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婷+吴静
[摘 要]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面对新时期农业建设提出的全新要求,就需要我们抢抓机遇,切实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断更新农机设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 凤县 农业机械化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233-01
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效益。近年来,为全面提升农机作业水平,我县不仅大力推广小麦联合收割机,还积极进行适应山区作业的小型农业机械的选型、试验和推广,完成了收获机械的选型和改进试验,填补了地区山地农作物收获机械空白。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凤县还确定的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包括小麦宽幅播种机、果库冷藏设备、自动饲喂机、节水灌溉和大棚卷帘等机械。补贴主要向现代农业园区转移、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倾斜,重点对粮、果、畜、菜以及特色产业发展给予扶持。
1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农机设备结构不合理,机械化程度较低
最近几年,农业机械化发展十分迅猛。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农机种类不断增加。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规模依然比较小,农机设备质量普遍偏低,使用寿命不长,现有的农机设备机构不合理,小型农机设备较多,大型农机设备严重不足,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广应用十分不合理,对农业机械化工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此外,农机设备生产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产品和技术在开发过程中都是相互抄袭,技术含量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同时,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2 农业机械操作水平低下,生产规模较小
现阶段,农村地区的土地生产经营模式依然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低下,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程度较低,再加上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农业机械,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能力不足。最近几年,虽然国家制定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民群众的购买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但是农机补贴范围有限,补贴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由于农业生产模式的限制,农民群众会愿意购买小型农机设备,一些大型农机设备的生产效率难以真正发挥出来。由于大中型农机设备购买能力不足,农业规模化生产不能正常开展,严重影响到一个地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开展,对地区的农业规模化和可持续化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1.3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随着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农机设备进一步增加,这就对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严重脱节,现存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和制约,农业机械化区域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较低,服务规模有待进一步拓展,对地区农机化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2 提高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2.1 强化政策支持,合理调度农业机械
首先,认真落实补贴政策。农机补贴惠农政策是增加农业机械保有量的重要措施,农机中心积极争取农机补贴资金,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位,补贴机具及时发放到位,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补贴政策,使农机保有量大幅增加,进一步优化全县农机装备结构,提高机械作业量和机械化水平;其次,合理调度机械作业。在三夏、三秋等重要农忙季节,农机中心根据全县机械保有量和农机作业需求情况,合理调度机械有序流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机械作业量,增加了机手的经济收入,而且还能够促进全县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2.2 强化农机人员专业教育,提高作业质量
首先,要掌握好农机新技术知识,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使用作为重点,以便更好的为“三农”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其次,要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这样才能丰富和发展自己对农业生产知识的认知度,才能有效地启发农民正确使用农业生产机械来进行农业生产;再次,要掌握必要的教育知识,因为农机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和认知的过程;第四,要掌握文字写作和必要的课件编写能力,这样才能把好的农机实用方法和農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操作规范、技术要领编写成必要的宣传资料和电子教材;第五,要掌握好机具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现场示范、操作、引导农民,要做到言传身教,才能受到农民的欢迎,才能更好的提高农机推广的效果;最后,要把农机、农艺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做到新技术、新机具及时引进推广、农机农艺相融合互相促进、培训工作及时跟进的良好局面。
2.3 建设完善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
首先,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根据增加数量、扩大规模、提高标准、提升能力的原则,发展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示范;其次,强化资金技术保障。引导政策、资金、技术、信息和服务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支持有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农业开发和新技术推广项目,建设农业机械维修示范网点;最后,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推动农机跨区作业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培育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等市场,保障重要农时农机作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秉福.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
[2]张朝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J]. 南方农机,2016,1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