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红,崔慧勤,王友生,陈 奕,吕洁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广东同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佛山 528300)
多动脉入路在冠脉介入诊疗术中疗效与并发症对比研究
杨海红,崔慧勤,王友生,陈 奕,吕洁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广东同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佛山 528300)
目的比较多动脉入路在冠脉介入诊疗术中疗效与并发症。方法按照入路方式不同将200例行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左桡动脉入路)100例和对照组(右桡动脉入路)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CAG成功率和PCI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G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CI时间、X线曝光时间以及造影剂使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卧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脉介入诊疗术中左、右桡动脉入路效果相似,但经左桡动脉入路PCI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更短,造影剂用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作为优选入路方式。
冠脉介入诊疗术;左桡动脉入路;右桡动脉入路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诊治冠脉病变的重要手段,具有微创、操作方便等优点。目前临床上CAG与PCI的入路方式主要包括股动脉和桡动脉两种,其中经桡动脉入路以其并发症少、术后卧床时间短等优点逐渐被认可为CAG与PCI的优选入路方案[1]。但经左、右桡动脉两种入路方式应如何选择,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中即对经左、右桡动脉两种入路方式在冠脉介入诊疗术中的效果进行比较,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4月~2016年10月广东同江医院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200例行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为35~72岁,平均年龄为(52.80±8.84)岁,体重指数(25.08±3.22)kg/m2;对照组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为35~72岁,平均年龄为(52.75±8.93)岁,体重指数(25.10±3.19)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构成、体重指数等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左(右)桡动脉介入路径:患者仰卧位,左(右)手臂平伸外展,手背腕部放置纱布卷使手腕处于过伸位便于穿刺。选择腕横纹上部2.0 cm左右部位作为穿刺点,局部使用1%利多卡因进行麻醉,使用20号穿刺针按照Seldinger法穿刺,成功后将3000 U肝素和200 ug硝酸甘油经鞘管注入。冠脉介入术中术者位于患者右侧进行操作,常规进行冠脉造影。需PCI干预患者按病人体重补足肝素(75~100 U/kg),根据造影结果选择相应指引导管,260普通导丝交换,术后立即拔除桡动脉鞘,拔鞘后局部应用TR-band压迫止血(通常注入气体14 mL),注意观察手掌血运及局部有无肿胀,单纯造影患者术后1 h开始放气,PCI术后患者3 h开始放气,每小时放气2 mL,至全部放完解除压迫。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使用百分率表示计数数据,用t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穿刺和手术成功率
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CAG成功率和PCI成功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CAG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CI时间、X线曝光时间以及造影剂使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卧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分组 n CAG时间(min) PCI时间(min) X线曝光时间(min)造影剂使用量(ml) 术后卧床时间(h) 总住院时间(d)观察组 100 16.69±3.41*44.85±6.97*9.98±2.06*132.62±16.46*7.06±1.08 6.20±1.09对照组 100 14.32±3.08 50.56±7.44 12.48±3.17 150.29±17.17 7.11±1.14 6.26±1.10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目前,经桡动脉途径实施CAG与PCI是临床的经典入路方式,大量国内外研究报道均证实经桡动脉入路较经股动脉入路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与死亡的发生风险[2]。此外,经桡动脉途径还能较经股动脉途径减少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并能避免患肢平卧制动,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因此,桡动脉已日益成为冠脉介入诊疗的首选入路途径。
由于受到操作习惯的影响,多数临床医师一般选择站在患者右侧进行手术操作,以便实时观察和防护[3]。在我国选择右桡动脉入路的比例较大,已成为目前经桡动脉途径实施冠脉介入诊疗的主流入路。但临床实践表明,由于解剖结构不同,右桡动脉介入路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管径小,容易出现血管痉挛,近端血管迂曲变异,导管到位困难或支撑力不足影响PCI操作等,且右手常为主力手,一旦出现局部血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4]。理论上经左桡动脉入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左桡动脉路径近端血管迂曲变异较右侧桡动脉路径明显减少,且从形态学上左侧桡动脉介入路径更接近于股动脉介入路径,似乎导管能提供更好的支撑,左手为非主力手,经左桡动脉路径介入诊疗能最大限度保证主力手的正常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CI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明显下降,与上述研究相符。另外,观察组CAG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与临床医师在患者左侧操作不便,耗费了更多了时间。
总之,冠脉介入诊疗术中左、右桡动脉入路效果相似,但经左桡动脉入路PCI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更短,造影剂用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作为优选入路方式。
[1] 周玉杰,杨士伟.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2):82-98.
[2] Alidoosti M, Sharifnia V, Kassaian SE, et al. One-Year Outcome of Everolimus-Eluting Stents Versus Biolimus-Eluting Stent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J Tehran Heart Cent, 2016, 11(2): 62-67.
[3] Tong J, Xiang WW, Ang AS, et al. Clinical outcomes of elderly South-East Asian patients in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 Geriatr Cardiol, 2016, 13(10): 830-835.
[4] 夏福纯,颜昌福,贺剑,等.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经左右桡动脉入径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58例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3-5.
本文编辑:李新刚
R816.2
B
ISSN.2095-8242.2017.003.456.02
佛山市卫生局立项(编号: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