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广西省留学生为例,对东盟留学生跨文化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东盟留学生快乐学习。
【关键词】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冲突;融合
一、东盟留学生在广西留学现状
广西省与东盟高校合作态势非常好,到2016年4月,东盟学生选择在广西省留学的人数达到了10050人,与此同时中国学生选择到东盟留学的人数也达到了6000人,两者相加可知广西与东盟合作交流的留学生人数达到了1.4万多人。广西省与东盟的留学生开始进行双向交流,并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东盟留学生到广西高校就读,留学生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如何为这些交流生提供就业岗位,使其成为促进中国一东盟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这是各部门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广西高校对东盟国家的研究应该突破过于集中在越南的局面,对越南以外、尤其是老六国的研究应该加强。各种职业培训班面向的群体也应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培训应更具实效性。
二、东盟留学生来广西的动机分析
1、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
东盟学生选择到我国广西省高校就读,主要目的有三个:提高汉语水平、旅游和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自己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能力。东盟留学生处于这个原因来广西留学的人数很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东盟各国对精通汉语言文化的留学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在近些年,东盟各国出现了学汉语热,东盟各国学生仅在本国学习汉语,远远能够满足国家对汉语人才的要求,因此很多学生希望到中国来学习汉语。
2、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
有一部分东盟学生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选择到中国广西省高校留学,并且所占比例很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需要经常进行国际交往,很多跨国公司乐意聘用一些有些丰富留学经验,并且跨文化适应能力较强的员工。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与东盟各国进行交流贸易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更多的占有中国市场,东盟各国对汉语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多。
3、学习生活环境良好
广西省与东盟各国的距离较近,并且交通非常便利,广西省高校生活条件也比较好。这些条件使得东盟学生十分认同广西省高校。东盟学生对广西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这主要是因为广西省壮族与东盟的泰族本是同根生,在文化上具有很近的历史渊源,由此可见,广西省高校在接收东盟留学生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相近的地缘,相同的文化背景,相似的生活习俗,能够大大提高东盟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因此,很多东盟留学生说,来中国广西省很方便。
4、受到他人要求或影响
很多东盟学生在朋友影响下,或者是在亲人朋友的推荐下来中国广西省留学。东盟留学生到广西省留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他人影响,这就说明东盟留学生回国后对中国广西的评价影响到东盟留学生到广西省的留学意愿。在东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好,对广西高校评价高的前提下,就会对广西高校持正面态度,回国后也会对其他学生产生正面影响,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东盟学生到中国广西高校就读。
三、东盟留学生跨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使用的是汉语,这使得很多东盟学生认为过去辛辛苦苦学习的汉语在实际过程中不能够有效运用。面对复杂的专业知识,他们的中文水平不够,很多听懂和理解专业课老师讲解的内容,班级进行的学术讨论活动,不能够正常参与进来,使得他们成绩不理想,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的留学生甚至选择逃避学习专业课程,迟到、逃课现象更是普遍存在,严重者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
2、课堂适应
现阶段,中国很多高校很是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东盟留学生认为中国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主义很严重。比如,他们感觉课堂考勤过于严格,学生失去自由,考试时仅是提前画出重点,让学生自己复习,并不能够学习到多少有用的东西。很多东盟留学生希望能够提前了解教学计划,他们也能够事先做好准备,以便跟上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步伐,能够正常参与到课堂学术讨论活动中来。
3、参与校园活动
对于高校举办的各种校园活动和学术活动,东盟留学生参与的人数很少,除了语言障碍出现交流问题的影响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留学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举办了什么活动。对于学校组织的活动通知,通常是贴在当地学生的宿舍区域,并且用的全部是中文,留学生一般看不到海报,即便是看到也看不懂,学校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将东盟留学生进行了隔离,完全没有考虑他们的文化需求。
四、解决对策
1、对东盟留学新生进行学前教育和入学指导
很多东盟留学生到广西省高校留学之前,对于广西省的生活习惯、气候以及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了解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很少有人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教育和学习,有些东盟留学生则是完全没有准备。鉴于此,广西省高校应该针对东盟留学生,编制《东盟留学生须知》,主要涉及内容为专业和课程设置,广西省的气候条件、风俗习惯、饮食习惯以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附件的形式加入学生录取通知书中,或者是上传到学校的官方网站供东盟留学生阅读。通过此举,能够帮助东盟留学生快速了解广西省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背景,连接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让东盟留学生提前做好思想和心理准备,最大限度减少文化差异给让他们带来的困扰。
2、优化教学模式,指导东盟留学生进行学习适应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了解东盟留学生学习特点,营造有利于东盟留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照搬教材内容,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教学,激发东盟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东盟留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前告知他们教学计划,给他们留出充分的时间预习,以便能够跟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东盟留学生主动回答,可以采取点名的方式提问,回答不正确也要给予正面鼓励,增强东盟留学生学习信心。学校应该重视对东盟留学生的学术指导工作,帮助他们逐渐适应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东盟留学生听取教师讲解之后,通过和各个年级留学生的交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3、为东盟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搭建平台
东盟各国都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后,一般除了过自己应有的节日外,还会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等,我们应该以这些共有的节日作为切入点,组织东盟留学生和当地学生一起进行大联欢,使东盟留学生虽然身在异乡,却能够感受到家乡的温暖,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鼓励留学生在校举办自己本民族的节日,并且邀请当地学生参加,给东盟留学生一个展示本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机会,使当地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东盟各国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 程 莹. 广西东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D]. 广西大学, 2012.
[2] 陶 燕. 广西东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的调查分析[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5(01):39-44.
[3] 陶 燕. 促进广西东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策略研究[J]. 連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1):105-108.
【作者简介】
覃素香(1980—),女,壮族,广西柳江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营销管理、民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