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睿萍 张楚鑫
习近平外交演讲概念隐喻分析
——以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为例
□ 蒋睿萍 张楚鑫
在国际关系中,外交演讲是非常重要的国际交流与传播的语篇,它既是演讲者本身个人语言风格的展现,同时也是一国外交政策的对外实践,通过演讲语篇,呈现对外传播的态度,是政治话语实践的重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演讲中,较多地使用了隐喻,既满足作为受众的整个国家大众的接受习惯,又形成了较高质量的话语实践形式。
演讲;概念隐喻;外交演讲;政治话语实践;传播
在国际传播中,国家领导人外交演讲既代表了国家作为传播主体的官方性,同时也代表了个人性、政治性,外交演讲一般以口语形式呈现,以书面语形式进行传播。在国际关系中,外交演讲是非常重要的国际交流与传播的语篇,它既是演讲者本身个人语言风格的展现,同时也是一国外交政策的对外实践,通过演讲语篇,呈现对外传播的态度,是政治话语实践的重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演讲中,较多地使用了隐喻,既满足作为受众的整个国家大众的接受习惯,又形成了较高质量的话语实践形式。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基本都是隐喻性的。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也就是说,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更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概念的隐喻。
按照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观点,概念隐喻理论就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基本映射。概念建构我们的感知、活动与人际沟通等管道,概念系统则充当一个确认我们日常现实的中心角色。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手段,更是用一种事物去表达另一种事物的思维方式,是本体和喻体之间映射关系的表达。
概念隐喻在国家领导人政治讲话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外交政治演讲”“概念隐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等学术资源系统中进行搜索,研究概念隐喻在外交政治演讲的成果很多,徐晓婷、张红(2015)以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韩国和蒙古国演讲为例,研究概念隐喻的展现方式;蒋艳春、唐红芳(2016)以奥巴马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为例,研究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表现等。
随着中国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领导人的话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研究话语文本的成果较少。本文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为研究文本,通过对演讲文本中概念隐喻的类型和特征认定,来分析在外交演讲中,概念隐喻所发挥的认知及传播功能。
(一)概念隐喻的特征描述
从所选取的文本中,将概念隐喻的使用归纳为以下11类:
1.“战争”概念隐喻
(1)中方愿同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各方一道把握历史机遇,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
(2)今天上午,我同卡里莫夫总统决定,把中乌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水流”概念隐喻
(1)中国愿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顺应时代潮流,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2)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伟大的国家,中乌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3)2000多年来,丝绸之路记载了中乌两国人民和睦相处的点点滴滴,成为中乌世代友好的历史见证。
(4)悠久的交往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发展两国关系和深化互利合作的不竭动力源泉。
(5)中乌加强全面合作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
3.“人体”概念隐喻
(1)乌兹别克斯坦所在的这片土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众多影响世界的大师巨匠。
(2)25年来,在卡里莫夫总统领导下,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积极探索,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3)拥有古老文明的乌兹别克斯坦焕发出勃勃生机。
(4)3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
(5)在自愿、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携手构建务实进取、包容互鉴、开放创新、共谋发展的“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共同致力于重振全球经济。
4.“道路”概念隐喻
(1)布哈里的《圣训实录》享誉千古。花拉子米的《代数学》堪称人类智慧的一座丰碑。
(2)纳沃伊的瑰丽诗篇开启了乌兹别克民族文化的崭新时代。
(3)中国愿同伙伴国家一道,大力推进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
(4)悠久的交往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共同的奋斗目标
(5)2012年中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发展进入快车道,政治互信、互利合作、战略协调全面推进。
(6)这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7)中方愿同乌方及其他成员国一道努力,以塔什干峰会为新起点,全面提高合作水平,使上海合作组织更好造福地区和各国人民。
5.“植物”概念隐喻
“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初步完成规划和布局,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
6.“财富”概念隐喻
(1)这些历史名人的珍贵遗产,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2)丝绸之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
7.“建筑”概念隐喻
中国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规划对接为基础,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纽带,以互联互通、产能合作、人文交流为支柱,以金融互利合作为重要保障,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合作,努力开创“一带一路”新型合作模式。
8.“果实”概念隐喻
(1)我衷心祝愿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建设事业取得更大成果!
(2)3年来,沿线各国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深化合作,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3)建交以来,中乌双方坚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弘扬传统友谊,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9.“书籍”概念隐喻
我们要进一步开拓思路,深挖合作潜力,创新合作模式,丰富合作内涵,携手构建多层级、宽领域、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新格局,推动中乌友好合作写下新的历史篇章。
(二)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在以上习总书记的外交演讲中,概念隐喻的使用十分广泛,其中“水流”“道路”“人体”“战争”的概念隐喻尤其普遍。
1.“水流”的概念隐喻
在“水流”的概念体系(图1)中,水流的源头、急缓、形式、趋势等概念经常被引用在国家领导人的政治讲话中,通过水流的某种特定特征,去表达另一种特定的政治议题。
图1
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经常用到“潮流”“点滴”“源头”等隐喻概念。用“潮流”来隐喻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趋势,用“源远流长”来隐喻中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有很久的历史,用“点点滴滴”的水流关系来映射中乌两国人民的关系。
2.“道路”的概念隐喻
在习总书记的演讲中,用“里程碑”“快车道”“丰碑”等“道路”途中会出现的隐喻概念来映射两国之间发展的关系。在“道路”途中,会有“起点”和“终点”,会有“障碍物”,也会有“里程碑”和“丰碑”,更会有“快车道”和“慢车道”等。用“快车道”这个概念来映射中乌两国之间关系的快速发展,用“新起点”来映射中乌两国关系发展中,塔什干峰会带来的新契机。
3.“人体”的概念隐喻
由于人的认知过程是用一个熟悉领域对另一概念的理解,那么人的经历与生理构造自然会被用于认识和理解世界。
在概念隐喻中,常见的“人体”概念特征一般涉及人体的面貌、服装等,如图2:
图2
在日常生活中,衣着于人体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衣服可以为人带来舒适等感受;在“身”的概念范围内,经常以“瘦身”“出身”等语词出现;“肢体”概念范围内,目、口、手、头、腿、足等部位最为多见;“知觉”概念范围内,“疼痛”“愉悦”等情感最为多见;而“生育”概念,一般以“孕育生命”“流产”等语词形容最多。
在习总书记的演讲中,用人体相关的特征、面貌等来映射相关概念领域,经常用“孕育”“面貌”“成长”“焕发”“携手”等概念。内含的意义就是“乌兹别克斯坦是人”,会像人一样“孕育”出新的生命,会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中“成长”,会焕发出新的“面貌”等。用人体概念来当作源域,会更易于让受众接受,更易于调动受众自身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达到演讲的最佳效果。
4.“战争”的概念隐喻
在国家领导人的演讲话语中,经常会用到以“战争”为核心的,辐射范围广泛的隐喻系统,如战争需要“战略”,需要作战形式,有作战结果等。“战略”一词指的是用来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在习总书记的演讲中,把中乌关系隐喻为战争中有相同目标的伙伴关系。
概念隐喻的使用,是国家领导人自身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展现,更是中国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在本文的话语体系中,与“人体”相关的“面貌”“成长”“孕育”等概念的使用,将领导人讲话中的一些抽象概念通俗化、具体化。范东生曾论述到,“人类传播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交换信息的过程”,传播信息的过程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凭借媒介进行意义交流的过程。话语者通过语言,表达既定的思维意识与观念。将两国的政治与外交关系具体化为“道路”或者与道路相关的概念,通俗易懂,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对于演讲者而言,精湛的演讲技艺固然重要,但是在通俗的话语实践中也要融入自己对演讲内容的独特见解。一般来讲,政治或外交关系对于普通社会公众而言,属于比较抽象、比较生涩的概念,但是“道路”却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和使用的熟悉物。“道路”有“起点”,也有“终点”;有“目标”,也有“障碍”;道路中有“标志物”,也有“里程碑”。在两国关系中,两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外交等关系往来,具体化为道路,给受众参与其中、感同身受的亲切感。
概念隐喻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应用,一方面能表达政治立场和观点;另一方面,形象生动、具体贴切,能够激发社会公众的情感,增强社会共同体的共同认知;同时,更能够表达政治观点,彰显政治诉求。
1.[美]莱考夫,[英]约翰逊著.周世箴译.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6.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