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融合:我国体育课程的现代化转轨

2017-05-04 09:24刘亭亭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体育课程现代化

刘亭亭

【摘 要】近代以来,西方现代体育课程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体育在思想和实践领域展开碰撞和冲突。为化解冲突,中西体育课程开始相互调适并渐趋融合,中国学校体育课程也在这种调适中逐渐完成了向现代化转轨的基本进程。

【关键词】体育课程;传统体育;现代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2014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百年变迁研究(1912-2012)”(14YJC88003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73-01

西方现代体育课程是在古老的封建帝国逐渐解体的背景下作为西方文化侵略的重要形式传入中国的,它在中国还缺少生根的土壤。而中国的传统体育却有着千年的历史根基,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体系和特点。因此,在近代社会的体育舞台上,中西体育之间的冲突与较量自然不可避免,出现了新旧杂糅、中西交汇的局面。经过长期的冲突和交流,西方现代体育课程在迎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中寻求到了生根发芽的契合点,而中国传统的体育也在初步克服盲目排外的情况下接轨现代。可以说,西方现代体育课程和中国传统体育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学校体育课程实现现代化转轨的过程。

一、西方体育课程的引入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始,各帝国主义列强为配合其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而加緊进行文化侵略,他们利用在中国传教的形式,在中国办了许多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组织,同时也传入了西方的近代运动项目和多种竞赛,从而拉开了西方现代体育课程渐入中国的序幕。虽然西方教会在中国设置学校的目的带有明显的侵略性和统治性,但“在中西文化冲突交融的过程中,教会学校充当了西方先进的教育、体育文化的载体,作为一种‘异端,它不仅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加快了中国传统教育的解体,而且为中国近代课程(含体育课程)的诞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系。”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努力寻求救国图强的途径。洋务派为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先后创办了大量军事工业学堂和军事学堂。这些学堂大多模仿外国同类学校设置课程,开设体操课程。同时,清政府派遣到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在学习之余,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会了很多西式运动项目。这些人学成回国后,对西方体育的传入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西方新式体育作为新生事物,刚传入中国时,引起了很多保守派的排斥和攻击。可以说,我国传统体育与西方新式体育的冲突与融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中西体育课程之间的冲突

1. 思想争鸣

近代社会,西方现代体育课程的传入和引进,使得中国政府和民众对体育的认识呈现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中,既有各家思想纷呈,又有不同观点的争论。

中国现代体育课程传播发展的道路是从军事学堂走向普通学校的。如果说洋务派对体育的认识仅停留在强国、强种的肤浅层面上,那维新派对体育的认识则较洋务派深刻,开始关注体育在国民素质提高过程中的作用,并把西洋体操引进学校教育,扩大了现代体育课程在近代中国的影响范围。

1918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动摇了以军国主义为思想基础的德、日体育体制;1919年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带动以自然主义为思想基础的英、美体育体制的流行。新旧思想的碰撞,引发“新旧体育”之争、“兵操缓存”之争。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为了巩固其统治,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复古尊孔”、保留“国粹”的反动政策来抵制新兴的西方现代体育课程。而以鲁迅、毛泽东等新文化代表不断发表文章和演说,以近代科学的观点,研究和提倡西方现代体育课程,深刻地剖析了利用“新武术”和“静坐”贩卖“国粹”的政治本质。“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尊孔读经的重新回潮,复辟势力的甚嚣尘上,和辛亥——五四期间中国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力量的迅猛发展迎头相撞”,围绕新旧体育展开的争论加大了中西体育课程对撞的广度和力度,拓展了中国体育界的视野,引起人们对西方现代体育的更广泛的重视。

继五四时期新旧体育思想争鸣之后,中国体育界在20世纪30年代又爆发了一次大的争论——“土洋之争”。“土体育”(中国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和“洋体育”(西方体育项目)争论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对体育目的、价值和实施途径等的理解。倡导本土体育的人士认为土体育所用器材较为便宜,且土体育能却病延年,锻炼筋骨,为政治(卫国)和经济(治产)服务,适合救国的时势需要。而倡导西洋体育的人士则认为却病延年,锻炼筋骨只是体育价值的一部分,体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增进人类幸福,提高工作的效率,使人格高尚,趣味浓厚,并养成适应于文化社会的生活。”

由于这场争论主要围绕体育的健身和教育功能展开的,并没有从深层次的社会发展的角度加以辨析,因此,“这场争论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体育的道路问题”。但是,这场争论却在总体上“加深了对于土、洋体育的特点和价值等问题的认识”,它促使更多的人能够冷静地思考土、洋体育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有助于二者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

2. 实践交锋

清政府在1901年实施的新政中,实施了维新派的大部分改革计划,作为挽救封建王朝命运的最后一次努力。新政的实施既在学校体育实践中进一步推进了西方现代体育课程的实施,同时也引发了来自传统势力的或显性或隐性的抵抗。

1901年9月,清廷谕令建各级学堂。1905年8月,清政府下旨,“停科举,以广学校”。从此,科举制退出历史舞台,出现了政府提倡、官吏督促、士绅热心的兴学局面。各地新式学堂的迸发以及“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加速了旧教育的崩溃和解体,使西方现代体育课程在中国学校的实施有了实践的基础和法律的支撑,从而在中国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在学校教育系统和体制中正式确立下来。

在清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行下,各地中小学堂纷纷成立并增设体操等现代课程。然而,在中国社会和民众还没有做好接受新式教育的准备的时候,缺乏威信的清末政府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自上而下强制性推行新式教育受到的不是社会的积极响应,而是普遍的抵制与反抗。传统教育中极少开设体操等课程,许多仇视新式体育课程者散布和利用各种谣言来误导民众对新式学堂的认识。在一些地方甚至发生暴力冲突和此起彼伏的毁学风潮。各地发生的毁学风潮让刚刚开始兴起的新式学堂及新式课程遭到重创。

三、我国体育课程的现代化转轨

冲突是中西方体育碰撞的必然表现,融合是中西方体育交流的必然结果。中西体育课程在经过长期的争论和交锋之后,通过思想和实践领域的相互调适,其基本结局是:我国传统体育的转型与现代体育课程的确立。

1. 多元体育思想渐趋统一

中西体育思想的争论肇始洋务运动时期,但真正的思想争锋则源于维新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借鉴西方先进体育思想批判中国传统柔弱文化,这场争论为人们初步了解中西体育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新文化运动时期,围绕新旧体育展开的争论虽未能有结论,也未有一致的行动,但对人们更客观、更清醒地认识到现代体育有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20世纪3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虽然也没有获得最终的标准答案,但却使人们对于西方现代体育的认识开始有了近似客观的评价,使西方现代体育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有益于推广普及。中西体育思想在不同阶段的争论和交锋,促使中国体育思想在曲折迂回的过程中螺旋上升,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到国民政府时期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自然体育思想。而体育思想的演进又反过来深化着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推进着现代体育课程的传播和发展。

2. 中西体育课程走向融合

在学校教育的实践层面,西方现代体育课程在迎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中寻求到了生根发芽的契合点,而中国传统的体育也在初步克服盲目排外的情况下接轨现代,中西体育课程由冲突走向融合,同存并构于近代学校教育的画卷中。

1922年的“壬戌学制”和1923年的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兵操体育正式退出学校,而代表着欧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田径、球类、游戏等近代体育项目逐渐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1929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在体育课程内容方面,30年代中期将小学体育课程中的舞蹈改成了韵律活动,同时将太极操正式列入了体操之中,划船、滑冰也被列为小学中、高年级体育课程的内容;中学体育课程中的国术比重也有所增加。”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教育宗旨实施方针八条》中规定:“各级学校及社会教育,应一体注重发展国民之体育。……发展体育之目的,固在增进民族之体力,尤须以锻炼强健之精神,养成规律之习惯为主要任务。”为贯彻这一基本精神,当时的教育行政当局陆续制定了许多学校体育法令,对场地设备、课程设置、教学行政组织等方面做了整体的规划。

随着各种体育思想的统一和学校体育课程实践的调整以及各种学校体育法规的施行,学校体育课程体系逐步趋于稳定和完善,中国学校体育课程基本完成了现代化转轨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華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24.

[2] 谢似颜.评大公报七日社论[N].体育周报, 1932-08-27.

[3]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319,193.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体育课程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的研究
江西省高校舞龙运动发展对策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浅析甘孜藏区中小学学生体育教育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