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杰
摘 要:由于社会大环境及教学方式的影响,目前高职普遍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比较淡化。这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和传承,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缺乏人文底蕴的大学生走入社会之后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心理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文化素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高职院校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阵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出现的明显弊端就是重视职业技能培训,淡化传统文化等基本文化素质教学。这种教育模式虽然有利于大量输出职业技术人才,但是从长远看,非常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淡化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同时导致人们心理浮躁。很多人更愿意腾出时间去聚餐,或者花费大量的金钱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却唯独不愿意静下心来再去重拾“孔孟文化”。
2.学校环境的影响
从进入高职院校的第一天起,学生就被灌输了“学好技术好找工作”的扎实技术教育理念,这点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窥见一二。高职院校几乎每个专业都设置了不下二十门专业技术课程,但是对于语文、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的设置寥寥无几。正是这些被灌输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更加热衷于技术培训类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而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则较为淡漠。
3.家庭教育的影响
记得多年前,大多数家庭中堂上都要挂一些装饰性物品,悬挂比较多的是《朱子治家格言》《弟子规》《道德经》之类的字画。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几个家庭有这些字画,更谈不上让孩子记诵。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果父母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孩子更难以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在高职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了文化。同时,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在艺术、建筑、发明、文学、科学以及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等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财富。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的“修身养性”、讲求的“经世济国”、倡导的“博学笃行”、崇尚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内质在现代社会依然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食粮。当前很多高职学生在学习及工作过程中表现出了浮躁、功利心强、缺乏耐心、不求上进等,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职教育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到位。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学生技能培养与文化素质培养双向提升的新途径,以改善这一现状。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作为教育实践者,我们首先必须明确,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情感、有道德、有文化的学习者,他们不是机器,学校也不是流水线。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传授技术理论之外,我们可以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和熏陶,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可以通过书本阅读让他们学习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孝、家庭和谐、礼等价值观念教育;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比赛、汉字书法展示、成语接龙大赛、灯谜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教育与理论实践并驾齐驱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重视让学生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好,用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指导他们更好地幸福生活。拿恋爱来讲,很多时候学生在处理失恋、分手等问题时表现不理智、不冷静,不同程度上影响以后的家庭幸福。要教育学生把个人的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结合,把读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指导他们通过正确的方式疏导自己的情绪,激发他们积极上进的勇气。此外,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大量人才进入社会之后,不能正视来自自身及周围的压力,表现出抑郁、内向等消极心理,我们要培养学生不怕挫折、昂扬奋进,以过硬的心理和高超的技术去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
三、小结
传统文化课程的充分开展不仅不会影响学生技术课程的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綜合素养,提升学生对美的追求,促进学生全面学习的有效开展,使后续的学习更加轻松而高效。
参考文献:
[1]欧阳娟.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4(5):2-34.
[2]陆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