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
摘要: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能够以积极主动地姿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引起相关工作者的深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04-01
与其他的学科所不同,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比较吃力的,主要是因为该学科比较抽象,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注重教学手段的应用,所以使得学习活动枯燥无味,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降低。数学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必须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既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概念
现阶段,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顺应了新时代人才建设要求。生活化教学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看,生活化教学就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更加具体化,以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形式来带动其学习积极性,同时它也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小学数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也正处于初始阶段,而数学教材涉及到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如何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具备的能力。因此,在实际课堂中,其可以通过添加图片或者卡通形象的办法让学生感知知识,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互联系起来,最终达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其次,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与生活实际较为贴切。比如,在学习低年级的加减乘除计算时,其教学案例均来自于实际生活,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讲解过程中不自觉的将其联系在一起,这些数学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日后学习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
最后,学以致用是每个小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项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关键阶段,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践行者,必须要让学生学会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思维能力。
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措施
3.1 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学习能力,首先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多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上课,借助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中的抽象内容转换为直观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同时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把数学知识中抽象的知识为学生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并在一定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建构"。如在对学生进行"圆的画法"教学中,教师可将一条线段围绕一个点转动的动态图像放入屏幕中,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然后,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图放入屏幕中,并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知道"画圆"的整个步骤。由此可见,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让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起。
3.2 将数学内容生活化。为了让学生对数学有一定的积极认识,因此,小学的数学内容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充分体现数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一些应用题与实际问题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知知识的灵活性。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米、分米、毫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填空题,来考查学生,如桌子的高度为100(),一本书的厚度3()等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填写上正确的答案,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并且也能在其中寻找到数学的乐趣。
3.3 将数学过程生活化。教师培养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对其慢慢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授课之前,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收集生活中有关数学信息的意识,并且为学生学习数学做好准备工作。除上述所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以外,教师为学生创设切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同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认识人民币"这一章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超市的情境,并挑选一部分学生为收银员,一部分学生为顾客,假如某一顾客在超市买了八元六角的东西,给收银员二十元,那么收银员应该找回多钱。通过这个情境,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與价值,并且学生通过钱币的找兑,不仅能够完全掌握数学的知识,而且还体会到数学生活化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李满仓. 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4-6.
[2] 马会平.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问题简析[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