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97-01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但尤为突出的是句法的别致。词人用“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夕阳、断肠人、天涯”12个纯名词意象叠加在一起组成一首词,全曲五句二十八字,除了“下,在”两个动词,全是名词性词组,几乎省去诸名词意象间相关联的所有词语,这在汉语表达中很少见,其他古诗词,比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黄庭坚)“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其一》南宋陆游)“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唐温庭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岳飞)“一星深戊火,残月半桥霜”(《早行》刘郇伯)“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马戴)“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绝句》)等诗词也仅仅是其中的一两句运用了这样的名词组合意象叠加,而本词几乎全用这样的汉字排列、句法安排。然而,这样的句法安排,不仅没有造成语意的中断,反而形成“语不接而意接”的艺术效果;并且不仅突出了意象,形成极强的画面感,还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诗歌达到言简义丰的艺术效果,更体现这首小令语言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的特点。
词中名词意象的叠加显然不是靠意象之间表面的逻辑联系,当然,更不是名词的胡乱堆砌,而是有内在联系的一致性意味的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从而用有限语言来表达无限意味,实现诗歌意义的深化。
名词意象叠加是一种颇具审美效应的召唤结构,它的审美认知机制是凸显意象,引起审美注意,借助词语缺席,召唤解读欲望,启动“完形感知心理”,运用审美经验,展开审美联想,在知觉的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的相互统一的作用下,实现审美认知。因此,讲授这首词,运用添加词语的方法进行诗词审美联想想象,每位读者还原词人给读者留下的广阔的想象空间,更能体会本词语言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的艺术特点。
例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在名词意象之间添加词语(动词或数量词),进行诗词鉴赏。预设添加的词语:“枯藤(依、挂、垂、悬、缠)老树(啼、憩、停、息、眠)昏鸦,小桥流水(一、数、无)人家。古道西风(鸣、哀、泣、骑、伴、依)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悲、痛、苦、独)在天涯。”通过对所添加的词语的解读赏析,体会这首词的艺术特点,把握这首词的丰富情感。
在国外,意象叠加(image hosition)作为现代诗论中的一个命题,是由20世纪初英美意象派最早提出的。美国意象派代表诗人庞德的诗歌创作受中国诗歌形式和理论的影响很深。如何在诗歌中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最丰富的感情、最深的感触表述出来,是庞德思考的问题。中国的诗论一再强调“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诗歌中又有那么多用有限语言来表达无限意味的实例,中国诗歌中的形象往往含有无穷的意味,并不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描述。他在研究中国诗歌时发现,一个意象与另一个意象并置叠合,会产生微妙的效果,于是他把这种方法引入到他的意象主义诗歌创作中。这首《在一個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脸庞的幻影;一枝潮湿、黑色树干上的许多花瓣。”就是把幽灵般显现的面孔和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花瓣这两个意象并置。我们可以把这首诗理解为歌咏城市繁忙喧闹的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可以理解为暗示成天在钢筋水泥建筑中奔波的人们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也可以理解为表现过往人群的动态美中所包含的花瓣一样的静态美,还可以理解为……总之,两个意象的叠加,产生了无穷的意味。
人们一时的感触往往尽在不言中,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是诗歌作为语言艺术,总还是要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可是如果言少了,没有找到真正具有张力的语言形式,势必难以使人领悟到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无穷意味;如果言多了,即使你已经找到了具有张力的语言形式,也会使这种形式的张力受到限制。名词意象的叠加正是具有张力的语言形式,借助最简洁的语言,把最丰富的感情、最深的感触表述出来。
参考文献:
[1]元曲作家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2]宋代文学家 黄庭坚《寄黄几复》
[3]南宋诗人 陆游《书愤·其一》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