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永安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200)
・诊断技术・
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评估
佟永安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200)
目的分析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所有患儿均接受胸部CT检查,对影像学手段检查的特征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组织不均匀密度阴影,最为常见的变化为支气管壁增厚、充气征以及磨玻璃征等。根据患儿的年龄进行分组,以三岁为界分为幼儿组和学龄前组,发现不同年龄的支原体肺炎患儿CT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通过CT检查有多种类型的征象表现,诊断过程中要结合患儿年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等多种指标判断,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CT;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价值
肺炎支原体肺炎也称之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在儿童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发病后症状严重、体征较轻,可能出现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变化不同步的现象,诊断和鉴别具有一定的难度[1]。加上免疫在发病中起到的作用,导致肺炎发生之后还可能出现肺外脏器受累,对患儿的生命安危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采取合理的方式快速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非常关键。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中多应用X线和CT进行检查,其中后者能够为诊断提供更为详实的资料。本文就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将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闷等。其中男患儿35例、女患儿29例;年龄最小的为1岁、最大的为6岁,平均为(3.65±0.26)岁。所有患儿均通过实验室肺炎支原体混合抗体检验结果诊断为阳性,满足《实用儿科学》中关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支气管炎、感冒以及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根据患儿的年龄进行分组,三岁以下的有36例,为幼儿组;3岁以上的有28例,纳入学龄前组范畴。
1.2 方法
入院阶段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接受肺部薄层CT检查,选择医院现有的GE64排螺旋CT进行扫查,设定电压为120 kV、电流80~160 mA之间,层距5 mm、螺距1.20、扫描时间为1 s。对病灶进行旋转面和冠状面重建。平扫之后继续接受增强扫描,使用碘海醇作为造影剂,以1.5~3.0 mL/s的速度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注射,得到并到边缘和内部ct值,并求得平均值。无法配合进行扫描的患儿在检查前给予浓度为3%的水合氯醛口服,在患儿家长的陪同下进行。
对得到的肺部影像学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从患儿肺窗、纵膈窗出发到病灶的位置、病灶的形态、大小、密度变化、内部结构是,边缘征象,是否出现胸腔积液以及肺门和纵膈的表现等。记录发生病变的肺叶、左右侧病变和主要征象等。
1.3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1 64例患儿的病变情况
64例患儿中,单侧肺叶病变的有34例、双侧肺叶病变的有30例;左上肺叶病变21例、左下肺叶26例、右上肺叶23例、右下肺叶24例;主要CT表现为大面积的斑片状阴影、点状阴影,患者的肺部纹理明显增多、呈现条索状应用,有磨玻璃样的阴影;64例患儿中出现支气管壁增厚的有53例、出现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儿10例、合并有胸腔积液的患儿12例。
2.2 不同年龄患儿的CT表现差异
分析64例患儿的CT表现发现,学龄前组患儿的树芽征、肺实变和胸腔积液现象较幼儿组更为明显,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年龄患儿的CT表现差异 [n(%)]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能够独立生存并造成人类感染。属于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下都能够正常生长,属于临床中常见的非典型病原体[2]。是造成儿童肺炎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尤其在冬春季节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之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乏力、头痛、咳嗽以及全身不适等,小儿由于体温中枢的调节机制较差,体温往往上升到39℃左右,发热时间最长可达两周以上。婴幼儿感染肺炎支原体之后可能会出现编创已经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发生肺外表现,对儿童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肌肉和骨骼均可能造成危害[3]。
选择安全可靠的影像学手段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检查,快速判断病情并接受个性化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X线片在疾病诊断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检查结果早期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因此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对于怀疑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片结果没有明显异常的患儿则需要接受其他方式检查。CT也是常用的手段,对于明确肺部病变范围、程度、感染情况以及是否出现肺外病变等具有较好的作用[4]。其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是通过肺部病理变化,疾病发生之后最早从气道开始改变,出现支气管壁水肿和炎性浸润现象,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向周围的支气管和血管发展,从而形成气管-支气管炎以及毛细支气管炎;随后继续造成肺小叶和肺泡间质浸润,此时不加以控制会进一步累及肺泡,出现间质性肺炎甚至肺大叶性肺炎。这一炎性过程的发展在肺部CT检查中表现为树芽征以及磨玻璃样改变等[5],本组64例患儿有18例出现树芽征,且年龄稍大的患儿表现更为明显;炎性浸润和水肿会引发支气管壁增厚以及管腔狭窄,在CT上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或支气管充气征,本主支气管壁增厚的患儿达到53例,占患儿总人数的82.81%,属于较为明确的支原体肺炎的征象。
综上所述,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明确病变的部位、并与其他类型的肺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但是不同年龄的患儿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求检验人员必须熟练的掌握不同患儿的特征性表现,并将CT结果与临床表现、其他诊断结果结合起来分析判断,从而提高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率,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1] 苏锋,杨惠泉,陈红,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特点及肺外表现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04(3):261-263.
[2] 陈丽,蔡栩栩,尚云晓,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点[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3,40(6):635-638,封3.
[3] 任会丽,刘文,方伟军,等.小儿肺结核与其他感染性肺部疾病淋巴结肿大的CT扫描特征比较[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5,4(2):93-96.
[4] 李素荣,牟京辉,常丽,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坏死性肺炎30例胸部CT表现及转归[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3):211-215.
[5] 吴朔春,袁新宇,徐昕,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与肺炎支原体合并链球菌感染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其鉴别[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3):401-404.
本文编辑:李新刚
R445
B
ISSN.2095-8242.2017.003.5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