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养禽场子女学校,新疆乌鲁木齐,830013)
摘 要:音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履行好自身的教学职能,不仅是教师身份赋予其的必然责任,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基于此,就音乐教师如何在欣赏课堂上“指挥”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背景导入、情境创建、问题引导、沟通课外等,希望对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发展与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音乐 欣赏课 音乐教师 教学职能
音乐课程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既是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审美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长久以来,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积极性不足的问题,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好地化解了此一问题,然而,与之相伴而生的则是教师教学职能的弱化。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以及学习的辅导者,在学生的学习环节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介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环节中的弯路,还能提升其学习效能,一举两得。文章基于此,就教师如何“指挥”中学生上好音乐欣赏课做了相应的探索。
一、背景导入,奠定欣赏基础
课程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流程之一,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契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心理的课程导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将学生迅速地引导学习内容中,提升教学效率。音乐欣赏课以音乐作品欣赏为主,要求学生在欣赏的环节中,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内容、美感与情绪,从而接收美的教育,体认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感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知音乐作品的内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教师需要做好背景导入的工作。所谓背景导入,指的就是教师将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传递给学生。
就以人音版七年级上册《七子之歌-澳门》的教学为例,这首歌反映的是澳门人民对回归祖国的渴望以及深深的爱国之情。为了让学生对“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有更为确切的认知,笔者在欣赏课开始之前,向学生铺垫了澳门发展的简史以及闻一多先生创作这首歌的时代背景。澳门于1553年被葡萄牙人取得居住权,1887年彻底沦为殖民地,至1999年回归,总计447年,而闻一多《七子之歌》创作的1925年正是中国满目疮痍、军阀混战、列强威逼的时代。
二、情境创建,营造欣赏氛围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初始阶段,一方面,他们相比于小学生而言,思维方式与认知心理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另一方面,他们在学习中又存在着明显的“稚气未脱”的情形,偏好直观性强的内容。音乐作为艺术门类之一,以跳动的音符为表现形式,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建的形式,来营造出良好的欣赏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欣赏之中。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喀什的春天》欣赏为例,这首歌曲感情充沛,向人们展示了喀什春天的美景以及风俗,笔者在学生音乐欣赏的过程中,用ppt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春到喀什之际,天山南北的美景,尤其突出了歌词中呈现的美景,如沙枣花、石榴花、绣花裙、热瓦普等,用直观的视觉图像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歌舞结合的方式来营造教学情境,让初中生根据音乐的旋律展开肢体动作。比如七年级下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就是歌舞结合的典范,教师可以在学生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辅助以相应的舞蹈视频,然后让初中生模仿视频中的动作,开展歌舞联系。
三、问题引导,突出欣赏重点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其中“解惑”既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也是教师用以開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学贵质疑”,问题、疑问是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指挥”学生的利器所在。因此,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还要善于运用各种问题来突出学生在欣赏环节中应该重视的要点,提高学生的欣赏效能。
比如在八年级下册《渔舟唱晚》的教学中,笔者就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了一些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欣赏环节中思考。这首曲子是中国古典名曲之一,用古筝营造出了“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的美妙情境。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如果用一幅画来形容这首曲子,你会想到什么画?你从曲子第一段中的慢板、第二段中的速度加快以及第三段中的快板中各领会到了什么内涵?曲子结尾处的突然收住,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在学生倾听结束后,教师还要与学生展开及时的交流,查看学生的倾听效果。在学生吐露心中所想的时候,教师既要注意引导,更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注重学生的独创意识,比如有些学生并未将乐曲摄像为夕阳西下,渔翁归来的场景,只要言之得理,都应肯定。
四、沟通课外,生成音乐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通常对流行音乐充满兴趣,而对课堂教授的音乐作品兴趣不高,甚至是趣味索然,这固然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但跟更为主要的是课堂音乐作品对学生而言,过于正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所脱节。而大部分音乐教师对流行音乐是排斥的,这无疑会加重学生对课堂音乐作品的抵触感,弱化音乐课程教学效果。对此,教师需要沟通课堂内外,巧妙地运用课外流行音乐来推动课内音乐教学,并养成学生在课后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就以八年级上册梨园金曲中《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欣赏为例,京剧的装扮、唱腔与今天的流行文化相差甚远,学生中除了极个别受家庭熏陶的喜欢听京剧以外,大部分学生对京剧不太感兴趣,更谈不上欣赏其文化内涵。笔者在教学中就引入了一些包含京剧元素或其他古典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如刘欢的《情怨》、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等,流行音乐结合京剧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趁机讲授跟京剧有关的历史文化和京剧大师,培养学生对国粹的感情,引导学生在课后主动去欣赏京剧中的著名选段。
五、结语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学生的课堂学习环节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指挥”,不仅可以破除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举两得。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从课前导入、课中提问等角度出发,采取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胡小梅.浅谈初中音乐教师专业内涵成长[J].都市家教月刊, 2012(8):265-266
[2]薛九梅.浅谈中学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J].群文天地,2011(22):139
[3]季树国.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的实践探索[J].教育,2015(31):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