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病虫防控方式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我国种植业得到了大幅的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的人们“闭门造车”的思想,导致新型病虫防控技术的落实工作受到了阻碍。鉴于此,本文针对南充市嘉陵区病虫防控的实际状况,分析传统病虫防控方式存在的弊端,例如效率低、污染大、成本高以及风险大等問题,阐述了推行现代种植业发展,保证农田生态环境以及农产品安全质量的安全,一定要坚守新植保安全观,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病虫防控;传统方式的弊端;新植保安全观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07
南充市嘉陵区坐落在嘉陵江的东面,该区人口约70万,地域面积达到1278 km2。区内有国道318线以及212线穿过,借助于成达铁路及成南高速,形成了活跃的农产品市场。出色的地理位置与发达的交通是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了维持南充市嘉陵区农产品市场的现状,必须对重大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病虫种类繁多、防控技术要求高、防控难度大,其防控效果的优劣,不但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周边生态环境平衡及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等产生严重影响,而且直接关系着农作物的收成状况。因此,农牧局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病虫防控方式存在的弊端,不断对进行完善与创新,坚持新植保安全观的绿色环保理念。
1 传统病虫防控方式存在的弊端
研究表明,中国大多数地区由于农作物栽培的方式、气候条件及生态环境等因素,极易导致病虫害反复发生及多次发生。相关专家预测,如果不对病虫害进行防控,那么农作物产量的损失率就可以达到30%以上。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部分特大病虫害出现的次数持续上升,部分危害较小的病虫害也转变成重大病虫害。为了确保农作物的生产量,种植户必须使用有效的防护措施。然而,传统病虫害防控方式片面的追求防控效果,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下面针对目前南充市嘉陵区病虫防控的现状,分析传统病虫防控方式存在的弊端。
1.1 防控成本高
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种植户超范围使用化学农药,超量使用化学农药及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的现象十分常见,导致后期防治过程中资金的投入急剧增大。据研究数据显示,南充市嘉陵区农作物种植区,平均每年每667 m2的良田中农药的花费为600~1100元,最高的可达1600元;大面积滥用以及频繁使用农药,导致害虫抵抗农药的能力不断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急剧减小,使农药的投入量又持续增加,如此反复,一直的恶性循环模式,使病虫防控资金的投入常年高居不下,效果却不甚理想。
1.2 污染高
传统病虫方式主要是以化学防控为主,每年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不低于100万t,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多且使用面积广,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不仅体现在水污染、土壤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而且会使农作物表面残留大量的化学药品,随着这部分高残留的农作物上了人们的餐桌,也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1.3 风险高
化学农药的大面积及过量使用伴随着的风险。一方面,化学农药导致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十分明显[1]。过分依赖化学农药,使全国各地不断爆发农药残留的安全问题。例如,河南的“毒韭菜”,海南问题“豇豆”等,必须引起南充市嘉陵区农牧局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化学农药一般都含有剧毒,能够严重破坏人的机体。如果不能够安全、科学以及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就会导致人的机体引发各种变异疾病。此外,违规农药的频繁使用致人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
1.4 收益低
单一化学农药的估量及大范围使用,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导致害虫抵抗农药的能力不断上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自主控制能力,间接增加农业生产资金的投入。例如,水果、蔬菜农药的资金投入约占总资金投入的30%以上,而小麦、水稻农药的资金投入约占总资金投入的20%以上,较以往而言,至少提高了2~3倍。由于打破了现有的平衡状况,农药的投入量已经和农产品的收益呈反比的趋势。
2 新植保安全观的思考
根据上文对传统病虫方式存在弊端的分析,如果想要完成“舌尖上的安全”以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任务,推动现代种植业的发展,就一定要对传统病虫防控方式进行改良与完善,坚持走新型绿色植保发展道路,将化学农药防控方式转变为生物防治及生态调控等科学、理的防控方式,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以及农业生产的安全。
2.1 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降低农药残留的重要保障
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就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然而,究竟走什么的防治道路,实施什么样的策略,对防治的质量以及效果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茶叶、果蔬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最关键的问题[2]。在农作物进行生产销售时,将农药残留降低到最低,最容易操作及资金投入最小,成效最好的措施就是将传统的病虫防控方式逐渐转变为科学用药、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生态调控等绿色病虫防控方式。坚持走绿色环保新型植保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有效的控制在合理的使用范围之内,从根本上降低农药使用带来的风险;不仅如此,还可以增加安全用药的能力与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
2.2 是缓解社会供需矛盾和提高消费者信心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倡绿色无污染消费。但农药残留问题常年得不到有的解决逐渐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热点难题。在消费者中普遍存在“谈药色变”的状况,严重挫败了消费者的安全信心,主要是种植户传统防治方式及政府监督管理的能力存在质疑,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的需求。然而,坚持绿色植保安全观可以有效解决这种问题,能够对农药的使用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农药残留带来的危害,帮助人们拜托对农产品安全的困扰,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的信息。
2.3 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进行标准化生产的重要途径
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是进行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技术不仅操作要求十分规范,而且集成度十分高。在園艺作物实施标准化生产时,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病虫害防治标准,对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只有广泛使用绿色植保技术,才能有效解决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技术难题,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化学农药使用的风险,增加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及质量。
2.4 是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畜安全以及减少农药使用风险的有效措施
新植保安全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及资源节约型的技术,通过利用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使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扰,不但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特别是农药残留较高、毒性较强农药的使用,而且能够大幅增加自然控制灾害的能力,对种植户的健康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小病虫防控施工工作中的风险,以免出现动物或者人中毒的状况[3]。不仅如此,还可以尽可能降低化学农药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的多样性。
2.5 是适应政府公共管理目标以及植保从业责任更新的基本要求
植保防灾工作是众多公益性服务中的一种,随着政府部门智能与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不断完善和确定,对于种植行业来说,将会对其农产品的质量进行全新的职责划分及管理条例;作为种植行业管理与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效措施,植保防灾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作为植保的工作人员,若不能在指导服务、技术推广以及应急防控等方面对防灾思路进行一定的转变与完善,仍旧故步自封,沿用传统的方式,就很很能导致化学农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并负有法律责任。所以,认真落实绿色植保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治保措施,不仅能够满足政府公共管理目标的需求,而且能使绿色植保工作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3 结语
对南充市嘉陵区农牧局来说是,新植保安全观的树立一项艰巨而又重大的任务,必须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对于传统的病虫防控方式,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此为基础,吸收国外先进的防控技术以及工作经验,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与调整,使其更好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参考文献
[1]李河,周国英,徐建平.一种新油茶炭疽病原Colletotrichumsiamense多基因序列鉴定[J].植物保护,2015(2):92-96.
[2]农企对接 优势互补 合力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J].中国植保导刊,2015(9):61.
[3]徐南昌,莫小荣,刘立峰,等.衢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调查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5(9):80-82.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