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鹏程
[辽宁大学文学院, 沈阳 110136]
浅析顾炎武的写景状物诗与其诗学观
⊙任鹏程
[辽宁大学文学院, 沈阳 110136]
长期以来,顾炎武作为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一直以学术巨擘的身份出现在国人面前,然而他的诗歌价值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流传下来的诗歌数量也很少。顾炎武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雄浑,情感真挚,每篇都是作者的精华之作,也是顾炎武对自己诗学观的实践。本文试取顾炎武的写景状物诗为例,通过鉴赏其中所蕴含的艺术和思想价值,从而突出顾炎武诗歌的地位和诗学观的重要意义。
顾炎武 写景状物诗 诗学观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原名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又字宁人,江苏昆山人,生于万历年间,卒于康熙年间,世称亭林先生。诗人在世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对抗清朝,同时也通过著书立说来鼓励人们推翻清政权,因此他诗歌中的“经世致用”思想浓厚。他的写景状物诗融情于景,物我互化,极具顾炎武诗学特色。
顾炎武现存诗歌有427首(华版425首,王版426首),反映的内容非常广泛,有赠别诗,如《赠于副将元凯》《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等,这类作品较多,表达了作者对清兵侵略的愤怒以及对友人们保持节操、反抗压迫的勉励;也有纪行诗,这是整个诗集的主要部分,再现了顾炎武阻击清兵的路线及游走各地的行迹,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及自然风光,如《京口》《真州》《天津》《应州》《邯郸》等,留给后人一批宝贵的史料;还有少部分咏史诗,诗中高扬着抗清复明的爱国主义主旋律,也寄予了自己对亡国故里的深沉思念,如《义士行》《拟唐人五言八韵》(六首)等,用事精当,实为后学之典范。
顾炎武诗集中的写景状物诗很少,大致有28首,分别是:《石射堋山》《盂县北有藏山云是程婴公孙杵臼藏赵孤处》《精卫》《赋得越鸟巢南枝》《赋得秋鹰》《海上》(两首)、《秋山》(两首)、《江上》(两首)、《淮北大雨》《赋得秋柳》《望夫石》《赋得桔槔》《一雁》《秋雨》《尧庙》《华山》《霍山》《双雁》《瓠》《夏日》《嵩山》《颜神山中见橘》《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赋得檐下雀》《重至京口》等。诗人在作诗时,总是将自己的大量情感注入景物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诸多意象,含蓄隽永。他们不仅是物象的写照,更是作者思想的外化,比如写精卫填海的故事,借精卫锲而不舍地填补大海的故事,喻自己矢志不渝地追求复国之志。这类诗歌不仅表达了对故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更显示出诗人高尚的节操、不屈的人格。
在明清易代之际,顾炎武结合自己对经学的领会,对文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诗歌方面,他在总结明代诗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诗学观,对清代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正如清人强汝询所言:“顾氏说诗多通论,足箴后世诗家之失。”他的诗学观可以从三方面来阐释:作诗的缘起、诗歌的创作、诗作的意义,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诗人广博精深的学问、谨慎踏实的学风。
(一)作诗的缘起
顾炎武在提到“为什么写诗”的时候,首先谈道:“诗不必人人皆作。”“古人之会君臣朋友,不必人人作诗。人各有能有不能,不作诗何害?若一人先倡而意已尽,则亦无庸更续。”“柏梁之宴,金谷之集,必欲人人以诗鸣,而芜累之言始多于世矣。”诗人认为人的能力本来就有侧重,大家在宴饮时不必都要作诗助兴,只要情满意足就可以了。倘若人人都故意为诗,那么世上的诗作就堆积如山、优劣难辨了。所以写诗大抵为有感而发。“古人之诗,有诗而后有题;今人之诗,有题而后有诗。有诗而后有题者,其实本乎情;有题而后有诗者,其诗徇乎物。”诗人认为古时候的人有了诗文后才琢磨诗题,而如今的人多是以物题诗,情感的多寡于此可见。故诗人还是主张“诗言志”,而这种“志”(情感)则非常明显地洒露在顾炎武诗中的字里行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讲的就是诗人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复国使命感。诗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著书立说回答了发起作诗的原因。
(二)诗歌的创作
光有情感,如何又能创作出一篇独具匠心的诗歌呢?顾炎武从“诗题”着手到诗歌的内容、技巧、源流等都给予自己独特的看法。“故诗者王者之迹也。建安以下泊乎齐、梁,所谓辞人之赋丽以淫,而于作诗之旨失之远矣。”诗歌最初是用来观察民风的,所以里面的内容也是讽喻时政,那些描写风景艳情的,早已不是诗歌应该表达的了。“是知以韵从我者,古人之诗也;以我从韵者,今人之诗也。自杜拾遗、韩吏部,未免此病也。”“诗以义为主,音从之。必尽一韵无可用之字,然后旁通他韵,又不得于他韵,则宁无韵。苟其义之至当,而不可以他字易,则无韵不害。”他认识到诗人应该有创作自主性,以文本为创作的重点,不能受到形式和韵律的困扰,思想不能僵化。
“三百篇之不能不降而楚辞,楚辞之不能不降而汉、魏,汉、魏之不能不降而六朝,六朝之不能不降而唐也,势也。用一代之体则必似一代之文,而后为合格。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变者。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一一而模仿,以是为诗,可乎?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李、杜之诗所以独高于唐人者,以其未尝不似,而未尝似也。知此者,可与言诗也已矣。”诗人充分地认识到了诗歌创作的流变过程。诗歌并非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在研习前人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去创作,而不是简单地抄袭模仿,这也是顾炎武继承明代“前后七子”而突破“前后七子”之处,顾说因此也影响到整个清代诗坛的诗风。
诵读顾炎武诗歌,大家会发现顾诗中典故众多,隐晦难懂。这是由于顾炎武受到清政府监视,习作多有不便;同时,顾炎武本来就是一位博览群书的学者,这样做既节省了笔墨,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比如名作《又酬傅处士次韵》(其二):“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这首诗里面分别提到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有田一成,有众一旅”的典故,并且化用段成己的诗句“拟把余生钓江海,为烦严子借鱼槎”,虽然语气平缓,情感蕴藉,实则连用三个不肯向侵略政权俯首的故事,宣告了自己坚定的爱国情怀,境界浑阔,万象更新。所以,当我们仔细揣摩诗意时,特别是了解了诗中的典故时,就应该更容易体会到顾诗的思想价值了。这也是顾炎武诗学比较看重的一点。
(三)诗歌的功用
诗歌的创作不仅是抒发自己的意志情感,更为可贵的是它对国家的、国民的警醒作用。所谓“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天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这就是“文须有益于天下”。他认为诗文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的原因在于它的功用,那就是阐明事理,记述政事,体察民情,乐于著诗文以表彰他人善举。诗人将儒家“明道救人”的观点赋予在诗文的形式上,认为长此以往,必将对未来产生积极影响,也就是说诗文的创作必须关注现实,反映社会,必须对百姓起到教化作用。那些描写怪诞荒唐之事,讲述无从考察的话语,抄袭别人的观点,作奉承谄媚的文字,基本对社会没有价值,从而间接地批评了明末清初一些文人漠视现实、专著空谈的现象。顾的观点诚如白居易所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顾炎武的写景状物诗,虽然不像赠别诗等诗歌类型数量繁多,但是它们典型地实践了顾炎武的诗学观。顾炎武的写景咏物诗大多是在诗人有所见闻时所动情而著,有些还形成了成熟的意象群,如:雁、鹰、秋山等,表达了诗人孤傲的品行和昂扬的斗志;同时,诗人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更为生动地展示了他当时的处境与内心情感。下面举诗人经历抗清斗争后所作的组诗《秋山》和清朝基本统一全国时所作的《赋得秋柳》为例。
写景诗如:
秋山(其一)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已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橐驼,鸣茄入燕关。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这首诗前两句首先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秋天山上的景观,数重山脉相连,雨水淅淅沥沥,一派肃杀之气弥漫在山中。接着叙写了战斗的形势,昨天还在江阴阻击清兵,守护城池,如今只能在金山布置城防,这种大势已去的局面多么让人心痛!从“长平之战”的典故出发,情感愈发强烈。起义军的尸体遍布山冈,清军所到之处,奸淫掳掠,长江口岸被清军抓获的俘虏更是数不胜数,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愤恨以及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难道就这样看着清军奏响号角胜利北归吗?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将视角拉近,诗人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在城南处还会有不忘国难的志士投身战斗,从而再次激发起反清复明的同仁的斗志,让爱国之焰永不熄灭。这首诗由江南抗清斗争活动出发,述说了起义军的英勇无畏和清军的野蛮残暴,结构起承有序。整体上来讲,全诗场面辽阔,典故相间,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诗主性情,不贵奇巧”的诗学观,深刻地寄予了诗人战斗至死的爱国精神。
咏物诗如:
赋得秋柳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
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
先皇玉座灵和殿,洒泪西风日又斜。
这首诗同样显示出顾炎武超高的艺术和思想水平。象征手法的使用、怀念故国的愁思展露无遗,是顾炎武咏物诗的代表作。首联由眼前景所感,当初风景明媚,如今垂柳摇落,通过场景的迁移,暗指明王朝的子孙们天涯分散。颔联化用李商隐的诗句“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描写了柳树的枝条渐渐稀疏,叶子少得难以遮盖住乌鸦的老窝的场景,表面上对秋天柳树破败之象有所叹惋,实则表达了作者对投敌叛国的贰臣的鞭挞。颈联借用“桓温北伐”的故事,表达了对收复失地遥遥无期的无奈;同时又写到“陶潜弃官”的典故,进一步勉励大家要坚守自己的操行,不能负国。尾联借助“宋武帝植柳株于灵和殿”的历史深切地怀念了先主崇祯皇帝,抒发了切肤般的亡国之痛,又以泪洒余晖作结,意境悠远。整首诗歌借景抒情,以秋柳之态喻故国之思,刻画出一种细腻的凋败之感,加上夕阳的映照,愁思愈发悠长,令人不忍卒读。
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已。烈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这首诗的创作又翻陈出新,从秋山整体之景出发,突出了一种悲壮的色彩,但是结尾处经作者的巧妙调动,又吹奏起响彻寰宇的战斗号角。首联仍以秋山开篇,秋山与秋水相互交融,鲜红的秋花依然盛开不败,整个画面色彩异常沉重。狂风猛烈地吹拂着山冈,起义军尸骨的磷火飘到市街上,象征灾难的天狗、白虹出
秋山(其二)
① 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47—429页。
② 王蘧常辑注:《顾亭林诗集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90页。
③ 严文儒、戴扬本校点:《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798—799页。
[1]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王蘧常辑注.顾亭林诗集汇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严文儒,戴扬本校点.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孙雪霄.顾炎武诗歌考论[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1.
[5]蒋寅.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J].南开学报,2003(1).
[6]张思齐.顾炎武人生的诗意栖居[J].西华大学学报,2010(1).
[7]张兵.顾炎武诗歌思想价值简论[J].吉首大学学报,1990(6).
[8]张兵.顾炎武诗歌理论初探[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6).
[9]洪娟.论经世致用思想对顾炎武诗论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6(8).
[10]吴景山.顾炎武诗歌的创作理论与实践[J].兰州大学学报,1997(1).
[11]张兵.论顾炎武的咏史咏物诗[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4).
[12]张宇声.顾炎武《赋得秋柳》诗新解[J].鲁东大学学报,2007(1).
作 者:任鹏程,辽宁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诗歌与小说。
编 辑:李珂 E-mail:mzxsl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