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计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17-05-02 13:54谢京茹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设计类课程的特点,研究通过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教学,提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外学习、调研,实现课堂理论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实现差异化教学,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设计类学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前言

高校设计类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等类别。传统教育观念中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误区,实践研究表明,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都需要以掌握专业基础课为前提,一旦专业基础掌握得不牢,将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在课程教学中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好地钻研专业领域的知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前提。目前,通过对增强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研究成果分析发现,主要有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两类观点:第一类,从提高学生课后学习的自主性进行分析,譬如教师在讲完知识点后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则需要在课后做大量工作来对教师讲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很多教育者认为这是一种最有效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第二类,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预先学习,这是一种自主性学习的表现,也是教育同行普遍认可的方式。实践证明,这两类观念确实从表面上解决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问题,提出了课前和课后如何提高学生自主性方法,但仍然没有让教师放手一搏,不敢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导。另外,忽略了市场实践项目和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高校应培养能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技能学习,并能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的人才。

本文主要研究高校设计类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学习观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全程参与到与社会实践相接轨的项目实践中,完成现实项目的设计。高校设计类学生的课程设置和其他类别的学生课面设置相比,实践性和针对性更为明显,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市场实践项目转变的要求,需要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通过最快捷的方式直接转换为商品。传统按部就班的教学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所以,笔者尝试通过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生源比较复杂,有三校生、外地高中生、本地生,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一样。在教学中,不同学生掌握软件技能的速度不一样,教学进度难以统一,导致实际的教学进度比预计的教学计划要慢,高质量的作品也不多。

翻转课堂实现的是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教学。课前要录制一段微课教学视频,将知识点进行精简,基于微课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项目,主要研究如何增强高校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与实践融为一体,课前围绕现实项目进行课前知识点的预习和调研,为课堂实践项目准备设计素材;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通过团队协作方式完成合作项目,进行作品交流;课后对课堂项目进行学习反思。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要想保证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就要对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法能灵活应对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还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所设计的项目能结合专业特点与市场接轨,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通过项目协作的方式完成作业,能使不同学生在项目中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高校作为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卡,肩负着培养学生生存技能的重大使命,而自主学习能力在高校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要体现为课外的学习、调研以及课堂的具体实践交流合作环节,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基于微课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将电脑录制的课程视频等教学资料,通过网络云盘进行共享,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视频学习,对课堂实践环节的知识要点有一个初步的掌握,视频的录制时间不宜过长,以十分钟左右为宜,长时间的重复讲解会使学生感到倦怠。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使知识点得到很好的巩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此环节需要任课教师灵活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引导性的教学和各种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其次,在教学任务中充分引进高校的产学研习项目。这就需要教师时刻把握市场发展动向,将所授知识与市场实践任务接轨,在课前的学习视频中给每个学生布置任务,包括知识点的考核任务和为课堂项目设计的调研任务。通过项目驱动,让学生在课外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堂上要做的企业项目进行调研。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团队中每位成员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然后由教师将调研任务细化,严格奖惩措施,避免团队成员相互推诿责任。课前的任务调研直接关乎课堂项目的完成质量,为课堂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如果有学生表现出被动状态,教师要及时推出第二套教学方案,兼顾到表现积极和消极的学生,对难易程度不同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提问和举一反三让两类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可以采取互帮互助的方式,让被动消极的学生向合作伙伴寻求帮助,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最后,课堂上可以进行角色互换,从传统教师对简单知识点的重复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设计上。课堂上,学生分小组扮演项目设计师的角色,教师则以预先完成的教学设计为基础,通过交流的方式对项目小组进行指导,根据设定好的项目评价机制,组织完成项目验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鼓励团队成员并引导其他学生为自己的设计项目提供意见和建议,根据团队在项目展示环节的收获给予成员额外的项目奖励,为设计质量高的团队项目作品提供保障。

四、结论

该课题主要研究高校设计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較之前的同类研究成果相比,主要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第一次针对高校设计类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课程改革探索的第一步;第二,与产学研习项目接轨,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课前项目调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完成翻转课堂模式的第二步;第三,课堂的项目设计和成果分享,通过实践交流,实现活力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完成最终的翻转课堂模式现实项目实践。总而言之,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颠覆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建立在教师和学生“亦师亦友,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依托学生课前的视频学习和课前任务的充分准备,通过课堂协作、交流、探讨模式完成现实项目实践,从而实现产学研习一体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美)布鲁斯·乔伊斯.教学模式[M].兰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美)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刘婧,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谢京茹(1982— ),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