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红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46-02
我认为历史课件的设计思路是:以教师设计的问题为线索,根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搜集和展示相关的多媒体材料,通过学生的探究和活动来解决问题,体验历史。把问题、多媒体材料和学生的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
根据这一思路,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我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一、把问题的探究和多媒体结合起来
视频、音乐和图片等材料一定要和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观看多媒体的同时去探究。给学生提供多媒体材料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如果不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多媒体材料的提供就失去了意义。问题可以展现在视频的同一画面上,例如下方或者一侧,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多媒体材料,达到边看边思考的效果。
把问题和多媒体材料尤其是影视材料结合起来,可以避免学生一堂课下来只看热闹,缺少思考的缺陷。问题对学生起了引导的作用,多媒体材料又在很短的时间里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情感面,视觉强有力的冲击带给学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经久难忘。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既能看又能听,这种多途径的获取知识比教师单一的讲解强得多,问题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可以随时的看着问题进行思考,避免学生听不清或者对问题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现象。
二、把对活动的体验和多媒体结合起来
视频、音乐和图片等材料同时也可以和学生的活动相配套,通过学生进一步的体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升华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活动要和多媒体材料紧密结合。在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多媒体材料,学生在观看多媒体材料之后进行活动。学生的活动一定要围绕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选取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关键点安排学生的活动,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能产生最佳效果的活动。这是一堂课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另外,学生的活动要多样化,如果一堂课或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运用少数几种活动形式,教师的招数太少,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
传统的历史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般教师的活动占上课时间的60%—70%,甚至达到90%以上,使学生经常处于消极的、被动的地位,这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智能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多媒体材料选取最佳的活动方式,通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历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说,一堂课的效果好不好,主要取决于教师选取的活动形式是不是最佳的形式。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对同一内容设计多种方案,然后从中选取最佳的方案。
因此,上好一堂多媒体课,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备课:首先根据课标和教材设计问题链,其次根据课标和教材搜集视频、音乐和图片等多媒体素材,第三根据问题链和多媒体材料设计最优化的学生活动。最后才是将三者整合成完整的课件。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可能以视频为主,图片为辅,动态的视频具有形象生动,容量大等特点,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最大化的信息量,视频提供的信息量比图片提供的信息量要大的多。
2.视频和图片一定要选择与新课标及课本密切相关的内容、能突出教材重难点的内容,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只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完全可以突破教材,根据现实和热点来设置问题、来采集多媒体材料。
3.视频要短小,如果视频时间过长,会冲淡教学效果,变成了电影课,而不是历史课,因此有必要运用专业的软件对视频进行编辑。
4.视频、图片以及音乐的采集,需要教师能熟练的运用网络技术,通过百度、一搜等搜索引擎搜索相关内容,选择其中最能表现课文内容的材料。也可以通过学校的资料室查找教材的配套资料,还可以把许多历史题材的影片平时保存下来,并根据课文编号排列。
当然,如果新教材编写组能给教师提供每一课的多媒体资料库,特别是视频的素材库,或者提供非常专业化的课件,并且允许教师以提供的课件为基础,对课件的素材进行添加和改动,将极大的节省教学成本,使广大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不具备条件学校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态,让教师站在一个全新的多媒体的平台上来实现新课标。我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我们的历史教学必将产生更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吴广茜,骆国忠.多媒体历史课件制作的体会[J].教育界,2010(11)
[2]徐霄龙.高中历史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策略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张达.历史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流程探析[J].吉林教育,2016(6)
[4]王珊莉.高中历史多媒体课件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3):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