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增
在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进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的稳定及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近年来人们对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经济学说之关注度大大提高。其实中国目前所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的凯恩斯学派和供给学派之主张虽有一定的联系,但有本质的区别。
凯恩斯经济学派
凯恩斯学派或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就是凯恩斯(1883—1946)。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 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其一生中有三部重要著作,第一部是1913年出版的针对印度发生十分严重的经济问题而进行研究的著作,即《印度的通货和财政》。凯恩斯的第二部著作是1930年出版的两卷本的《货币论》(上卷是货币的纯理论,下卷是货币的应用理论)。凯恩斯生平最有影响的,也是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作,就是他向传统经济学挑战的第三部著作:《就业、利息和通货膨胀》(简称《通论》)。《通论》是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爆发以后孕育的,并于1936年问世的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经济学著作。
凯恩斯在该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观点,其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凯恩斯主张的国家干预,就是扩大政府职能,主要是指扩大政府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引导的职能。调节消费倾向,目的在于刺激消费。调节投资引导,目的在于刺激投资。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的,刺激消费和投资,就是刺激有效需求。不过,凯恩斯强调,在消费和投资两者之中,不能太着重于增加消费,而应着重于投资。
凯恩斯认为,刺激消费和投资,可以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凯恩斯还认为,在这两者中,主要应当依靠财政政策。关于财政政策,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家预算平衡的观点,而是认为赤字财政有益。关于货币政策,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内价格水平稳定的观点,而是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无害。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叶,诞生了新凯恩斯学派(New-Keynesian School)。新凯恩斯学派在经济学分析中引入了原凯恩斯经济学所忽视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假设,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假设,建立了微观经济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与原凯恩斯学派在理论上的共同点在于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他们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的经常波动;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波动的非均衡性质,特别是承认产品市场中的普遍生产过剩,承认劳动市场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认为名义总需求的冲击可以造成非均衡的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经济体系本身的不完全性(而非经济主体的预期错误)是名义总需求的冲击产生实际效应的原因;劳动市场上经常存在超额劳动供给,经济中存在显著的周期性波动,经济政策在绝大多数年份是重要的。因此,主张应由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以弥补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是以不完全竞争、不完善市场、不对称信息和相对价格的粘性为基本理论,坚持“非市场出清”这个最重要的假设,认为在货币非中性的情況下,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曼昆、萨墨斯、布兰查德、罗泰姆·伯格、阿克洛夫、斯蒂格利茨、泊南克等人。
凯恩斯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的理论也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定律(法则)相对。
人们知道,自1875年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危机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难以治愈的社会顽症。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充分验证了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作用的局限性,宣告了“自由放任”、不干预政策遭到重挫。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凯恩斯的 “国家调节经济”的宏观经济调节理论和政策主张就应运而生,并掀起了“凯恩斯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于是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经过近30年时间的推行后,西方大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着两大主要问题,一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并存的“滞胀”问题。这一局面引起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普遍质疑。很多人把形成滞胀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滥用,认为这套理论面对这种局面已经束手无策。随之西方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由此,供给经济学派便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供给经济学派
供给经济学的英文原名为Supply-Side Economics,又被译为供给学派经济学或供给经济学派。供给经济学派是在凯恩斯学派遇到经济滞胀等严重困难,而其学说又无力解决的背景下兴起的。其主要观点如下:
一是认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在“供给侧”。认为增加政府支出会抑制储蓄和投资,从而不会增加就业和产量。不仅如此,扩大财政赤字支出还会导致货币供给量过多,物价持续上升,最后酿成恶性通货膨胀。
二是认为增加供给的途径是经济刺激和投资。认为增加生产和供给必须通过增加投资和劳动来实现,特别是投资的增加。而投资是储蓄的转化,所以产量的增长间接决定于储蓄量的高低。供给学派把美国同其他主要经济体进行对比,证明凡是储蓄率高的国家,其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发展也相对更快,以此得出结论:储蓄是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还指出,除储蓄之外,决定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家精神。
三是认为增加刺激的主要手段是减税。供给学派认为税收是影响劳动力供给、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减税尤其是为富人减税不但会使得经济产出大幅增长,还会使税收收入不降反升,因此不会引发财政赤字的问题。这来自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假说:当税率高于某一阈值,财政收入不再上升,反而下降,原因是过高的税率压抑了劳动力供给和储蓄,导致税基下降。换句话说,减税不一定会增加赤字,甚至可能提高税收收入。
四是认为增加刺激的外部条件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供给学派特别强调市场机制作用,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活动,诸如反对政府的过大社会福利支出;反对过多的规章法令;反对国家控制货币发行量。因此,要削减政府开支,以平衡预算;限制货币发行量,稳定物价。
从理论上来说,供给学派的产生受萨伊定律经济理论的正面影响较大。萨伊定律是19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所提出的一个定律。支撑萨伊定律的三个基本要点如下:
一是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商品的价格能够有效地使商品的供求均衡;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能够自发调节着劳动的供求均衡;利息作为资本的价格,能够自发调节着资本的供求均衡,即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出清。因而不会存在长期的、普遍的和全面的生产过剩。
二是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在交换中发挥着瞬间的作用。所以,卖就是买,买也就是卖;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消费是无限的,所以只要能够生产出来,就一定会有消费。即供给会自发创造需求。
三是由于利率的大小与储蓄成同方向变动,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即利率的大小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所以在资本市场上,通过资本供求关系的变动引起利率的升降变化,并最终使储蓄等于投资。
从理论上来说,供给学派的产生受凯恩斯学派经济理论的反面影响也较大。即供给学派是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供给学派的先驱者是加拿大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芒德尔。20世纪70年代初,他多次批评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提出同凯恩斯主义相反的论点和主张。1974年他反对福特政府征收附加所得税控制物价的计划,主张降低税率、鼓励生产,同时恢复金本位、稳定美元价值来抑制通货膨胀。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逐渐在美国显现出来的一个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流派,并由于其对70年代末开始执政的美国里根政府所实行的“里根经济学”产生过深刻影响,而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供给经济学批评凯恩斯主义仅仅从需求着眼的经济分析思路,主张经济学应着重分析社会经济的供给方面,并从供给方面出发提出了稳定经济的政策主张,从而表明了自己与强调从需求方面分析经济并主张政府加强总需求管理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相对立的态度。
对供给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起过重要影响作用的主要包括如下五个人:
一是阿瑟·拉弗(Arthur B. Laffer):他是供给经济学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先后任芝加哥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在里根执政期间,拉弗成为美国总统经济政策顾问委员会成员,并对“里根经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拉弗因其提出了作为供给经济学思想核心内容的、说明税率和税收关系的“拉弗曲线”而得名。
二是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他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也是供给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66年起,蒙代尔在芝加哥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74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71年,在意大利波洛尼亚举行的一次经济学家会议上,蒙代尔批评了当时的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并提出了减税的主张。由此,蒙代尔被美国报刊称为“供给学派的先驱”。
三是裘德·万尼斯基(Judd Wanniski):他生于美国,曾任《华尔街日报》的副主编和社论作家,后自己开设了一家综合經济分析公司。1974年,万尼斯基向当时的福特政府建议大规模减税并恢复固定汇率制,他的这些建议受到福特总统一名助手的重视。此后,万尼斯基便与拉弗、蒙代尔等人经常在纽约聚会,讨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问题,大力倡导供给经济学。
四是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 S. Feldstein):他是供给经济学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哈佛大学教授,1982年起任里根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1984年卸任后又到哈佛大学任教。
五是保罗·克雷格·罗伯茨(Paul Craig Roberts):他曾长期在乔治敦大学的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任研究员,也曾担任《华尔街日报》的副总编和专栏撰稿人。1975年,美国会众议员杰克·肯普与他提出了以减税为核心内容的所谓“肯普—罗斯法案”,加入了肯普的班子,成为其中的主要经济顾问,并对供给经济学派做出了重要的建树。1981—1982年,罗伯茨在里根政府的财政部担任主管经济政策的助理部长。
上述供给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的经济思想由于受到了里根的青睐并在他就任总统后得以付诸实施,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将近10年时间内,成为美国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0年美国共和党人里根当选总统后,供给经济学成为美国的国策,因此,里根时代的经济政策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里根在就职典礼上说,“政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问题所在”。在经济政策层面,降低高收入人群的边际税率成为供给学派的核心政策主张。1981年到1986年里根政府出台的政策主要包括:为个人和企业减税,尤其是降低高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减少政府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放松政府监管。1981年,里根政府出台“经济复苏税收法案”,将最高的边际税率由70%降低至50%;降低资本所得税。1986年,里根政府再出台税收改革,将最高的边际税率由50%降低至28%。经过里根时代的实践,供给学派的政策虽使以前的滞胀矛盾有了一定的缓和,但也带来了较大的副作用,它使美国联邦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使美国从此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沦落”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供给学派”也随之名誉扫地。
凯恩斯学派和供给经济学与中国的供给侧改革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借鉴西方凯恩斯经济学中的宏观需求管理方法,逐步探索实施赤字财政和温和通货膨胀的政策,以促进有效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加快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和提高,仅仅在需求侧作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还需在供给侧,即在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方面下功夫。因此,供给经济学对我国近年来以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为核心内容的“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拥有了积极意义:
一是它使人们开始把研究的眼光由需求方转向了供给方。即供给经济学虽然在理论上并没有更多的内容,但在经济分析思路上却一改战后几十年内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的推崇。供给经济学认为,凯恩斯经济学主要强调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却忽视了对相对价格、经济主体行为和总供给的影响,而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恰恰是供给方面的因素。因此,供给经济学主张采取各种手段改进总供给。这一点在经济学研究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供给经济学在当时的条件下所提出的种种看法和主张,不仅对西方经济学界乃至西方国家的政府重新认识供给管理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而且对于我国当前实施供给侧改革也提供了一种较新的思路和视角。
二是供给经济学对于我国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历史上经过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所谓“里根经济学”的实践,人们也的确看到了“供给经济学”的可取之处,从现实来看,供给经济学根据拉弗曲线所提出的以大规模减税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主张对于研究解决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促进经济稳增长,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三是供给经济学对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制定合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具有参考价值。即供给经济学派重视供给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对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制定中长期经济政策和确定经济建设的重点,增加有效供给都有借鉴意义;供给学派的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减轻社会的纳税负担、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就业出路在于生产增长等看法,对于我们合理地确定企业负担,搞活国有企业,实行再就业工程都有一定的启发性。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高地估计作为新自由主义范畴重要组成部分的供给经济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因为,虽然美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经过“里根经济学”的所谓实践,取得了以经济复苏为主要内容的业绩,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人们看到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和投资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财政赤字,后来还是越来越庞大,也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总之,我国近年来提出并实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供给学派提出的供给侧经济学虽有一定的联系,但有本质的区别:
一是宏观经济背景不同。美国供给学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美国宏观经济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滞胀”。针对于此,在里根担任美国总统之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已利用需求管理手段来大力刺激宏观经济,甚至通过把名义利率提高到20%以上来试图压制通胀,但结果却是仅对于滞胀中的“胀”发挥了一些作用,而对“滞”的解决却毫无贡献。1981年里根提出“经济复兴计划”,声明与过去美国政府以需求学派为指导思想的政策相决裂,改以供给学派理论为依据,采取了大幅度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减少政府干预及赤字压力,并主导了1981年和1986年两次重要减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但美国的财政赤字却日益膨胀,成为美国的巨大负担。
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的主要宏观经济背景与美国20世纪80年代所面临的 “滞胀”明显不同。从国际上看,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欧美发达经济体借贷消费,东亚地区提供高储蓄、廉价劳动力和产品,俄罗斯、中东、拉美等提供能源资源的全球经济大循环,国际市场有效需求急剧萎缩,经济增长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主要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社会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较快,传统产业和增长动力不断衰减,新兴产业体量和增长动能尚未积聚。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结构错配问题严重。需求管理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二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不同。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在供给侧,对供给做片面强调,甚至主张与需求管理“彻底决裂”,不仅如此,供给学派还忽视政府干预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告了供给经济学政府不干预理论的失败,取而代之的是经过发展了的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
中国对供给侧的注重则并不否定和放弃需求管理,不仅主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强调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不仅如此,中国的供给侧改革还强调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三是宏观政策主张不同。供给学派的主要政策主张是减税,不注重全面的政策配套問题。
中国供给侧管理不是只有减税,而是确认货币政策是对总量调控更为有效的政策手段,同时亦确认财政政策是具有针对性的、对结构调整更为有效的政策手段,主张继续践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从服务全局与政策协调配套考虑,在合理范围内扩大财政赤字、提升政府财力分配的作用空间。习近平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不只是一个税收和税率问题,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四是具体措施不同。供给学派认为,增加生产和供给必须通过增加投资和劳动来实现,特别是投资的增加,而投资是储蓄的转化,所以产量的增长间接决定于储蓄量的高低,这一思路总体仍囿于需求侧“三驾马车”传统框架,停留在对总量调控的思考层面。
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最终落脚点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习近平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