似的错误呢?教师可从变换习题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把习题中的人物用符号表示出来,如用“□”表示小红,用“☆”表示其他同学。这样一来,小红所在的队伍就可以这样表示:☆☆☆☆☆☆□☆☆☆☆。此时,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即可。
该案例中,教师根据习题类型的特点,采取了把习题改变呈现形式的教学方法,把习题以直观形象的图形形式展现出来,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使学生顺利找准突破口,避开盲点,正确解题。与此同时,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感受变得更深刻,积累了解题经验。
二、变换情境——化陌生为熟悉
自从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材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添加了许多情境化的例子,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变换情境入手,把学生感到陌生的情境变为学生熟悉的情境。在熟悉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会更顺畅,感受会更深刻,解决问题的效率也会更高。
例如,教学“一辆公共汽车上有25人,到站后下去7人,又上来5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这道题时,教师如果直接问车上还有多少人,学生很难马上回答出来。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变换问题情境,就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跃。教学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变换情境:“讲台上有25人,一会儿下去7人,一会儿上来5人,现在讲台上有多少人?”这样一来,问题的情境就从公共汽车上变换到了学生更为熟悉的教室里,情境更为直观,冲击力更强,学生的思路就会更加顺畅和清晰。在熟悉的情境下,学生脱口而出,正确地解答了问题。
该案例中,为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问题,教师采取了变换情境的教学方法,把公共汽车上的情境变换成学生熟悉的教室情境,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提升解题效率。
三、变换句式——化不同为相同
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同的句式可以表示同一个意思,相同的句式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从变换句式入手,让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及认知事物的习惯。这样教学,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例如,教学“校园里栽有杨树35棵,比松树多10棵,校园里栽有松树多少棵?”这类比多少的应用题时,许多学生容易把算式写成“35+10”,这显然是错误的。当教师询问这样列式的原因时,学生说因为一看到题目中有“多”字,就想当然地用加法进行计算。为避免学生再犯这类思维定式的错误,教师鼓励学生想一想其他的表达方式,尝试改变原题的句式。学生认真思考后认识到杨树比松树多10棵,反过来,也可以说松树比杨树少10棵。教师趁机追问:“题目求的是什么?”学生齐刷刷回答:“松树的数量。”教师又问:“松树是多还是少呢?”学生:“少。”教师再问:“那么,求少的应该用什么方法?”学生异口同声喊道:“减法。”就这样,从变换句式入手,教师层层追问,引导学生逐步靠近问题的本质,最终解决问题。
该案例中,教师以学生在解决“比多少”的问题中存在的错误为例子,引导学生变换句式,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這样教学,可以有效地化不同为相同,更符合学生认知新知的规律,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总之,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寻找解题突破口上下工夫,找准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责编 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