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金灵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摘 要:在数字化背景下,非正式学习在作为“数字化土著民”的中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中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点策略以提高这一群体的非正式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数字化 中学生 非正式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换代,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国民讨论的热门词。有关研究表明,人们有80%的学习过程是发生在课堂学习以外的非正式学习过程中。非正式学习是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的途径,中学生的非正式学习习惯对于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非正式学习简介
(一)非正式学习的概念及特点
非正式学习是从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的角度出发,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而言的,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识的学习形式,主要指做中玩、玩中学、游中学,如沙龙、读书、聚会、打球等。
非正式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调控和负责的。非正式学习是社会性的,形式多样,没有相对固定的教室、场所、学习内容。非正式学习更强调协作,有明确目的的也可以是偶然的。
数字化背景下的非正式学习通常是指运用数字化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非正式学习。
(二)数字化背景下中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现状
1.数字化设备的拥有率
数字化设备以最具代表性的手机为例,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中学生群体中初中生手机拥有率是85.6%,高中生手机拥有率是92.1%。
2.中学生非正式学习动机
中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动机不够明确,课余时间多用来娱乐,没有非正式学习的意识。
3.数字化背景下非正式学习的认知程度
传统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指重视课堂上学习到的显性知识。从学科的视角来看,这些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对数字化设备的学习功能方面没有进行深入挖掘。
4.非正式学习环境
中学生使用数字化设备进行非正式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家里和校园里。相对于家里,校园里进行的非正式学习的频率较小。
5.非正式学习效果
中学生通常缺乏驾驭信息的能力,他们的非正式学习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学习上,事后缺乏总结、反思,这些知识只是短暂的储存在脑海里,没有内化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被遗忘。没有经过信息加工的知识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二、促进中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策略
1.改变传统观念,重视中学生的非正式学习
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缺一不可,非正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数字化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移动的学习环境、志同道合的学习共同体、丰富的学习资源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家长也要支持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并加以引导。
2.加强中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非正式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意识,向学生仔细讲解非正式学习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非正式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活动。
3.创造良好的非正式学习环境和浓厚的非正式学习氛围
学校应积极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所谓数字化校园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学校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从而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虚拟化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充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大多数学生都已拥有数字化设备,如果整个校园都有无线网,学生就可随时获取学习资源。
4.提高中学生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学习者在非正式学习之前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的非正式学习任务,有针对性的浏览相关的网站或者论坛、微博等,还要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提高短期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
三、结束语
Web2.0技术的发展使得博客、Wiki等打破了人们原来所固守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有个人代表性的生活方式产出,非正式学习也在这股浪潮中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人们通过非正式學习实现了终身学习。中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理应借助Web2.0技术,运用合理的策略,从而实现高效率的非正式学习。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18-23
[2]李鹏.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工程规划及相关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
[3]柴阳丽.Web2.0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66-68
[4]张虹.中小学生移动学习—城市家长态度与需求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6):39-44
[5]刘硝亚,何春莲,马燕燕,等.基于非正式学习的网络教学资源整合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3)
[6]侯小杏,陈丽亚.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4):43-45
[7]祝智庭,张浩,顾小涛.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10-13
[8]王妍莉,杨改学,王娟,等.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非正式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