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导向型创业研究框架整合研究

2017-04-26 08:47江观伙唐晓婷倪良新
华东经济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创业者框架

江观伙,唐晓婷,倪良新

(安徽行政学院,安徽合肥230059)

资源导向型创业研究框架整合研究

江观伙,唐晓婷,倪良新

(安徽行政学院,安徽合肥230059)

中国经济体量大、创业主体数量和类型多、创业情境独特以及创业经济和创业理论蓬勃发展等,对构建新的创业研究框架提出了现实需要,创业理论以及创业研究框架研究自身发展则为框架构建提供基础和可能。文章在梳理和比较分析国内外创业研究框架文献基础上,响应资源约束严重背景下的中国创业实践的需要,以资源整合为主线构建创业研究框架,对于其中涉及的要素及其逻辑关系加以重新解释,并阐明中国情境下框架各个部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议题。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导向型创业聚焦于资源整合,创业网络、创业绩效等都与资源整合具有密切关系,创业研究框架的构建包括三个层次的要素。

资源导向;创业研究;框架;中国情境

一、引言

近年来,创业研究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吸引着大量中国学者的关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创业实践可以为创业研究提供大容量、异质性的情境化样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代表创业经济的中小企业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简政放权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截至2016年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8 705.4万户,其中,企业2 596.1万户,个体工商户5 93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9.4万户。国家经济体量的增加和中小企业主体数量的增长为创业研究提供了丰富、个性化的样本空间。其二,创业过程存在许多差异性现象和独特性影响因素。资源约束、转型经济、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中国儒家文化以及强调面子、关系等都对创业行为产生影响。资源约束背景下,创业企业如何整合资源?政府职能不健全、法规体系不完善以及金融体系效率不高等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创业网络的资源动员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创业领域的情境化研究。其三,创业实践蓬勃发展亟待本土化创业理论指导。经济新常态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创业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的新范式和新动力。《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显示,中国的早期创业活跃度(TEA)指数由第11名(2002年)提升为第2名(2012年),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形成了“全民创业”的火热状态。但另一方面,中国创业失败率相对比较高。美国有一项研究显示,中国75%的人是有创业意愿的,然而自主创业存活率尚不足4%;根据《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2012》等调查,中国的新创企业其平均寿命仅为有2.5年。从历史比较的角度看,中国创业环境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在参加全球创业观察的69国家和地区中仍处于中游水平。其四,中国创业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创业研究经过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概念不统一的概念孤岛和研究碎片化现象。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运用各自领域的思想、变量来解释创业现象,使得创业领域的学科整合性(Shane&Venkatarman,2000)[1]与边界可渗透性(Busenitz等,2003)[2]较强,形成多理论交叉的现状。在“探索—评价、总结—再探索”的进程中,创业理论的发展得以借助后续研究的推动,进一步置疑、补充和修正现有理论基本框架和有关创业领域重大问题的解答。这种背景下,亟待遵循创业研究自身发展规律进行整合分析。

创业研究需要解决很多议题,例如创业研究领域中情境特征的总结和提炼,每个情境特征的隐含逻辑及其对创业的现实影响,特定情境下创业理论、概念的定义及重新解释,现象的描述和问题的解答等,这些都需要一个渐进性的研究过程。我们认为,在资源视角下整合和重构创业研究框架是创业研究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包含核心概念及其逻辑关系的研究框架在任何研究领域中都处于根基地位,只有在一个科学合理的创业研究框架基础上,才能孕育更多理论成果并对创业实践产生现实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国内外现有创业研究成果,尤其是众多创业研究框架的研究积累,也为资源视角下创业研究框架的重构和整合提供了基础。

创业研究框架的构建需要遵循应用学科研究的规律,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二是学术研究的切题性[3]。我们研究发现,构建资源导向性创业研究框架为切入点,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基本要求。从科学研究的严谨性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依据。其一,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附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等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为资源导向型创业研究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创业需要围绕资源的识别、获取、配置和利用等环节展开。其二,现有创业研究的持续关注。蔡莉等(2011)通过文献梳理指出,创业资源子啊研究中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即现有研究中存在一条“资源线”将各个主题进行串联[4]。其三,资源在已有创业研究框架中居于重要位置。通过研究已有国内外创业研究框架,尽管视角迥异,包含的要素差别很大,但资源在几乎所有创业研究框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我们研究的13个创业研究框架中,6个框架将资源作为要素之一,8个框架对要素与资源整合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说明。从学术研究的切题性来看,我国创业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力资源获取难度增加、贷款融资难等资源约束问题,创业研究迫切需要解决资源约束下如何指导创业实践的问题。可见,无论是学理支撑层面,还是问题导向层面,创业研究都需要构建基于资源视角的研究框架。

基于此,本文以资源基础论为理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关键线索,在研究梳理和比较分析国内外有关创业研究框架文献基础上,构建资源导向型创业研究框架,对于框架要素及其逻辑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炼中国情境下需要持续深入研究的议题。

二、创业研究框架文献回顾与比较分析

(一)创业研究框架文献回顾

创业研究产生以来,各学科领域学者加入到研究行列,相继提出一些理论、观点和概念,一些学者对此加以总结,提出了一些创业研究框架,其中一些很有影响力,例如Gartner(1985)、Timmons(1999)[5-6]等提出的创业研究框架。目前,有关创业研究框架的文献主要包括创业研究框架构建、框架中要素关系分析、创业研究框架实证分析与检验等。创业研究框架主要是借助要素确定及其逻辑关系分析对复杂的创业现象进行概括和抽象,一般包括多个要素。本文对于涉及单个要素但能够较好地反映创业现象,并能为创业研究提供指导的理论模型,例如Shane和Venkataraman(2000)[1]的机会模型和Saras⁃vathy(2001)[7]的决策模型等也纳入创业研究框架的范畴。创业研究框架都具有复杂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一般很难精确分类。我们根据框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将现有的创业研究框架分为四类,分别是主体导向型、行为导向型、环境导向型和结果导向型。主体导向型框架更加重视创业者、创业团队或创业企业等主体的作用和价值,包括Gartner(1985)、Wichham(1998)和Christian&Julien(2000)[5,8-9]提出的创业模型等。行为导向型框架更加重视机会识别、创业决策、创业学习等行为要素对创业的影响,Shane和Venkataraman(2000)、Timmons(1999)以及Sarasvathy(2001)[1,6-7]等提出的框架或模型属于此类。环境导向型注重创业网络和总体环境等外界影响因素在框架中的作用和价值,如Sahlman(1999)、Haiyang Li(2001)、刘常勇(2002)和郑炳章等(2009)[10-13]提出的框架等。结果导向型框架在在框架构建中纳入创业目标、创业结果等要素,如Ma& Tan(2006)、Jain(2001)和王建中(2011)[14-16]等提出的框架可以归于此类。

1.主体导向型

主体导向型框架强调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企业等主体在创业中的核心作用。Gartner(1985)首次提出包括个体、组织、环境和过程的创业理论框架。该框架在定义中强调创建新企业的关键要素是有经验的创业者。该框架克服了以往研究将创业视为单一维度现象的弱点,并强调不同维度的相互作用,利于更为深刻地理解创业活动复杂性。Wichham(1998)[8]提出的基于学习过程的创业模型将创业者作为调节其他要素关系的中枢,该模型强调创业活动需要互相关联的创业者、机会、组织和资源四种要素,该模型同时强调创业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创业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Christian&Julien(2000)[9]提出的创业模型同样强调创业者的作用,应聚焦于创业者与新事业之间的互动,该模型主要包括创业者和新事业两个核心要素,另外强调时间、环境和流程对创业活动的影响。

2.行为导向型

从1980年代起,创业研究开始关注创业过程规律和创业行为特征,开始用行为理论解释创业,创业行为研究主要关注机会识别和开发、创业决策和创业学习等。在Timmons(1999)[6]强调商业机会的创业模型中,创业过程是由创业机会、资源和创业团队三个驱动因素相互匹配与平衡的过程。其中,商业机会是整个过程的核心要素,发现和开发机会是创业的核心;资源是不可缺少的支撑要素,为了能够合理利用资源,需要设计精巧、用资谨慎的创业战略;Tim⁃mons(1999)[6]模型非常强调三要素之间的动态性、连续性和互动性。机会问题作为核心,是创业的驱动力量;资源作为一种必要支持,是机会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保证;创业团队作为创业主体,在机会与资源之间起到匹配和调节的作用。Shane和Venkataraman(2000)[1]提出以创业机会的发现、评价和开发为主线的创业研究概念框架,试图为创业研究构建统一理论平台。该框架的特色鲜明:以创业机会作为核心要素,关注其来源、发现和开发;更重视个体围绕机会展开的一系列关键活动中的影响;拓展了创业研究的边界。上述框架对于创业行为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没有涉及到行为背后的创业决策逻辑。Sarasvathy(2001)[7]提出效果推理(effectuation)理论,极好地诠释了在高度不确定的情境下创业者如何进行创业决策,拓宽了创业决策认知局限的范畴,揭示了创业者如何通过效果逻辑来克服有限理性[5]。该理论被认为是近几年创业研究领域获得的最重要的理论进展[17]。基于效果逻辑的创业决策理论认为,创业者怀着初始愿望,从既有资源和手段入手,以可承受损失为限,投入资源,实施创业。

3.环境导向型

环境导向型框架强调环境和创业网络等外部影响因素对于创业的影响。Sahlman(1999)[10]认为,人、机会、外部环境和交易行为是创业模型的四个关键要素,其中环境是最重要的,影响其他三个要素。Haiyang Li(2001)[11]提出环境是作用于创业战略的主要因素,影响新创企业战略选择有两种机制,分别是环境决定和环境管理。刘常勇(2002)[12]通过对创业环境、创业网络、创业者以及创业执行等要素的研究构建了全面且具有动态性的创业模型,该模型将环境进行细分。郑炳章等(2009)[13]构建的创业研究框架包括创业者、创业环境和创业周期三要素,提出创业的起点和重点都是创业环境。宝贡敏等(2005)[18]构建了网络关系下视角下的创业研究模型,认为创业者在创业不同阶段要通过关系网络获取情感、信息、资金等支持。

4.结果导向型

创业框架中注重各要素对于创业绩效或创业目标影响的列为结果导向型框架。Ma&Tan(2006)[14]构建了包括创业主张、创业先行者、创业实践和创业绩效四个维度的创业研究框架,被认为是目前创业研究中最全面的研究。Jain(2001)[15]认为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因素包括管理战略、行业结构和风险投资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创业绩效的模型。来新安(2009)[19]构建了囊括创业者特征、创业环境、创业过程和绩效的概念框架,认为在不同情境下,创业者的特征对于创业绩效有不同的影响。王建中(2011)[16]指出,新创企业要结合自身能力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创业机会,提升创业绩效,构建出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以及绩效三者关系模型。

(二)创业研究框架比较分析

1.四类创业研究框架的相同点

归纳起来,四类创业研究框架主要有七个方面的相同点:第一,从研究目的来看,四类框架都是对复杂创业现象的提炼和概括;第二,从研究创业研究框架基本要素来看,四类框架都包括要素界定及其逻辑关系的说明;第三,从涉及的要素来看,四类框架都具有多维性特点;第四,从要素关系来看,四类框架都强调要素之间的互动性;第五,从要素自身发展来看,四类框架都强调要素的动态性;第六,从研究主题来看,四类框架都强调创业的过程性,如Tim⁃mons(1999)[6]认为创业过程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Ma&Tan(2006)[14]创业框架全面反映了创业过程的复杂性;第七,从框架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四类框架之间具有一定的交叉性。

2.四类创业研究框架的不同点

浅层次来看,主要有个方面的不同点。一是侧重点不同,四类框架分别侧重于主体、行为、环境和结果等;二是涉及的要素种类和数量不同,最少的只涉及一个核心要素,最多的涉及9个要素;三是关键要素不同,有的以创业者为核心要素,有的则以机会为核心要素。四是要素的定义和内涵不同,每个框架对创业、创业过程的解释有很大差异。深层次来看,四类创业研究框架还涉及研究背景的差异和基础理论的差异等方面。

四类框架分类及其涉及的要素见表1所列,其中①代表资源,包括创业资源、初始资源等;②代表创业者,同时包括创业企业、创业团队、创业组织以及经理、雇员、律师、供应商等相关利益者;③代表机会,包括商机等;④创业网络,包括网络、社会网络等;⑤环境,包括总体环境等;⑥创业绩效,包括生存绩效等;⑦代表机会开发;⑧创业决策;⑨创业学习;⑩组织管理,包括战略管理等;⑾代表每个框架中的核心要素。如果要素同时包含在不同类别中,采用相近原则进行分类。

表1 四类创业研究框架中的要素与核心要素

3.四类创业研究框架与资源整合的关系

四类创业研究框架中基本上都强调了资源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框架要素与资源之间的关系(见表2所列)。例如Wichham(1998)[8]认为,创业者识别机会、管理资源并带领团队实施创业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不断学习,创业者根据机会来动员所需的资源。Timmons(1999)[6]指出,资源这一支撑要素在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为合理利用和加以控制,往往需要创业者制定出精巧设计和谨慎用资的创业战略。

表2 四类创业研究框架与资源整合关系

三、资源导向型创业研究框架的构建

上述创业研究框架在创业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推动创业学科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创业实践的发展和创业研究的深入,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构建创业研究框架。我们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其一,符合基本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对创业研究框架中的要素概念运用情境化语言加以界定和重述,并对要素之间内在逻辑关系、内在机制及关键研究问题等加以说明。其二,具有理论基础。框架的构建和框架中要素概念的界定及其逻辑关系确定等需要理论支持和学理支撑。其三,具备关键线索。创业研究框架不仅需要构建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重要的是整个框架也需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

如Shane&Venkataraman(2000)[1]确定的机会模型,以机会为关键线索,将创业过程分为机会发现、机会识别、机会开发等,便于理解也便于运用。其三,方便理解运用。概念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其四,能够兼容拓展。能够将创业领域涉及的新主题、新理论加以融入。其五,注重中国情境。创业研究框架要能够引导学术研究关注中国创业情境,为中国创业实践提供决策指导和参考。按照上述原则,本文尝试以资源整合为关键线索,基于中国情境构建资源导向型创业研究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中国情境的资源导向型创业研究框架

(一)框架要素

如图1所示,框架主要包括创业者或创业企业、资源整合过程、创业网络、创业绩效和环境等一级要素(图1中用灰色方框表示),另外还包括资源识别、获取、配置及利用,创业决策、创业目标、创业学习等二级要素(图1中用白色方框表示)。各要素与资源和资源整合具有密切联系,具体内涵见表3所列。

表3 资源导向型创业研究框架要素内涵

(二)要素之间逻辑关系和作用机制

确定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是框架构建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认为资源整合过程是框架的核心要素,其他概念要素内涵界定以及相互之间关系都与资源整合有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各要素与资源整合具有如表4所列的关系。

表4 资源导向型创业研究框架要素之间逻辑关系

续表4

除了各个要素与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各要素之间也存在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机制。例如创业机会同时受到创业者或创业企业、环境以及资源整合过程的影响,创业者或创业企业与环境互动,发现或者创造机会。创业网络与创业企业是交互发展。创业绩效会同时受到创业者或创业企业、创业网络、资源整合等因素的影响。

(三)中国情境下需要关注的问题

1.创业和创业过程

中国情境下创业和创业过程具有一些特殊现象和特殊机理,创业研究框架构建的目的是为了反映这些现象和机理,因此需要对此加以梳理。该主题下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经济结构转型与创业结构之间关系;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类型等。

2.创业者或创业企业

中国的创业者或创业企业具备一些独特的主体特征,例如个体户、私营企业、海归创业、下岗职工、停薪留职人员、大学生创业、农民工创业、农民创业、回乡创业;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等。

3.创业网络

创业网络中的主体不足问题,例如如何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在创业网络中的作用问题;开发区、产业集群镇等的网络地位及其绩效问题;政府关系对于新创企业获取和利用资源的影响;网络资本主义的影响;文化因素例如认知方式、交流方式对于创业网络的影响等。

4.环境的影响

创业环境是在创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要素组合[21]。对创业企业资源获取的影响;中国区域制度环境差异化是中国情境的重要特征;经济转型带来特有的制度环境和儒学、中庸等传统文化作用下,导致中国情境下的创业决策具有其特殊性。恪守中庸,注重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利用,可能导致中国创业者决策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22]。今后,我国学者在充分吸收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情境下创业者决策问题,并运用科学的研究范式进行规律总结。

(四)框架的特点

1.以资源整合为主线

创业现象具有动态复杂多变特征,创业过程中涉及多个一级变量和二级变量,这些变量之间同样存在复杂多变的关联和作用机理,作为对创业现象结构化反映的创业研究框架,要对这些变量关系进行抽象提炼,寻找一个能够将各变量联系起来的主线,这样的框架便于理解,也便于对创业实践进行指导。本文以资源整合为主线,对框架中涉及的各个变量以资源的视角加以解释,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也以资源整合加以分析。

2.原有创业研究框架的继承、综合和发展

创业理论的发展依赖于原有理论和成果的整合,这样既能保证研究的延续性,也能体现研究的发展性和情境性。本文所提框架是原有框架的整合,例如,结合Sarasvathy(2001)[7]提出的效果推理模型,列出了创业决策和创业目标等二级要素。

3.提炼中国情境下创业主题和研究方向

本文创业研究框架的构建,最终目的是为中国创业研究发展和指导中国创业实践服务的。作为中国创业研究情境化的一个有益尝试,在此框架下进一步提炼反映中国情境的主题和研究方向。除了在框架主线选择方面考虑中国资源约束选择资源整合之外,对于每个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关系也结合中国情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在每个部分列出一些中国情境下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为丰富框架研究和下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四、结论与展望

创业研究框架是对创业研究涉及的关键主题和核心概念及其相互逻辑关系的一种结构化阐述,在创业研究学科理论体系中处于根基地位,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为中国创业研究提供线索、确定边界、明确方向,同时可以为中国创业实践提供指导。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创业是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所有创业现象和创业问题都围绕资源整合展开。在资源约束严重的中国情境下,尤其需要资源导向型创业研究框架,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将注意力聚焦于资源整合。其二,创业过程中所有创业现象、创业行为都与资源整合具有密切关系,例如创业网络是创业资源的载体、通道和转化媒介,创业资源响应过程构成创业网络形成、发展和动态演化的过程;创业绩效和创业失败则是创业资源整合效果的反映,前者是创业资源整合效果达到预期结果,后者则是创业资源整合效果偏离预期目标。其三,创业现象是在一定环境下产生并发展的,受到宏观的环境、中观的行业和网络以及微观的个体等因素同时影响。因此创业研究框架的构建应该分别包括三个层次的要素。尽管结构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结构,但后者的作用毕竟是缓慢的、小范围的和渐进性的,前者的作用才是基本的、全面的,对于大力发展创业经济的中国来说,更需要关注环境、网络等因素对于创业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将结合理论跟踪、案例分析、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该框架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涉及的各项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1]Shane S,Venkatara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217-226.

[2]Busenitz L W,West G P,Nelson D,et al.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ence: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3):285-308.

[3]张玉利,曲阳,云乐鑫.基于中国情境的管理学研究与创业研究主题总结[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36(1):65-72.

[4]蔡莉,单标安,朱秀梅,等.创业研究回顾与资源视角下的研究框架构建——基于扎根思想的编码与提炼[J].管理世界,2011(12):160-169.

[5]Gartner W B.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10(4):696-706.

[6]Timmons J A.New venture creation[M].5th Ed.Singapore:McGraw-Hill,1999.

[7]Sarasvathy S.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Toward a theoretical shift from economic inevitability to entrepreneurial contingen⁃ c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2):243-263.

[8]Philip A Wickham.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M].NY:Pit⁃man Publishing,1998:30-32.

[9]Christian B,Julien P A.Defining the field of research in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Review,2000,16(2):165-180.

[10]Sahlman W A.Some thoughts on business plan:The entre⁃preneurial venture[M].NY:HBS publication,1999.

[11]Haiyang Li.How does new venturing strategy matter in the environment-performance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1,12(2):183-204.

[12]刘常勇.创业管理的12课堂[M].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2.

[13]郑炳章,李占乔,朱燕空.基于环境视角的创业研究框架构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34-36.

[14]Ma H,Tan J.Key Components and Implications of Entre⁃preneurship:A 4-P Framework[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6,21(5):704-725.

[15]Jain H A.Predictors of performance of venture capitalistbacked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1,52(3):223-233.

[16]王建中.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绩效:一个概念性框架的构建[J].中国市场,2011(46):71-73.

[17]张玉利,杨俊.试论创业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其应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31(1):16-23.

[18]宝贡敏,余江剑.关系网络与创业互动机制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3):46-51.

[19]来新安.创业者特征、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一个概念性框架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9(22):162-164.

[20]李力涛.创业理论研究的整合框架[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2):89-94.

[21]周丽,张方杰.制度创新与中小企业创业环境优化[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8):40-43.

[22]郑秀芝,龙丹.基于过程观的创业决策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1(8):11-17.

A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oriented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Framework

JIANG Guan-huo,TANG Xiao-ting,NI Liang-xin
(Anhu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Hefei 230059,China)

China’s large economy,the increasing amount and varieties of entrepreneurial subjects,unique entrepreneurial situation and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economy and entrepreneurial theory put forth a practical need to construct a new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framework,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framework provides the basis and possibil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ramework.The paper,based on sorting out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ing research literature on entre⁃preneurship at home and abroad,responding to the need of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severe resource constraints in China, constructs a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framework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s the main line.The paper reinterprets the elements and their logical relations involved in the framework,and clarifies the issue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each part of the framework in the Chinese context.The results show that resource-oriented entrepreneurship focuses on resource integration,entrepreneurial network and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resource integration,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framework includes three levels of elements.

resource-oriented;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framework;in the Chinese context

F270;F272.2

A

1007-5097(2017)04-0146-07

[责任编辑:张兵]

10.3969/j.issn.1007-5097.2017.04.020

2016-07-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GL017);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08085QG163);安徽省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150205202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5D45);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基金项目(15HZKT045);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项目(A2015019)

江观伙(1964-),男,安徽歙县人,教授,安徽行政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唐晓婷(1983-),女,安徽合肥人,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创业管理,概率论;

倪良新(1972-),男,安徽肥西人,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民营经济,中小企业。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创业者框架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框架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