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悦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老舍《茶馆》中的跨界感叹句
戚悦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感叹句属于原型范畴,可以分为典型感叹句和跨界感叹句。《茶馆》中的跨界感叹句丰富多样,根据跨界情况,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陈述型感叹句、疑问型感叹句和祈使型感叹句。这三类跨界感叹句形式复杂,内涵丰富,语用各异,共同构成了《茶馆》句类的语体特征。
跨界感叹句;信息结构模式;语用功能;总体特征
按照语气,句子通常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就使用率而言,除了陈述句较为强势外,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三类句子并无明显的高低之分。不过,相较于其他三种句类,感叹句研究却一直颇受冷遇。有关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1991—2016年以四种句类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①
由表1可见,感叹句的研究成果远不及其他三种句类。这个差距恐怕与感叹句的自身特点密不可分。感叹句类型众多,结构复杂,跨界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的不确定性,这也许是感叹句研究成果偏少的原因之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杜道流、朱晓亚等学者将原型范畴理论引入感叹句研究中,指出了感叹句与陈述、疑问、祈使等句类之间存在交叉的情况,从而开拓出一片新的研究天地。但截至目前,对这些交叉现象的研究尚较薄弱,基于专书的探讨更是罕有。
《茶馆》作为现代京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剧口语化程度很高,是研究感叹句的优质语料。立足《茶馆》,勾勒出其中跨界感叹句的面貌,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语用分析和语体研究,是本文的主要目标。
鉴于感叹句属于原型范畴,文章对跨界感叹句界定如下:跨界感叹句是与其他句类存在交叉的边缘性感叹句,从表层句法结构看是陈述句、疑问句或祈使句,但从深层的语用功能上看则是感叹句。据此,文章从语气角度将跨界感叹句分为陈述型感叹句、疑问型感叹句和祈使型感叹句三种类型。
另外,根据句子的表述结构,跨界感叹句还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主位—述位”模式(可再分为“主位—述位”格式句、“主位”隐含句和“述位”隐含句)和非“主位—述位”模式。文章对老舍《茶馆》中的跨界感叹句的描写将在上述框架内展开。
文章依据的《茶馆》文本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老舍剧作》。每个征引的例句后将标注页码,以便查阅。
陈述句以叙事达意为主,用来说明或叙述事物各方面的客观信息,语调平直。《茶馆》每幕幕起的时代背景介绍都是陈述句。这些介绍属于零度表述,不带主观感情色彩,只是为接下来发生在裕泰茶馆中的故事情节提供客观的铺垫。不过,当语言叙述一旦进入人物对话,原先的零度陈述就会变得不再纯粹,会或多或少地浸染上人物自身的情感态度,从而导致其中的一些饱含强烈情感的句子接近甚至等同于感叹句。这种以感叹为主要语用功能而句法形式仍为陈述的句子就是陈述型感叹句。
据笔者统计,《茶馆》中可以明确的陈述型感叹句有95例。根据它们的产生缘由,可以分为三类:詈骂式陈述型感叹句、重复式陈述型感叹句、情境式陈述型感叹句。
(一)詈骂式陈述型感叹句
詈骂是表达强烈感情的一种方式,人们情绪波动跌宕时会情不自禁地用詈骂宣泄情感,这就形成了詈骂式陈述感叹句。《茶馆》中此类感叹句共计19例,都属于“主位—述位”模式。其中“主位—述位”格式句12例,“主位”隐含句7例。例如:
(1)康六:爸爸不是人,是畜生!(第一幕:19)
(2)小唐铁嘴:废话!(第三幕:48)
康六逼不得已卖女儿,自骂“不是人,是畜生”。小唐铁嘴跟王利发要报纸看,面对王掌柜嘲弄的一句“二年前的还许有几张”,他不禁大骂“废话”。这两人虽然一为深深的自责,一是满满的愤懑,但都运用了“主位—述位”话语模式。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主位—述位”格式句,后者为“主位”隐含句。由于都用了詈骂式陈述型感叹句来宣泄情绪,此时人物的话语陈述信息退居其次,正面呈现给读者的是人物强烈的感叹意味。
类似的例句如:
(3)王利发: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第二幕:23)
(二)重复式陈述型感叹句
重复句子的某个部分是突出强调的一种手段,这种过量表述方式往往能增加抒情力度。陈述句若运用这种重复的方式,就可以构成陈述型感叹句。《茶馆》中,这类句子总共10例,均可归入“主位—述位”模式。其中“主位—述位”格式句、“主位”隐含句和“述位”隐含句分别有3例、5例和2例。例如:
(4)王利发:你闹!闹!(第二幕:23)
(5)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第二幕:21)
(6)康顺子:你,你,你个……(第二幕:32)
军阀割据,内战频发,王利发的茶馆难以正常开张经营,于是他满怀着恼怒和不满,连说两个“闹”,抱怨混乱动荡的时局。裕泰茶馆被迫改良,伙计李三的事情变多,工钱却没涨,面对王淑芬要他顺应时代剪掉辫子,他借此大发牢骚,大喊两声“改良”,抱怨改良无用,他的生活仍然艰难贫苦。十余年后,康顺子在裕泰茶馆偶遇当年撺掇把她卖给庞太监的刘麻子,见到这个让她坠入地狱般生活的仇人,康顺子难抑心酸和怨怼,冲上前用颤抖的手欲打刘麻子,千仇万恨都哽咽在“你,你,你个……”之中。从以上3个例句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话语主体饱满充盈的激烈情绪。整个表述看似赘余重复,实则是以抒情为主。
类似的例句如:
(7)王利发:打仗!打仗!(第二幕:25)
(三)情境式陈述型感叹句
情境式陈述型感叹句是依赖话语情境产生的,感叹语气由语境因素生成。若抛开语境,句子则变为一般的陈述句。《茶馆》中这类句子多达66例,相比詈骂式和重复式陈述型感叹句,总体居于多数地位。66个例句都是“主位—述位”模式,其中“主位—述位”格式句、“主位”隐含句和“述位”隐含句各为60例、5例、1例。例如:
(8)庞太监: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第一幕:16)
(9)茶客甲:没听说过!(第三幕:44)
(10)王利发:你呀!(第二幕:35)
由于有维新人士谭嗣同问斩的背景信息存在,庞太监的话语显然意在表达对秦仲义强烈的讽刺与质疑,全句于是变成了语调陡降的感叹句。若无此背景,用平直的语气来讲“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句子就以传达“很多财主都提倡维新”的信息为主,就是一个普通的陈述句。王利发要求茶客们茶钱先付,茶客甲从没听说过有这样的规矩,不禁大为惊讶,于是不满地感叹:“没听说过!”看到被康顺子唾骂的刘麻子不知悔改,仍然厚着脸皮在茶馆里干着买卖大姑娘的肮脏勾当,王利发发出鄙视厌恶的感叹。
这类句子不像詈骂式陈述型感叹句有直白的詈骂用语,也不像重复式陈述型感叹句有反复的表达手段,一般都没有显性的句类标志,在内容上往往也能传达一些信息。由于特定语境的存在,句子不再囿于陈述的藩篱,而以抒情感叹为主。再如:
(11)常四爷: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关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第一幕:8)
常四爷表面是阐述二德子不去抵抗外国侵略的事实,实则是对二德子向同胞耀武扬威表达不满并加以讽刺。
疑问句可以分为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两种。有疑而问的句子又有一般疑问句和设问句两类,它们的目的都是获取答案,显然是以信息传递为主;无疑而问的句子是反问句,不以获取信息为目的,故带有情感因素的几率很大,很容易被赋予感叹句的某些特征。在现实语境中,这类无疑而问、内省性和反诘性均强的疑问句动辄就变成了疑问型感叹句。《茶馆》中,此类句总数为156例,包括是非问句(77例)、特指问句(72例)、正反问句(6例)和选择问句(1例)四种。例如:
(12)王利发: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第二幕:25)
(13)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第一幕:8)
(14)李三:对,后边叫,前边催,把我劈成两半儿好不好!(第二幕:22)
(15)二德子: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第一幕:9)
以上4个例句都是典型的疑问型感叹句,读成降调。唐铁嘴感谢动荡的年月让他算命的生意红火,王利发看似在质疑他的回答,实则表达对黑暗时世的沉痛无奈之情:“这个年月不值得感谢!”常四爷讽刺到茶馆调解的一帮人,二德子听到后问他说谁闲话,并非要常四爷回答,只是蛮横无理地找茬。李三不满改良后自己工资没涨,当茶馆里客人不停催他做事时,大发牢骚“把我劈成两半儿吧”。二德子面对常四爷的蔑视,气愤恼怒,准备大打出手,意为“我碰不了洋人,碰你还是绰绰有余的”。对此,杜道流指出:“借用反问句格式的感叹句一般没有给对方太大的解说的余地。”②疑问型感叹句在句法结构上是疑问句式,但在语用功能上却承担了感叹句的作用。
类似的例句如:
(16)常四爷:花钱喝茶,难道还叫谁管着吗?(第一幕:8)
(17)二德子: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第一幕:8)
邵敬敏曾将反诘程度分为强、中和弱三个等级,并据此将这三个等级依次对应于是非反问句、特指反问句和选择反问句(正反问句可纳入选择反问句中)。在《茶馆》中,这三种疑问型感叹句的出现频率呈递减状态,正好印证了邵敬敏的研究结论。可见,反诘性越强,感叹色彩越强烈。
祈使句由于自身的指令或请求意义,已然带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了,但由于它的主要功能还是命令或请求他人去做某件事,所以并不能将之认定为感叹句。例如:
(18)秦仲义:躲开我!去!(第一幕:13)
此句显然饱含着秦仲义对唐铁嘴的极度厌恶之情。秦仲义不喜别人奉承,尤其是像唐铁嘴这种满口胡言的算命先生,所以说话时态度坚定,语气强烈。尽管如此,这个句子的主要功能是让唐铁嘴滚开,所以宜看作祈使句。
例如:
(19)大兵:屌!揍他个小舅子!(第二幕:24)
例(19)带有辱骂意味,可以看作祈使型感叹句。首先,这个句子表达强烈的愤怒的情感。其次,大兵主观上并不是想揍王利发,只是想以此吓唬他,让他给钱。从这两方面看,此句的主要功能是表达强烈的恐吓,并不是真的命令手下打王利发,故可以认为是祈使型感叹句。《茶馆》中的祈使型感叹句仅有上述一例。
区分祈使句和祈使型感叹句主要看话语发出者主观上是否真的想兑现他所说的话,若是则判定为祈使句更加贴切,若只是传达一种情绪来达到另一个隐含的目的,则归为祈使型感叹句更为合适。同时,还要看此动作是否客观上会实现,若会实现,则归为祈使句,否则,判定为祈使型感叹句较妥当。
《茶馆》中的跨界感叹句丰富多样,加上受到交际场景和文本语体的影响,形成了多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情感特征、功能特征和方言特征。
(一)情感特征
感叹句以情感表达为主要功能,任何其他类别的句子在传情方面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感叹句蕴含的情感多种多样,有欣喜激动,有抑郁悲伤,有愤怒狂躁,还有幽怨哀婉……《茶馆》中的跨界感叹句多种多样,出自不同人物之口,但综合考量,会发现它们的最终情感指向是一致的——悲凉怨愤,这正反映出了此话剧的基调。
按照情感类型,《茶馆》中的跨界感叹句可以分为四类:讽刺、悲伤、霸道、欣喜。这些情感类型不是基于句子的直接言语行为,明显来自言外之意。例如:
(20)庞太监: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第一幕:16)
(21)王利发: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不叫我活着呢?(第三幕:64)
(22)小二德子:打不了他们,还打不了你这个糟老头子吗?(第三幕:58)
(23)王利发:我谢谢您!我这儿正没辙呢!(第二幕:27)
《茶馆》中所有的跨界感叹句基本都可以纳入上述四大类之中。讽刺类的感叹句多反映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斗争,如属于清朝腐败统治阶级的庞太监瞧不上具有变革思想的财主秦仲义,表面似在赞许秦仲义聪明、有钱,其实满含讽刺与不屑。悲伤类的感叹句抒发了那个时代中没有出路的苦闷,王利发顺应时代及时调整茶馆的经营模式,但时代的局限性将他逼上了绝路。霸道类的感叹句大多是官兵与百姓间矛盾激化的表现,兵匪小二德子经常与茶馆里的茶客发生冲突,欺压蛮横的形象刻画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百姓疾苦和世态炎凉。就连欣喜类的感叹句也不完全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因为欣喜的背后蕴含着的是悲怆的经历,以欣喜的外在展现出来反而显得更加悲凉。王利发正愁没有菜肴下厨,出了狱的常四爷给他送来了一些,王利发因而感激不尽,表面上看体现了王利发的感激和感谢,但反过来想,正是令人悲伤绝望的现实逼得王掌柜走投无路。
这样看来,虽然《茶馆》中的四类跨界感叹句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但背后的主体情感基调都是悲凉怨愤的,鉴于感叹句在《茶馆》中占据的比重很大,而且是情感表达的聚合点,所以可以认为全剧的基调也是悲凉怨念的。
(二)功能特征
话剧是口语性极强的一种艺术样式,主要借助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而要想突出人物形象,就要用个性鲜明的语言反映人物的情感特征。感叹句正是表达感情的最佳选择,其中的跨界感叹句更是因其复杂的形态呈现出更为丰富的情感。
比如,常四爷的形象可从他话语中的跨界感叹句入手来分析。例如:
(24)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第一幕:8)
(25)常四爷: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第一幕:9)
陈述型感叹句例(11)中,常四爷讽刺二德子虽为大清官兵,却不为国家战斗。常四爷作为旗人,他不希望大清国灭亡,从这句看出常四爷爱国忧国的情怀。在疑问型感叹句例(24)中,面对小二德子阴阳怪气的质问,常四爷表现出毫不畏惧、不甘示弱的性格特征。陈述型感叹句例(25)中的常四爷直截了当地点明自己看不上吃洋饭的人,这个感叹句展现了他直率血性的个性。
话剧是一种追求舞台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只有人物在舞台上夸张地展示自身的特点,用强烈的语气抒发感情,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
《茶馆》通篇贯穿着跨界感叹句,它们以强烈的情感彰显着每个人物的独特魅力,并以这种夸张的语气将观众带入情境。强烈的东西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话剧这种文体需要的就是夸张,这样才能够体现舞台的张力。应该说,感叹句为这种功能需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三)方言特征
作为一部以北京为背景、以北京话为语言基础的话剧名篇,《茶馆》京味儿十足,这在感叹句中自然也有所体现。在所有类型的跨界感叹句中,方言特征比较突出的是由感叹词“得”“喝”构成的感叹句和带有儿化色彩的感叹句。
“得”“喝”这两个感叹词标记在北京话中很多见,在其他方言中则出现频率很低。在《茶馆》中,“喝”构成的跨界感叹句有5例,“得”构成的跨界感叹句有7例。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具有休止性质的“得”常用“好了、停、行了”等来表达,“喝”则普遍以“哇、呀”等词来代替。例如:
(26)二德子: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第一幕:9)
(27)黄胖子:得啦,一天云雾散,算我没白跑腿!(第一幕:18)
儿化现象在北京方言中很常见,在跨界感叹句中也有体现。例如:
(28)刘麻子:你看,平常都说小两口儿,哪有小三口儿的呢!(第二幕:36)
这个疑问型感叹句中的“小三口儿”就是北京话里典型的儿化现象,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人们通常表述为“小三口”。因此,这种儿化的表达方式反映了北京方言的特征。
以上三类感叹句虽然在《茶馆》中出现的次数并不算多,但它们的存在使话剧的京味儿变浓了,有利于将观众带入当时北京的时代背景中,增强了话剧语言的张力和舞台表现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茶馆》中的跨界感叹句类型丰富,数量众多,主要有陈述型感叹句、疑问型感叹句和祈使型感叹句三种基本类型。这些感叹句在《茶馆》中的文本占有量很大,这跟话剧的语体特征密不可分。话剧需要在简短的文本框架内塑造立体鲜明人物形象,凸显舞台表现力和语言感染力。跨界感叹句不仅融合了多种句类的特征,并且具有强烈的情感指向,这一点恰恰顺应了话剧《茶馆》的语用要求。
注释:
①数据来自中国知网,仅统计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为关键词的论文。
②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8页。
[1]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M].太原:书海出版社,1996.
[2]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3]老舍.老舍剧作[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
[4]叶建军.《祖堂集》中的感叹句[J].云梦学刊,2007(5):139-141.
[5]朱晓亚.现代汉语感叹句初探[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124-127.
[6]加晓昕.从语气类型的双重标准看感叹句[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62-65.
责任编辑:赵 青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2.019
2016-12-02
戚悦(1992— ),女,硕士研究生。
A
1673-0887(2017)02-0080-05
H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