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新意识培养初探

2017-04-27 16:48管晓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意识幼儿园

管晓英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中心幼儿园,山东青岛,266112)

摘 要:幼儿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从幼儿心理特点出发、分析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积极借鉴国外幼儿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针对我国幼儿教育现状的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创新意识经验 培养方法

幼儿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关系未来国家的发展。在幼儿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幼儿处于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既不受已有思维模式的影响,又没有科学知识的束缚,他们对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和想象。正是这种思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一、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管理“小学化”

当前我国部分幼儿园在管理工作中有“小学化”倾向。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往往利用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对幼儿进行要求,需要幼儿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能有小动作,在回答问题时要举手,在休息或时要安静等,这完全违背了幼儿教育的相关规范要求,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这与幼儿教育的管理者以及幼儿教师缺乏幼儿教育知识有一定关系,他们在幼儿教育中思想守旧,对问题处理用旧思维方式,从而导致幼儿教育向小学化和课堂化的方向发展,这与新时期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有出入,无法适应当前幼儿教育的需要。

(二)师资队伍“薄弱化”

目前部分幼儿园存在着师资不足的情况。在幼儿教育中往往是一个教师带一个班,而且班级里孩子也较多,这样幼儿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师工作,而且还要做好保育员工作,具有较大的工作量,这对于幼儿教育的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部分教师即使在教学中有较多的设想,但苦于工作量大,无法脱身,所以无力去探索幼儿教育。

(三)环境设施“简单化”

环境是幼儿发育过程中不断或缺的重要因素,而且环境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所以在幼儿教育中需要通过对环境的创造和布置,激发幼儿的情操,提高幼儿对生活的认知能力,使幼儿健康地发展。但在目前部分幼儿园内,特点是农村的一些幼儿园,其园内缺乏对环境的创设,不仅布局简单,而且玩具和操作材料也较少,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对我国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的思考

(一)相关部门要加大投入

好的师资力量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教师的能力往往是教育结果的决定因素之一。尤其对于幼儿教育来讲,幼儿的可塑性极强,在幼儿园期间,教师的行为举止往往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幼儿的智力开发、习惯培养、兴趣爱好等方面均需要幼儿教师的引导教育。因此,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是幼儿教育及后续教育的关键所在,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幼儿教育,加大幼儿教育投资,制定科学的教育发展方向,建立科学、完善的幼儿教育体制,将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禁止附加一切不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知识学习。提高幼儿教育从业人员进入的门槛,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教师要发挥创新意识培养的主导作用

1.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精神

教师的创造性与幼儿的创造性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创新教育观,才能产生创新的教育行为。比如,在组织室外活动或游戏时,教师及时地引导幼儿观察云朵,并鼓励幼儿说说它们像什么,你会和云朵一起做什么等等。正是教师点滴滴的创造言行,深深地诱发和强化了幼儿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用创新思维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成为创造型教师。只有教师的思想是创新的,观念是创新的,方法是创新的,活动是创新的,才能敏锐地发现幼儿行为中的闪光点,诱导其外化为具体的行動,并加以呵护和培植,才能为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条件。

2.为孩子提供自主活动机会

自主性活动最容易诱发幼儿的创造性,自主就意味着幼儿拥有选择的权利。教师在为幼儿设计各种活动时,要避免命令式的安排,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促使其开动脑筋,进行有效思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法去自主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创新精神的发展。

3.设计开放性、变化性活动

课堂活动的变化性对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是十分重要的,变化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同的活动可以吸引不同的幼儿,甚至同一活动改变一下活动地点,就可重新吸引幼儿。教师应不断改变环境布置、活动材料、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使幼儿不用太复杂的技巧就可以获得满足,这样的变化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4.充分利用游戏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 游戏教学既是重要的教学形式, 同时也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游戏形式的选择中, 应以幼儿感兴趣的有效形式为主。选择与教育内容、教学目标相关、具有指导意义的游戏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启发孩子创新意识的目的。

5.应用赏识教育,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 教师的赏识教育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言:“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对于幼儿来说最信任、最崇拜的就是自己的老师。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应把幼儿看成是重要的个体, 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帮助, 经常用肯定、欣赏的眼光寻找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幼儿会从中得到鼓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面对幼儿创新意识的尝试,即使是有缺点的,尝试是失败的,也应宽容理解,并通过启发给予幼儿探究的信心和勇气,使幼儿心情愉快,无压抑感。有安全感和自由感的幼儿,才可能成为有创造性的孩子。

参考文献:

[1]赵双英.试论如何加强幼儿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

[2]李玉秋,步社民.论幼儿园教师的宽容[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7).

[3]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杨丽丽.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 (11):214.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意识幼儿园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