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

2017-04-27 18:19王海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同学

作为语文教师,常常感到学生作文最缺少的就是个性,常常为指导那些脱离生活实际的作文而苦恼,常常为批阅那些经过指导、摘抄变得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的作文而头痛。学生习作缺乏个性,不是因为学生们的智商不够,也不是因为他们缺乏情商,而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基本上还是属于继承性的教育模式,在此模式下,习惯性的思维定势束缚了他们个性的充分发展。

语文新《课标》中最能体现的变革特征是学习方式的革命。作文教学要有所突破,有新的提升,必须尊重个性中的发现、感悟、体验与热情。因此,在低年级的习作起步阶段就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愉快的、富有情趣的习作氛围,使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欢欢喜喜地写实在事物,说真话实话,抒真情实感,使真正作文生活化。

一、挖掘教材 读写结合

有人说,会读书的人把书读厚,我想是这些人能从作者的有限文字延伸开去,加入自己丰富的理解和想象。我觉得会教书的教师应把书教厚,即能抓住每一个契机,丰富教材外延,有机的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训练。

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觉得不能只靠一个学期的那几节作文课,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随时写,随处写。尽量做到读写结合。例如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7课是一首儿歌《风》,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启发同学想象:风还到过哪里?从哪感受到的呢?学生们在小组里七嘴八舌讨论很热烈。同学们想说,要说,于是我趁热打铁请同学落实到笔上。请你写仿照课文写一节有关“风”的小诗。

王文丛写道: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书页翻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和学习了。

常旭同学写道: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树木被连根拔起时,我们知道风闯祸了。

李冬禹同学是这样写的: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衣角被掀起时,我知道风来抚摩我了。

孩子们的想象力多丰富呀!如果每个教师都能重视这思维碰撞的火花,何愁孩子们不说真话实话,不展现个性呢?

二、用心感受 注重积累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纪小,但生活中细小的事情、季节的更替、不经意的人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从一年级我们就应该让孩子记日记,重积累。逄金博同学在一篇日记中曾这样道:“我 想 考 第 一 ”

前两天,老师说:“星期三,到学校门口来卖《我能考第一》这套书。想买的同学可以让家长领着来买。”我想:如果买了这本,一定能考第一。所以我回家告诉姑妈,让她给我买,可是姑妈说不行,不给我买。

今天是周三,我看见学校门口围了好多同学。我也挤了进去,一看,是在卖《我能考第一》,好多同学都买了,我也好想买一本呀,我也想考第一,可是姑妈说什么也不给我钱。我心里难过极了。

我手写我心。孩子用稚嫩的文笔抒写着自己的心声。习作中要表现个性、弘扬个性,就必须引导学生把作文命题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改变作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凭空想象作文的局面。要让学生善于积累生活素材,这样写话时才不会是“无米之炊”。

三、鼓励读书 丰富语言

要想丰富学生语言,教师除引导学生想说、要说、爱说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收听收看有益的广播影视节目,只有读得多,看得多,才会积累得多,才会感悟得多。

最近有一部倍受大家关注的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它是美國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作品。这部书在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同龄孩子还在看学校派发的基础读本时,第56号教室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品味经典名著了。”雷夫在书中曾写道:“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一句话:除了基础读本之外什么都不读,只会走入死胡同。”

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我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读20分钟的课外书,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同时在读的过程我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孩子们每日将自己读书时的好词佳句记录下来。长此以往,一定会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厚积而薄发。我们班的常旭小朋友,就是一个小书虫,请大家欣赏一下他的习作。

“龙龙的梦 二年三班 常旭”

一天晚上,皎洁的月亮洒在窗前,龙龙在自已的舒服的小床上睡着了,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他梦到自己过生日了,妈妈给他买了一双神奇的鞋子,他飞向了大沙漠,在那里种下了一棵棵小树苗。不一会,小小的树苗竟长成了参天大树,他兴奋极了,不停地欢呼着:“沙漠变绿洲了,沙漠变绿洲了……”

他高兴得唱啊跳啊,梦中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一个梦,说出了这个孩子的一个美好心愿——沙漠变绿洲,富有创新精神,主题意义深刻。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在习作中表现出如此“美好”的主题,令人敬佩!

四、走进生活 亲身体验

兴趣与情感是学生写话的前提,学生喜欢的是具有一定场景的活动,并且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经常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身边的景色,冬天时,观看雪景,欣赏窗花;秋天,捡拾落叶;夏天,听听蛙语、鸟叫、蝉鸣。在学习了《秋天到了》一课以后,我建议孩子们那个周末和父母去秋游,在现实的生活中去感受秋天的气息,并写写我眼中的秋天。王金楠同学给了我一个惊喜。

我 爱 秋 天

秋天是红色的,

瞧,一串串辣椒红艳艳的。

秋天是绿色的,

瞧,一棵棵白菜绿油油的。

秋天是黄色的

瞧,一堆堆玉米黄澄澄的。

我爱秋天

我要让我的学习像秋天一样,硕果累累。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丰富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激发情感,才能产生写作动机,使学生有话可写,才能达到作文生活化。”

西哲笛卡儿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智慧不停地追寻:放宽学生作文的要求,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放心倾吐,为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形成托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作者简介

王海燕,女,(1980-2),黑龙江鹤岗人,萝北县第四小学优秀教师,本科学历, 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习作展示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