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妮
在教学中,我们总会遭遇到一些学生怕写作文的尴尬情况,甚至有些学生会把作文课当作噩梦,面对作文本,不知写些什么。为了改变此类情况,我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来激活学生内心对写作的期待,让写作变成一种快乐。
一、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在每一学期开始的时候,我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周围,或者是在网络上、电视上搜集一些值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我会在某一周的作文课上,安排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见闻,全班学生都来参与讨论。因为这些话题都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所以,每一次的讨论都进行得很热烈,甚至有时讨论会变成辩论。很多学生在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都很有收获———他们开始关注这个世界,开始关注与他们有关的人与事,开始思考这些人与事中所蕴含的道理,那些陈旧的、错误的观点逐渐被否定,而一些新的、正确的观点慢慢地建立了起来,一些起初没有想法的學生也被调动起来,积极地参与讨论。在每一次讨论结束后,我会要求学生将讨论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每一次思考与实践,都是一种蜕变,而这个笔记本就是蜕变的见证。
二、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古人说,水养人,书养心。不喜读书的人,他的灵魂大多是空洞的。我很喜欢读书,读书可以让我在极短的时间内丰富我的人生体验,走进他们的世界,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加澄澈。所以,我也建议我的学生将阅读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并要求他们将书中或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和精辟评论摘抄下来,整理成一个册子,随时翻阅,让别人的思想和你的思想在一次次的翻阅中,碰撞出你们写作的灵感之花。
当然,只是摘抄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写一些读书心得,我也会安排几个作文课,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心得,同时也让他们将自己认为不错的文章和书推荐给其他同学,分享本来就是一种快乐,分享阅读更是一种快乐。学生在阅读中提升了写作,也成熟了心智。
三、用各种图形来激发学生的想象
一味地用文字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未免太单调,可以适当地改变一下。在多次的尝试中,我发现学生看到图形时,那种被尘封已久的童真会表现出来,而这种天真在写作这方面是非常可贵的东西。
他们可以根据图形的特点,联系到生活中很多的事物。慢慢地,他们开始能够透过表象看到本质,不断的延伸出更深的思考。比如,有一次,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古代铜钱的图形,很多同学就想到了人处世要外圆内方,有同学说:一个人内心要正直,要有原则,而在做事时,一定要圆通些。也有同学说:人要善良,但不不能不讲方式方法。还有同学说:人在处理事情时,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也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各式各样的图形,可以映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写作的素材。
四、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寻写作的缪斯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每当音乐响起的时候,世界就安静了。”的确,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不同的人瞬间内心沉静下来,思想在音乐的优美旋律里绽放成绚丽的花,有同学说他们在音乐里开始回忆,曾经的万千往事用上心头;也有同学说他们在音乐里找到了迷失的自己,迷失的梦想;还有同学说他们在音乐里获得了慰藉,总之,音乐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让学生的作品更包含感情。
五、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写作其实就是一种自由的表达,不存在会写或不会写的问题,而在于你是否愿意表达。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把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表我心,对学生来说应该没问题。我们是为了表达心声而写作,不为写作而写作。
我一直坚信文字有无限魅力,于是在初次上写作课时,我不急于让学生动笔,而是范读了一些优美、精彩、深刻的短文。当然了,这些文章都是我精挑细选的,内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这也算作投其所好吧!记得第一次我读了一篇《什么是语文》,读完后我一句话也没说,就看学生的反应,如何听他们小声地嘀咕着“谁写的,真好”,羡慕的神情毫不掩饰地挂在了脸上,我心中窃喜。后来我还给他们读了华盛顿的演讲词、乔丹的演说词、甚至刘德华给母亲的生日祝词,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向“讨厌”的写作课在他们心中逐步占了一席之地。接下来的一个阶段我鼓励学生自己找文章来读,并且口头说明自己推荐的理由。他们中有人读了海子的诗,有人推荐韩寒的文章,也有人喜欢郭敬明的《幻城》……
六、及时批改、讲评学生的作文,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有教育家说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可见,鼓励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多多少少有些成就感,毕竟那是他们劳动的结晶。每次课堂写作训练,我总见几个先完成作文的同学,私下交流着自己的作品,足见他们期盼别人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因此我作文批改总是很及时,不超过一周的时间。以使学生对作文的期望值不减。
批改时我们既要寻找每个闪光点又要指出文中明显的失误,既要有技巧的点拨又要作出情感的反应。老师的评语不在多而在于切中要害,让学生读后感觉到老师是认真看了我的作文的。那么下一次他会更认真地对待写作,因为他的付出得到了肯定。教师善于在改评中作出正确的指导,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相互信任的关系,特别是对作文中流露出低调、消沉情绪的学生,我们要多给予关心,甚至可以面批面改,而不是批评责怪。
上好讲评课也是保证写作有效的一个环节,每次作文讲评都力求上成精品课,让学生爱听,既有思维方式的指导也有审题思路的探索,既有佳作的欣赏也有病文的修改,既有老师的讲评也有同学的互评。老师精选优秀的作文在班级宣读,我在宣读前先和学生沟通一下,因为有人不愿意当众宣读自己的文章,特别是文章涉及私事的时候。宣读优秀作文一方面是对学生鼓励,另一方面也能激励其他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水平。老师选择的作文不要局限于几个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面要广,选择写作有进步的学生的作文未尝不可,抓住每一篇文章中的显著特征,哪怕是一段文字,几句话,甚至一个标题。有一次我还表扬了一位卷面比以前整洁的一位学生,有了教师耐心细致的工作才会有学生更重视写作的结果。
教师把生花的妙笔,还于可爱的学生,让他们谱写多彩的人生。帮助我们的学生克服畏惧写作的心理,让他们放松自己,为兴趣真情而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期待不断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