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参与机制的创新研究

2017-04-26 22:03吴倩茹张海燕刘浩
青春岁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学生参与创新研究高等教育

吴倩茹+张海燕+刘浩

【摘要】在我国,全面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际需要,更是全面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培养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参与机制,其意义深远,本研究从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参与机制的科学性出发,提出了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参与机制的几个创新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参与;创新研究

一、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参与机制的科学性

1、学生参与是对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原则的坚持

我国高校实行以“自我学习,自我管理”为原则的自主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拥有安排规划自己课余生活的自由。尽管这里的“自由”是在不违反校规和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框架内,学生才能享受到的权利,但是这种“自由”已经充分表达了高等教育要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的教学意愿。或者说,只有坚持“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高校教育才是真正的高校教育。从这一点出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参与机制本身,恰恰就是学科教育的客观需要与高校教育的原则思想完美结合的伟大尝试,充分体现了高校在积极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对于教学原则的尊重和坚持。

2、学生参与是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充分尊重

进入大学阶段学习的大学生已经结束了青春期的躁动,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入了整体成型和逐步完善的重要阶段。在高校教育中,如果忽视了这些喷薄欲出的自我意识,那么显而易见大学生的心理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和失落感,如果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抵御外界压力的能力又恰好不算强,那么这些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有可能在巨大的挫败感的影响下变得狭隘悲观甚至消极厌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对思想的教育,就是教师和每一个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展开的思想交流与沟通,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始终处在一种消极厌世的状态甚至严重自我封闭的状态下,那么这种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就不能实现。学生参与机制,是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的一种建设性的教学机制,这种教学机制的核心,就是尊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就是在沟通与交流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主动融入思想交流的过程中。

3、学生参与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负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有限的时间点拨和启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利用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将学生们看不到的、悟不到的、学不懂的一些知识点通过教学课件讲出来;第二,是广大大学生利用课堂的时间尽可能地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和重点,然后在课堂以外的时间里,通过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或者向教师咨询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的方式,推动自己的学业进步。从这一点出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本身就包含有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和适应的内容,学生参与机制的核心意义,其实也就是充分全面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相契合。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参与机制的创新

1、拓展教学内容,开设“爱情课堂”

结合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有关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可以定期召开“爱情大课堂”,将所有的学生都请进大教室当中,然后用一个完整的通俗易懂的,既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真谛又与时代紧密相连的教学课件,将正确的爱情观以及正确处理个人情感和学习之间关系的建议传达给学生。在课件的最后,教师可以将服务与学生日常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工作的“爱情小课堂”的联系电话、网站网址等留给学生们。这样一来,教室就可以通过建立一个面向学生开放的局域网网站的方式在课堂之外向学生们宣讲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有关思想,同时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爱情之名,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改变学分制度,增设“积极分”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表现不够积极的情况,学校可以通过改革学分制度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具体说,就是在传统的学分分配制度中,拿出一个学分设置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动参与分”,简称:“积极分”,只有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积极上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分子才能在不用考试的情况下拿到这一个学分。简言之,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给他们以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为了避免有的学生出于对于一个学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主动放弃这一个学分的情况出现,还可以将“积极分”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比如规定那些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但是能通过每课必到的方式体现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意愿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推荐下获得0.5个学分的奖励的制度进一步表明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工作的开诚布公的态度,引导学生积极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3、改变授课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针对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差距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授课方式的办法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具体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大课+小课的方式进行授课,在大课进行前,首先邀请一部分学生就自己已经学过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加以总结,并准备一份三分钟的发言稿,阐述自己对于教师提出的某一个知识点的看法,然后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专门抽出时间,安排学生起立向所有人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现场力辩的方式引发所有人对于不同观点的思考,进而安排所有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并拍摄成为视频短片的方式,利用校内网公开发布视频“交作业”。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就会因为学生顾及到自己的面子和形象而被大幅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4、完善校园文化,推广“周末宿舍市场”

学校完全可以转变思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指导下,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将“校外”的“市场”搬进学校,推广“周末宿舍市场”的概念,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行动增强学生实践的机会。具体说,随着大学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大学宿舍在大学基础建设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大学宿舍文化的管理引起了人们进一步的思索。在这个“宿舍市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校内网发布自己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关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的讲解视频。讲解得好,就可以获得学生给的“赞”。教师每个星期收集一次学生视频,排出最受欢迎视频排行榜,连续上榜时间排名前三的学生,可以获得学校可以为其提供的“图书馆专用座”。这样一来,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就必然会被点燃。

基金项目:江西理工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3-X20);2016年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序号16412、序号16414)

【参考文献】

[1] 陈洪泉. 改善民生与科学发展[M]. 青岛出版社, 2008,8.

[2] 李婧迟. “以人为本”原则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N].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02):73-74.

[3] 张良红. 大学宿舍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05):241-242.

【作者简介】

吴倩茹(1990—),女,硕士学位,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

张海燕(1987—),女,硕士学位,单位:江西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刘浩(1989—),男,硕士学位,单位:江西理工大學资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参与创新研究高等教育
初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努力学好化学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