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学习生态体系构建的深层思考

2017-04-26 20:39李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随着智能化移动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把知识传递由传授变成分享,学习者具双重性。互联网思维下的学习生态促成高职学校的跨专业课程群建设,学习生态中形成的正反馈循环,这些变化打破传统现行高职教育体制。现在高职院校学习生态环境中存在开发性缺失、学习者的学习困难、施教者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从创新网络学习模式与教学设计开发,创新学习评价模式、探索网络课程开发的“准”商业模式,建立跨校联盟等方面阐述了互联网学习生态圈下动态发展及平衡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学习生态

一、“互联网+”给高职教育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

(一)知识的“传授”模式将逐渐转为“分享”模式

传统教学活动中,施教者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教师撰写讲义、传授知识,成绩评测等,这种传授关系影响学习者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在互联网生态下,学生消费信息也生产信息,通过施教者与学习者的互动,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协作,将系统资源转化、传递、循环,达到动态平衡的生态效应,这种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在这种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中,学习者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显性形式展现学习成果,实现能量循环转化。

(二)“互联网+”促成跨专业课程群的建设

现有的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发展促进了不同网络课程的协同创新,特别是按知识点制作的微视频,微课程为实现跨专业课程群建设提供了条件。跨专业的网络课程群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实现的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网络课程体系,它突破了单门课程界限分明、互不联通的局限,将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交叉渗透,促进了单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又实现了不同课程的互补与协同。

(三)学习生态圈的正反馈循环

互联网+时代,教育形成的价值链条中有基础设施提供商、分析技術提供商、教育技术应用提供商等,他们紧密协作,数据共享,形成了教育大数据生态链。以此帮助高校进行建立信息化校园、微课等,形成了资源平台、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数据服务三合一的“大产品线”,为高校的信息现代化提供服务。线上资源平台的形成促进实现高校间互动的“泛平台化”,各高校通过背对背的竞争,促使办学定位更明晰化,高度模块化的教学分工,流动性、多样性和互补性教学资源使跨校联盟组合资源成为可能,跨越了学习经验曲线。通过准商业化的运维机制吸引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并精细分工,使成资源深度开发与延伸,通过信息对称、专业分工、市场平衡实现帕累托改进。

(四)混合学习生态圈中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正反馈循环

“互联网+”的教育生态系统的自适应性会随着学习生态圈的形成而产生正反馈的循环效能。虚拟的线上学习资源的丰富倒逼高校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线上课程资源提供商提供丰富创新的教育手段与方式,教育知识信息的不对称性减少,教育市场竞争加剧,各高校不遗余力地开发课程资源库、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试点、加强资源平台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等。教育设备提供商竞争加剧,线下学习与虚拟学习的迭代演进形成教育行业创新的新的驱动力。一个领域的微小改进(互联网价值链)驱动另一个领域(产品价值链)的微小改进,这是一种跨边正反馈效应,通过不断地迭代改进打破了传统惯例的束缚,强边际效益递增由此产生。

(五)学习场景模式下学习者与施教者的强关系化

互联网思维的场景理论认为:“基于顾客情感诉求区隔的隔绝机制”形成了“场景+产品”的组合。一方面,高校利用互联网零距离接触学习者,不强制灌输知识,而是构建场景来“利用学习者的碎片化时间”,另一方面,不过分强调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而是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增加学习的便利性。线下学习与虚拟场景聚合,通过让学生参与互动而进行情感增进,将学习变成自觉主动行为。面对90后“数字土著”学习者呈现出的个性化、情感化、多样化特征,施教者必须意识到,学习者不再是知识传播的接受者,而是成为推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动力,科技会更充分、恰当的被应用于学习场景中,提升知识传递的效率。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习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对学习生态的研究尚处于概念和系统构建的设想阶段,基于生态学原理试图构建出一种合理的“互联网学习生态系统”,突显网络学习者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环境因子和主体因子组成网络生态环境,由物质基础环境、信息资源环境、社会环境构成、主体因子由施教者、学习者、信息分解者构成环境因子。通过分析其构成子要素来研究如何改进整个互联网生态系统。但是目前仅仅处于探索阶段,网络学习生态环境的现状是存在的一些矛盾关系尚未调和。如课程开发性缺失与信息资源无序过度的矛盾;学习者学习困难与网络学习对学习者本身的能力要求;学习者缺乏归宿感与学习生态环境的共生性矛盾等。

(一)课程开放性缺失与信息资源过度无序的矛盾

随着国内外在线网络课程的开发热潮的掀起,大量在线课程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网络资源异常丰富,施教者将网络平台视为信息获取之地。在教育主管部门和第三方教育教学机构的大力推动下,网络课程建设成了施教者的教学任务之一。在教育部门大量投入下,建设了大量形式单一,内容无趣、链接空白,交互不完善的网络课程过度占用网络空间。大量的优质网络资源淹没在过度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受教者的学习时间成本较大。理论上讲学习者可以通过自学方式习得知识,但大量的学习者还是会放弃,成为网络的“围观者”。网络课程作为辅助传统课堂教学,获取补充教学资源,展现了全国甚至全世界各个学校的风采,名师的风采,精品课程的风采,成为一个免费便捷的展示窗口。但是课程的跨校联盟还停留在试水的初级阶段,现行大学课程体制机制创新尚未建立,课程开发者的内在动力不足,是课程开放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二)学习者学习困难与网络学习对学习者本身的能力要求

网络学习环境旨在培育和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高效性,但现实情况是,随着国内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招生生源下降,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及学习主动性等有待加强,对网络课程的学习困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对网络技术的困惑,对学习互动性缺失的困惑,面对交流失控出现的学习困难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热情与学习效率,大量的网络学习者变成了网络学习的围观者。

(三)学习者缺乏归宿感与学习生态环境的共生性矛盾

新一代的网络课程试图在“人机互动”方面深度学生互评的评价模式,但问题是如何将学生的海量数据收集与智能化统计,并以个性化,图表化形式清晰反馈,呈现给学习者与施教者,除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创新难题外,还包括学习评价技术的创新,通过复杂的网络课程学习评价与指导提供智能化支持,这需要经历不断积累、创造。但是目前学习者所表现出来的是网络学习评价的生态空白、反馈激励环境缺失,学习者情感归宿等能不到满足。如果把网络课程看成是商业模式链中的准产品的话,那么满足对课程趣味性、情感性需要求日益增长的网络世界中,显然目前的评价体系和学习生态环境是不能长久的,学习者只能是互联网学习的“围观者”。

三、互联网学习生态圈中的几个创新难点及解决思路

从宏观战略层面来看,目前迅速崛起的新一代网络课程要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1.将大批网络课程学习的“围观者”变成稳定的学习者,并将稳定的学习者变成内容的开发者、建设者、维护者,提升培育出新一代网络课程的创造性学习者、高效学习者,网络课程的参与者,联合开发者,这其实是要解决网络课程的市场培育的战略问题。

2.将施教者将传统教室搬上网变成具有新媒体特质的课程建设者,将新一代互联网中创造性开发、管理运维课程评价、建设体系,这主要是解决供应主体互联网思维转变的战略问题。

3.网络课程开发要建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网络课程开发使用为契机,在构建网络学习生态圈中推动促进高职教育在联合、开放、共享中走出工业文明时代的孤立封闭的异化时代,这其实是要解决网络课程的市场发展的战略问题。

从微观战术层面上来看,高职院校本身要解决网络课程开发、建設、维护、共享、发展等,走在世界前沿的网络课程开发与推动者正积极创造许多成功的经验方法理论,也对互联网学习生态要解决的关键理论和方法论难题展开研究。但面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我们需要从现实出发,研究目前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习生态圈有待要解决的机制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创新网络学习模式与教学设计开发

研究互联网学习的新特点新规律,设计开发更加人性化网络课程,变传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从课程内容上着眼,从学习问题导引开始,设计有内在吸引力的课程内容,结合时事热点和内在文化魅力的主题、营造个性化学习的网络环境、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等以此激发学习者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以服务学生为设计理念提供有趣并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设计严格而有荣誉感的考试与认证等。课程类型的差异决定了教学设计模式的区别,但设计方法可以通过设置基于项目实践过程的学习场景”,分三步:1.选择话题,如引出发人深省的问题;2.设置特定的情境,增加学习者的代入感;3.项目导向的亲身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增强学习者的团队合作。对课程进行分门别类研究,找出各自教学设计的特点与规律,研究个性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的激励机制。互联网生态中的学习主体突破传统角色,发动广大学习者、施教者、导学等参与到网络课程研究、探索和创新中,成为课程研究者、构建者,激发无穷的教学创新智慧。

(二)创新个性化、智能化、自主化、团队化的学习评价模式

网络课程持续发展要超越传统的课堂的应试评价模式,创建个性化的学习评价与指导,但网络课程的学习者规模宏大,要解决智能化学习评价技术与适应互联网生态学习的自组织与超循环的评价理念方法与机制。

1.智能化评价系统的技术革新。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复杂的网络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是实现网络课程持续健康活力的重要基础,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方法与服务理念引入并成功应用,创新并完善学习者的海量数据收集与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创新。将教育创新与??智慧相结化,转化为学习平台、资源库和网络学习社区的设计开发理念与实践,以此破解学习评价中的难点问题,如学习的分类、学习目标的分类及达标程度、学习平台系统信息的非线性结构模式的分类存储、海量数据中提取评价数据途径、呈献给不同学习者和施教者、导学者。

2.创新学习评价理念方法机制。传统教学评价,学习者是消极的被评价者,评价往往分主观题与客观题来评价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种单一的学习评价模式下,要想提供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质量,就是要让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创新评价方法就是要让学习者成为评价参与者。除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评价外,更要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应用,通过对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共享与竞技,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与动力,还能从大量的施教者大量枯燥、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比如尝试建立自循环的?传帮带?机制,在学习者中筛选出优秀学习以老带新,让他参与到课程的学习指导、评价、开发建设中,变消费式学习为创造式学习,这种创新的自组织循环机制是网络课程评价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

(三)网络课程开发的“准”商业模式

网络课程持久发展的动力在于要建立一支稳定的课程开发建设者,不能凭热情与新鲜感或行政压力,必须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网络课程的创新发展需要市场的介入,但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完全照搬商业模式,这就要求处理好网络课程的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关系。积极探索网络课程开发的“准商业模式”,由第三方运营平台将课程内容进行制作、运营变现,让广大课程建设者享受内容红利,变消费式学习为生产创造式学习,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创建师生共同组建的自组织循环课程的开发建设与运营转化中,借鉴企业项目开发的商业运作模式,给施教者与学习者以相应的劳动报酬,在科学合理的利益机制下激励施教者与学习者。劳动报酬以货币和非货币的形式对劳动进行补偿与回报,探索创造高效率、低成本的网络课程建设模式,才能让施教者、学习者、网络参与者的大量创造性劳动得到尊重,知识产权才能得到保护可以激发出他们源源不断的创造动力。

(四)创建跨校联盟扎根高职传统课程教学体系

从高职教育的战略发展来看,网络实现了从工业文明的信息灌输到信息时代的共享生态的历史转变,带动了整个大学管理服务体系的整体创新。网络学习进入校园课堂,是对现行的大学课程体制机制的创新。打破高校围墙实现跨校联盟,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各校网络課程,冲破大学间的藩蓠和高等教育传统体制的束缚,才能推动信息时代大学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

跨校联盟的实现要处理好课堂开放与稳定发展的关系,要吸引优秀院校的掌门人与决策层的关注与直接参与,创造21世纪课堂的“O2O”,形成高职院校的互联网学习生态圈。跨校联盟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1)树立“绿色学习”的生态学习理念(2)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这样才能保证跨校联盟的连续性和长期性。有效的组织保障包括:建立跨校联盟的管理机构;配备强有力的领导来负责协调工作;制订各校课程之间的共享流动关系规则(3)建立课程教学平台与各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入系统,要进行跨校联盟除了要有优秀的课程教学平台外,这些平台数据要与本校的信息管理系统接口接入,这样才能做到信息共享,学分互认等(4)建立专兼结合的网络课程开发团队,如要有高水平的网络课程开发的学科专家团队;要有熟悉教育规律又擅长商业运行规律的课程管理、运维团队;要有高水平网络课程技术开发团队。

有人预言“互联网+”将颠覆教育行业传统知识价值创造的方法,改变教学模式,对教育现状的“创造性破坏”。但是正如乔布斯所说,按目前来看互联网几乎改变了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虽然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构建“互联网+”学习生态圈,但教育行业在不能完全商业化的情况下,要冲破“机械灌输+标准化考试”的工业流水线人才培养模式,引发一场学习方式的变革,形成“互联网+”的生态学习圈还需要观念的创新、手段的变革、机制的保障和商业的界入等。

参考文献

[1]孙传远、刘玉梅.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开放教育研究[J].2011(2):54-59.

[2]肖月宁、马秀锋.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及实现方式.开放教育研究[J].2004(3):37-39.

[3]郭三强、陈炳木.基于学习生态观的网络课程建设研究.中国电化教育[J].2009(8):67-70.

作者简介

李娟(1980.07-)女,汉族,江苏丹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