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体验式教育弥补留守儿童的心里空虚

2017-04-27 21:24张孟俊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

张孟俊

摘要:通过近期留守儿童伤害事件引起思考,分析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根據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客观事实,提出了用体验式管理,将留守儿童纳入管理队伍,在管理队伍大家庭中去感受亲情,体验管理,从而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融入学生群体。

关键词: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体验试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31-02

连续出现的留守儿童伤害事件一次次撞击着人们的神经,留守儿童用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足以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反思近期出现的若干起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很多直接或间接与留守儿童有关。据统计,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学生中,30%以上的学生属于双亲留守儿童,在这些人群中,因长时间的亲情缺失,监控教育出现大量的盲区,长期的孤独感和自卑感,是这一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群体出现了焦虑、暴躁等情绪,有的甚至自我封闭甚而自残,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成了大家共同关心和关注的焦点,有效对留守儿童实施关爱刻不容缓。

要真正实现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首先我们要研究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我对我所工作的学校学生进行了调查。据调查,在我校2346名学生中,有双亲留守儿童689名,接近在校学生的30%,而在这600多学生中,属于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监护的占70%,其他投亲靠友占20%,还有10%左右纯粹无人监护,这些孩子本身就属于被监护对象却承担着纯粹照顾自己的职责。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没人分享和疏导,对自己取得成绩没人分享而失望,也为自己偶尔的失落没人鼓励而无措。长期的重物质满足轻心理需求是留守儿童变得学习和生活没有了方向,对身边的一切既好奇又无法辨别,进而谋生了自己稚嫩的自我解决的想法。解决留守儿童心里空虚问题,成了留守儿童关爱的重要内容。

1.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父母缺失,留守孩子多自卑、自暴自弃"留守"孩子最常遭遇的问题如下:(1)留守孩子缺乏安全感,大都感情脆弱,自暴自弃,性格内向,有什么事自己承受,总觉得低人一等,性格孤僻,人际交往差,很难与人沟通;(2)有的留守孩子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甚至仇视父母,不想读书;(3)留守孩子的父母大都通过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致使孩子浪费钱、乱花钱;有的大把花钱去买吃买穿,有的到网吧玩游戏,有的通过吸烟、喝酒甚至打架等等不正常、不正当的渠道宣泄自己的情绪。(4)留守孩子多数不服管教,因为长期于父母分离,没有稳固的亲子关系作为基础,父母管教孩子不听;老人想管也管不动,或者根本就更加溺爱孩子,造成孩子霸道、自我中心的个性;留守孩子在父母缺失的家庭中,因为缺失父爱母爱,他们成为了一群"心灵孤儿",爷爷奶奶照顾得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亲情缺失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对于孩子来说,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2.留守儿童的需求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有生理变化产生的困惑,有人际交往产生的愉悦或焦虑,也有学习上的欣喜或迷茫,在此过程中,父母成了自己倾诉的最信得过的人,而留守儿童却无可厚非的丧失了倾诉的机会,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活中没有了肯定自己、释放压力、解决困惑的土壤,自己变得迷茫。

3.关爱留守儿童从体验开始

3.1 让留守儿童成为学校管理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留守儿童" 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管教,而隔代监护人爷爷奶奶等又常常溺爱或放纵他们的行为,致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成绩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 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而实现自我评价的最好办法就是把留守儿童纳入管理队伍中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树立良好的自信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要善于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对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评价。指导"留守儿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会克服自己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3.2 在体验式教育中培养抗挫折能力。挫折可以称为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挫折感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表现很明显,他们常常会由于考试的失败、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缺少父母的关爱等方面的原因体验到挫折感。他们的情绪常常处于失望、焦虑、沮丧等紧张状态。 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的分析,从主客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要善于根据自己的优势确立奋斗目标,在前进过程中发现不切合实际时,要及时调整,化压力为动力。其实,适度的刺激和压力能有效的调整机体的积极因素,正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学会悦纳自己。

3.3 利用体验式教育培养合作交流能力。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愈来愈显得必不可少。但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定的实践逐渐形成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自闭心理较为严重,常常不愿与人交往,心理压力较大。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为他们展示和表现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应该鼓励他们克服自闭心理,试探着主动与人交往,慢慢获得成功的体验。

留守儿童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只要我们牢记留守儿童的成长从关爱开始,留守儿童的进步从体验管理开始,创设生活情境,不管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我们就会为留守儿童事业尽我们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