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让夕阳时光更优雅

2017-04-29 00:44
山东画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老龄山东省老年人

放眼当前,“银发潮”扑面而来,如何让广大老年人在衣食无忧的同时,享有更加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值得全社会思索与关注。在这一背景下,“老年教育热”悄然兴起,很多地方的老年大学“一座难求”。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山东省是全国老年教育的发祥地,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山东老年教育基本形成了以各级老年大学为主、其他教学模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教育体系。

让心灵有所安放

最美不过夕阳红,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是国家和家庭的宝贵财富。老年阶段从时间上看大约占据了人生的三分之一,也是人生的另一个关键期。

“活到老,学到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通过教育,老年人的价值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老年教育刚刚起步,我国老年教育还存在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协调亟待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拓展等问题。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尤其是农村,由于基础设施和教育环境的缺失,许多老年人还处于“站街头、倚墙头、插袖头、看日头、数人头”的生活状态中。

“银发潮”扑面而来,“未富先老”形势逼人。面对2.2亿老年人,为满足他们包括精神需求在内的权利诉求,我国的老年教育该如何作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做出部署,这也是我国从顶层设计层面出台的第一部专门针对老年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老年教育该如何作为如何破局,规划中提出了“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并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20年,“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山东省是全国老年教育的发祥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山东省的老年教育,基本形成了以各级老年大学为主、其他教学模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教育体系。此外,全省各级各类文化场馆、远程教育网络媒体、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场所等也发挥了一定的老年教育功能,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全省老龄工作部门面对老年教育旺盛的需求,也积极探索,广开门路,打造了济南家庭电视老年大学、青岛老年艺术专修大学等一种具有特色的老年教育模式,对于推动老年教育多层次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级各地老年教育机构中,开设有舞蹈、器乐、戏曲、书画、摄影、国学、园艺、农学、养生、计算机等50余个专业,年在校生50余万人,初步满足了部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教育需求。

资源与服务应如何平衡

山东省老龄委的调研报告表明,93%的老年人认为有必要开展并加强老年教育,81%的老年人子女积极支持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但是经常参加老年教育的仅占17%。调查报告同样显示,70%多的老年人不满足于现有的老年教育课程和学时设置,普遍认为存在着“吃不饱”的状态,同时希望报名过程、选择课程能更容易。据山东省老龄委相关人员介绍,他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几乎所有的老年大学均反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部分老年学员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高涨,在学业完成后不愿毕业,不断选择各种课程反复学习的状况。

《山东画报》记者走访调研时了解到,山东的老年大学、文化馆、社区活动场所等开展各类老年教育的场所,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入学难”“一座难求”的情况,特别是声乐、钢琴、太极拳等热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名额,往往在报名刚刚开始后就快速报满。有些老年大学里每个专业均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级,每个层级需要进行3年的学习,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老年学生要完整地读完一个专业,需要花费9年时间。很多学生在某专业毕业后,会选择换个专业从头学起。这种“僧多粥少”“蹲班占坑”的现象,让许多老年大学的招生人员倍感无奈却也不好拒绝。诸如此类,一方面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老年教育机构中存在的“运营缺陷”显而易见。

如何改变目前老年教育资源与服务的供需不平衡、“一座难求”等问题呢?有专家认为,尽快“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为老年教育服务。《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面向基层、面向社区,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但就目前来说,社区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能力不足。虽说现在社区教育也有能力办教育班,但很难形成系统化的教育。

在济南市阳光一百小区,社区老年人自发于兴济河边、刘长山公园、三期南广场、北广场等地点建立了诸多艺术“据点”。每到闲暇时光,这里总是人头攒动,老人们兴致勃发地吹拉弹唱、切磋技艺。据了解,这些老人都是自发聚在一起的,先是几个有艺术专长的老人聚在一起自娱自乐,后来,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过来请教,想跟着学,他们也热烈欢迎,“但咱们毕竟不是专业的,当不了专业的老师。”老人们告诉记者。像阳光一百这样的大型社区里,并不乏文体爱好者,只是缺乏专业的教学引导,“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始终建不起来。老人们想学点东西,还要使劲儿往公立老年大学挤。

社会参与度越来越高

在人们的既定意识里,一提到老年教育就是划出一大片地办老年大学,其实老年教育并不等于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山东省老龄委接受《山东画报》专访时指出,发展老年教育,一定要改变推进老年教育的思路,革新从事老年教育者的观念和思路。除了学校教育,老年人还可以通过游学、网络微课程等各种形式参与到老年教育中。

职业院校堪称老年教育的一支巨大“潜力股”。目前,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600多所,这些职业院校大多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推动这些职业院校利用自身资源开展老年教育,或者尽可能多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缓解老年教育资源不足具有重要意义。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全省老年教育的典型之一。该学院面向中老年朋友开设了中老年健康娱乐教育的公益培训班,让日照市范围内中老年朋友都可以在其学校的社区教育中心免费注册、免费办证、免费学习,免费享受学校的教育资源。该学员社区教育中心就充分发挥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优势,投资70余万元设立四个社区读书站及三个社区教育基地。

“老年教育的社会实践性非常强,这正是其他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和学历教育所缺少的。其他教育的规范性、程序化、严谨细致等又是老年教育所缺少的。因此,老年教育和其他教育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做到优势互补。”对于在高校中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山东省老龄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种互补共进的良性教育方式,能够促进教育的生态循环。

2015年初,济南市委市政府交出18件民生清单。其中由济南市老龄办负责落实在济南教育电视台开办“家庭电视老年大学”名列其中。这个项目旨在使全市百万老年人足不出户学习书法、绘画、声乐、舞蹈等老年大学课程,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并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民生计划,成为搅动山东省老龄教育一池春水的先行者。

这个为老年人搭建的老年文化教育新平台,自2015年3月23日启动以来,每天上午9点到10点45分,下午2点30到3点30分准时播出。济南许多老人都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等候济南教育电视台播出的相关家庭老年大学的课程。在这些老人看来,这个节目办到了他们的心坎里。这所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圆了许多老人的“大学梦”。

针对农村老年教育薄弱的问题,山东省老龄办也做了大量工作。自2012年起,先后投入240万元开展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年、推进年等活动,为基层老年活动室配备电视、拉杆音箱、电脑、名家京剧光盘、书籍等器材和用品改善部分基层村居的老年教育环境;相继开展中老年艺术节、中老年广场舞大赛、中老年摄影大赛、老年人运动会等活动和100多个门类的比赛,先后有4500千万人次参与其中。

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增援老年教育的队伍中去。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滕州市老年学习中心的年轻志愿者们,就经常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进光荣院,为老人们排忧解难,丰富老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从老人们的幸福和感动中收獲了成就感。

猜你喜欢
老龄山东省老年人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认识老年人跌倒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