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管理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

2017-04-27 16:53陈国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学习中学生

陈国芬

(重庆市綦江区石壕中学,重庆,401444)

摘 要: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管理学生中缺乏技巧性以及创新性,想管理好一个集体,除了拥有一个严格的规章制度之外,更需要有好的技巧,学生作为双重身份出现,既是管理者,又是一个被管理者,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深入群众基础,才能够緊抓学生心理,更好的和学生交流,所以提出中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班级这一策略,本文通过对中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进行分析,从而完善班级管控,为良好的班级环境尽力。

关键词:中学生 班级纪律 学习 自主管理

在学校过去往往是老师严令指控学生的言行举止,辅助学生往好的方面发展,促进其在学校的大氛围中健康成长,而在现在新时期的中学生比过去更具有个性,导致难于管理,给学校和老师带来极大困惑,而中学生自主管理的提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自我管控班级体,老师辅助管控,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两者地位发生转换,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还可以使班集体更具有凝聚力。

一、学生自主管理对班级和谐管理的重要性

与90后的中学生相比,00后的中学生所凸显的是独特的个性,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学生情绪容易出现波动,易怒。所导致的每个人的性格都有所差异,所以众口难调,因此传统的老师管理模式和班长辅助相结合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够运行,老师与当代中学生有太多沟壑,很难把握学生心里的想法,老师的个人思想和新时代中学生的思想早已脱轨,这样一来很容易激怒学生,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容易发生心理矛盾,造成得不偿失的结果,老师与学生之间则很难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因此对于个性张扬的同学,我们要耐心引导,因材施教。过去往往就是在老师的施压下强迫大部分同学学习,班主任为了达到震慑的作用,永远是以一个严格,高标准的角色出现在同学中,这样长期发展不但会给学生心理造成阴影,更多的是会让学生产生厌学行为。甚至对于严格的班主任有排斥心理的存在,很难以朋友的身份去接近学生,从而很难让老师与学生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这也给管理学生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要管理好学生必须首先融入到学生这个大集体中去,这样才会真正听到学生的心声。一般管理制度都是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做出规定,学生按规定办事这样的传统模式教学,有时候虽然老师顾及了大部分同学的意愿,但是很难顾及到全体,因此给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带来困惑,会导致部分学生对老师产生排斥心理,在以后的学生工作中,很难顺利进行,这样长期发展下去不但会使学生与老师及时交流的积极性降低,而且也会使学生讨厌所处的大环境,导致厌学。事实证明过去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弊端,所以我们要对其进行改善。在一般的传统管理模式下,老师的规定按时完成则是检验好学生的唯一标准,而老师对于同学的统一化要求,则很大程度上磨灭了当代中学生的个性,老师强制性规范统一化,时间统一化,学习方式统一化,甚至从个人打扮到服装都趋于统一化,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缺乏创新型,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在不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这样一味地强制要求学生,肯定对学生自身今后的发展肯定会带来不利影响。

二、如何发挥学生班级中的自主管理意识

1.建设班级管理制度,学生进行自我约束

过去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和漏洞,所以对于学生的自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班级的自我管理则展现出了更合理化的一面,对于新时代中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叛逆等行为,自我管控是最好的办法,由班委会组织学生对比,了解过去的传统管理和现阶段准备实行的管理制度,使每个学生深刻认识到学生自我管理的合理性及其重要性,加强自我管理不但可以给班级创造良好的班风,同时对于班委会管理人员也是一种锻炼和考验。由同学自发,老师监督,在不违反校纪校规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班级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符合班级自身发展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使每项制度细分化,比如对于值日,擦黑板之类,可以细分到个人,对于迟到早退情况做出相应的细节处罚。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的班级良好作风,这样可以极大的调动自主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这样肯定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人人愿意为班级做贡献,更乐于帮助他人,在这样的一个大集体中学习,肯定学习效率会得到极大提高。

2.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效性

管理者必须拥有高的觉悟和良好的纪律意识,班主任应该选择一些品学兼优的同学,首先为班级起到带头作用,其次更高的服务大家,管理大家,则对于人才的选拔一定要透明化,坚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选择具有号召力且德才兼备同学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这样不但可以做到让学生自主管理班集体,更可以在原基础上为班级良好班风形成助一臂之力。然后根据个人性格,具体分配一定的班内职务,尽力去培养每一位乐于为班级奉献,热心助人的好班干部,为班级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3.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完善班级管控

在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构成的大体框架中,老师则要进行一定的指导,使管理层更具有目标性,不走弯路,在短时间内把班级环境打造成一个理想的状态,使管理层明白自主管理不是盲目管理,更不是放养式管理。而是给想提高自我,乐于帮助他人的同学一个平台,不能走偏,并非有了自主管理,老师就无所事事,老师的指导只是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统一,为建立良好的班级纪律和环境增砖添瓦。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传统模式管理下的弊端和新时期学生自主管理的提出对策相结合,促使良好班风的形成,让老师的监督和学生的自主管理相统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管理学生恰似管理社会团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于学生的建议要认真反思,班级的问题要结合实际给予合理的处理,这样既达到了自主管理的目的,同时也调动了同学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这样一来班级自主管理能力日益提升。

参考文献:

[1]顾建光.提高学生自主性管理能力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5(06)。

[2]陈华彬.班主任视角下的中学班级自主管理[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03)。

[3]崔槐丽.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6。

[4]贾宁.新课改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学习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发挥班干部的积极作用 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试析如何让小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