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雨水排水的相关管理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汛期到来之际,城市雨水排水工作必须要落实到位,如果排水不及时,排水不通畅,或者排水管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雨水量不断加大,将为城市带来巨大的汛期隐患。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水务管理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自身责任,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雨水排水措施,并做好城市积水处理,在汛期来临之际,做到万无一失。
关键词:汛期;排水;城市
引言
汛期以及雨水的来临,会导致城市积水增加,威胁城市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为了能够顺利渡过汛期,以及雨水量增加的时期,城市必须要做好排水基础设置建设以及积水清理工作。下面就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1 汛期及雨水排水对城市的影响
1.1 给城市交通造成了巨大影响
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长度增加较快,特别是下卧式立交桥由于建造费用低,能够快速安全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被各地广泛采用。由于暴雨的原因,下卧式立交桥积水造成的事故较多,如:2012年7月21日,暴雨侵袭北京,京港澳高速南岗洼路段积水,桥下的水泵站因为大雨被水淹没而停止工作;高速路护坡的防水系统被外来水流冲开。
1.2 雨水长时间流动,对基础设施造成重大影响
还是以7.21降雨为例,北京主要积水道路63处,路面塌方31处;3处在建地铁基坑进水;轨道7号线明挖基坑雨水流入;5条运行地铁线路的12个站口因漏雨或进水临时封闭;降雨造成京原等铁路线路临时停运8条。
1.3 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全市共转移群众56933人,其中房山区转移20990人。发生2起泥石流灾害;平房漏雨1105间次,楼房漏雨191栋,积水496处,地下室倒灌70处,共补苫加固房屋649间,疏通排水141处。水利、农业、林業等其他灾害也较大。
2 城市汛期及雨水排水的相关措施
2.1 加强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
(1)推动城镇雨水排水专业规划编制。在不断完善排水规划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进行设计,确保以服务发展为中心,让最终的排水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不断完善系统规划和设计方案,在对排水管网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排水管雨水分流的情况,又要完成管道的铺设和泵站的设施建设工作。针对雨水滞渗调蓄设施的安装任务,需要相关部门提高重视,在不影响总体规划方案的前提下,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合理的利用土地,确保建设排水设施时,让排水管道的建设工作与道路重建工程保持一致,促使我国的排水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和谐、稳定、共同发展。
(2)优化城市排水体制。据可靠条例规定,新建城区在对于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雨污分流制的办法,既能满足城市环保的需求,又能节约成本。但是采取雨污分流制的办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整个改造工程涉及用户广泛,实施工作难度大;第二,假如采取的城镇污水改造办法与道路改造步调不统一,势必会增加资金的损耗,对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所采取的内部排水系统需要占据一定的面积,假如不将原有的道路改造扩宽,既无法确保管道的正常铺设,也会影响正常路面的使用。综上所述,在选择排水体制的问题上,不可以单纯的选择分流制办法,而应按照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适当采用合流制截流体系,虽然需要立刻增加截流管道数目,但是为了满足截流倍数的要求,并适用于水的排放,因此,在对排水体制进行选择时,需要尤为慎重。
2.2 解决城市内涝积水问题
(1)雨水生态化处理,降低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对雨水进行合理的分流,从源头上解决雨水污染问题,则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随着对雨水渗入调蓄系统应用的增多,许多比较有主见的城市管理部门,已经将这种体制应用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当中,确保雨水能够及时被处理,降低雨水对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随着应用案例的不断增多,有些城市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城镇的道路两侧,挖掘一定深度的排水沟,确保雨水能够及时地渗入地下,便可以在深入过程中分离污染物。在对雨水渗透管道进行选取时,不可以继续使用传统的雨水管道,而是采用新型材料,确保雨水在形成径流时能够更快速地渗入土壤,有效削减暴雨所形成的洪峰频率和径流量。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可以适当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利用天然植物吸收雨水,既可以固土防洪,又能有效的回收雨水,降低暴雨径流量。目前我国许多城镇已经应用了该办法,并且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城市环境也有所改善。
(2)修订规范相关参数及暴雨强度公式。为进一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可以将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进一步完善,按照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并合理地安排防范措施。我国的许多大型项目,由于其本身十分重要,因此,在对雨水进行组织排放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为了实际需求放大重现期取值,以此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国的诸多部门已经将雨量记录得更加完善,因此,根据实际要求的需要,可以让暴雨强度公式更加完善。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完成的暴雨强度公式的修编任务,根据全新的公式进行计算,精度更高,并且针对性也更强。利用公式计算获得的数据更为准确,提高了数据的可信度。根据全县公式计算的结果,不断完善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计划方案,确保城市更好地满足可持续性发展需求。由此可见,完善暴雨强度公式,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多么重要。
(3)加强对既有排水设施的改造维护及管理。为满足城市排水需
求,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排水设施。这些排水设施应城市的建设发展需要,不断扩充改造,提高了排水系统的能力,让城市的环境变得更好。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排水系统的监督、维护和管理工作,定期对重点管道进行养护和巡检。及时清理维修排水设施,也是相关部门的职责所在。监督检查部门一旦发现排水系统出现问题,应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维修部门,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让雨水排水系统满足使用需求。
(4)坚持多方联动,提升排水能力。许多城市的排水防涝工作一向是城市的重点问题,因此,城镇需要具有一个专业化较高、社会能力较强的系统维护和问题处理团队,提高城镇排水系统的能动性。适当建立“行业联合,协同作业”机制,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的力量,确保防汛设施正常运行。
(5)加强管网排水和河道排水的配合工作。许多城市的主要排水系统由市政排水管网和排水河道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关系紧密且配合默契,共同确保城镇防汛的安全。由此可见,城市在对河湖汛期雨洪危险进行预测时,需要充分考虑河道排水系统是否满足使用需求。对于常见的十排水河道,一定要满足“使用安全,兼顾景观”的要求,既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又要确保该系统具有一定的美观性。科学合理地对汛期水位进行预测,确保排水系统能够控制水位上涨,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市政部门和相关河道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于城镇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由专业的防汛指挥部门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并迅速做启闭闸门工作,尽量降低问题对实际经济造成的损失。
3 结束语
汛期以及雨水降水,会对城市交通、居民生活生产带来巨大影响,为了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和谐的生存环境,必须要做好城市排水管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本文首先对汛期、雨水对城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城市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郭飞,方玉妹.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工程设计案例分析[J].给水排水,2008(01).
[2]廖祖慧.两种雨水排水系统的适用范围浅析[J].科技资讯,2008(30).
[3]刘鹏,郭汝艳.国家体育场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初步设计简介[J].给水排水,2004(08).
[4]王众正,杜翠珍.关于绿色雨水排水系统的研究进展[J].科技与创新,2016(03).
作者简介:赵勤(1961,4-),籍贯:山东省单县,学历:大专,研究方向:给水排水,单位:哈尔滨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平排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