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会会合作框架下的高职就业和创业研究

2017-04-27 21:10何颖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何颖芳

摘 要:“产教融合,政校企会四方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长远发展必经的改革之路,这种四方联合的合作模式,不仅能为大学生的创业与就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促进办法,还能够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是,在对这种新型政校企会合作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挑战,开拓新的就业与创业工作机制,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政校企会合作框架对高职就业和创业发展的有利优势开始进行分析,研究在政校企会合作框架下高职就业和创业指导机制的创建途径,从而提升高职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与人才质量,保障企业未来经营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政校企会合作 高职就业 高职创业 高职大学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竞争局势愈加激烈,当今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各大高职院校在培养与教育学生成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情况,因此,实行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学校合作的框架模式,是学校未来发展与学生成才培养的必然发展趋势。[1]

一、政校企会合作框架对高职就业和创业发展的有利优势

“政校企会”的合作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主体,分别是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这种一体化的合作模式,能够加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与学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对高职就业与创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职院校的政校企会合作模式,有利于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能够促使更多不同类型企业进驻到学校当中,加深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使企业的运营经验发挥有利优势,不仅能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一线的运作,感同身受般的实地体验到企业一线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具体内容,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业水平提升,及早的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同时,对于不同人才需求的企业,学校可根据企业所需以及学生自身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法,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从而满足企业对各种专业型人才的需求;[2]

第二、高职院校的政校企会合作模式,有利于为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强大的创业支持。对于想就业的学生可以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而对于想创业的学生也可以提供政府政策、企业技术等服务支持,从而帮助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迅速站稳脚跟,进而带动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就业;[3]

第三、高职院校的政校企会合作模式,有利于提高产学研能力。通过政府政策扶持,企业和行业协会与相关技术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共同合作,对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提高企业自身生产力的同时也为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还加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对有想法、有技术能力的学生就业创业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在政校企会合作框架下高职就业和创业指导机制的创建途径

1.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学生所表现的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政府、社会企业、高职学校、行业协会等四方在进行共同合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流程式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进行逐步强化。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学生而言,工作的重点就是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与规划,从旁协助学生能够对自我进行比较细致、全面、合理、正确的评价,确保学生能够在今后的个人发展中,明确自身发展目标,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并制定出合理符合自我发展的科学规划,从而使学生根据自身所设定的发展规划,激发自身斗志,提高自身动力,为未来的良好发展而不断努力。对于已经入学两年的学生而言,工作的重点就是对学生的素质养成与就业创业的能力培养进行有规划、有效率的指导,从旁协助学生能够培养自身的就业与创业意识。对于已经入学三年的学生而言,工作的重点就是对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进行适当的实践指导。在此过程中,政校企会合作应缩短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磨合时间,从而保证学生成功就业目标的实现。以上这种有阶段性的针对不同时期学生进行的人才培养,能够使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在未来就业和创业等方面所花费的时间。这种就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成才培养,不仅能够锻炼与强化学生的个人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在就业创业时更有目标性与方向性,此外还强化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4]

2.对体验式的就业创业指导进行全面、细致的完善

政校企会合作框架在实践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工学体验的转换。首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企业管理人员、在学校进行就业和创业指导的教师、以及成功创业的有经验人士等,共同对学生在职业能力与素质等方面进行有规划、合理的拓展练习,保障学生在充满真实性的体验式锻炼中不断成长;其次,在初步完成对自身就业和创业能力提升的实训体验后,要根据社会企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进行真实工作模拟训练。这种具有真实性的体验方式,能够使学生在面临就业与创业的实际问题时,通过教师与企业相关管理者的有效指导,将这些实际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率的解决。同时,还能拓展学生思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提升锻炼,促使学生创业成功率与就业率的提升。[5]

结语

综上所诉,根据政校企会合作框架对高职就业和创业发展的有利优势,各大高职院校必须将开拓新的就业与创业工作机制,从而保障学校、学生、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所需,提高专业型人才供给。

参考文献

[1]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J]. 冯峰. 中國大学生就业. 2006(18)

[2]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 郭娟.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3(10)

[3]如何在校企合作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素质[J]. 赵淑明.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4)

[4]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机制实践探索[J]. 殷建新,王建明,姚学峰.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2(01)

[5]校企合作教育下高职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的新探索[J]. 陈春法. 教育与职业. 2011(20)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基于人才成长的高职大学生学习观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研究
拓展训练引入高职体育教学可行性研究
诗歌教学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研究
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大学生基础课学习态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