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滨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09-01
每一个家庭把孩子送到学校里面的时候最关心的是孩子会遇到怎样的班主任。家长们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引领孩子的成长。与此同时,因为很多老师没有做班主任的意愿,面对班主任这一岗位的工作时他们都是唯恐避之而不及。因此每年开学伊始很多学校在进行班主任“排兵布阵”时会显得捉襟见肘。2015年中国教育报发布了成都市教育局宣教处的一项调查,调查显示中级以下职称的班主任占班主任总人数的82.57%。更多的学校是采取强制命令的方式任命班主任。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老师不愿意做班主任呢?
一、班主任的岗位责任——不能承受之重
一位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交流上坦言,班主任工作很大的压力来自于作为一名班主任的责任感。从幼儿园开始每一个家庭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就开始了惨烈的博弈。承担着几十个家庭希望的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调查显示班主任工作压力和困难排名第一的是“安全责任压力大”,占75.95%。
让我们再看个具体的案例:
案例:张老师是一位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资深班主任。有一天一位同学爬到了学校高楼的窗户上与他进行对话。在张老师和学生进行了语重心长的沟通后笑容逐渐又浮现在孩子的脸上。作为一名老班主任他成功了化解了这一个危机。但是就是那一瞬间,张老师却再也不愿意从事班主任工作了。
二、“三独”教育下的班主任何去何从
现在的中小学教育里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普遍的状况:学生是独生子女,老师是独生子女,学生的家长也是独生子女。很多独生子女的老师刚刚踏入工作岗位,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刚刚开始独立生活。不可否认与现在的年轻教师或许更加注重自己对于生活品质的感受。对于“班主任”这样的苦活累活很多年轻老师选择的是逃避。现在很多的家长都是“独一代”,他们的孩子是“独二代”。很多孩子都是在老人的溺爱下长大。特殊、离异等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成长形成了不良的影响,失控的家庭教育让学校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举步维艰。这为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力。
三、不能谈“性价比”的班主任工作
调查表明,由于许多班主任都是优秀的教学骨干,教学、管理一肩挑,不仅当着科任老师,更担负着班上几十个孩子的管理任务。班主任工作强度大、负担重、工作时间长、内容繁琐具体已成为普遍现象。高中段多数班主任每周的课时达到18节以上,已经远超教育处规定的高中教师每周8到10节的工作量(按教育部相关规定,班主任岗位工作按教师满工作量的一半进行计算)。
而在班主任津贴方面,多数学校的班主任津贴不超过500元。于是老师们有了这样的感慨,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换来的班主任津贴还不够交物业费的。调查显示71.57%的老师认为班主任的工作量太大,时间精力不够。一旦做了班主任就意味着抛弃家庭和孩子。确实有很多老师因为班主任的工作造成了家庭的不和睦。
四、班主任的幸福感从哪里来
我们常常用“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来形容教师这一工作。虽然大多数老师仍然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然而互联网对于很多关于教师负面信息的传播,教师的这一形象被蒙上的污垢。不可否认很多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博取点击量从而传播了很多有关教师负面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从而扭曲了社会对于教师的正確评价。当教师这一工作不再神圣,作为老师的幸福感又从哪里获得呢?现在,很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在提倡打造幸福教育,其实幸福教育的根基是教师幸福,目标是学生幸福。如果教师都没有幸福感,那么学生又何来幸福感。对于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领路人,如果班主任没有幸福感,那么这群学生又怎么可能有幸福感?
五、启示:
提高老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首先要做好对于班主任福利待遇的落实与保障工作,要将班主任的津贴纳入到绩效工资的管理工作,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另一方面班主任的工作量应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作为标准。合理安排班主任的教学任务。对于班主任超工作的奖励超工作量奖励可以制定“超工作量”的奖励办法,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其实,要让更多优秀的老师愿意从事班主任工作,就要为德育工作者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能让优秀的班主任在专业和事业上得到更好的必展。
另外,在师范生的培养上我们不仅要重视对于师范生教学能力,解题能力方面的培养,更要注生师范生在班级管理上的培养,适当延长师范生地实习期,把师范生的班级管理能力作为考核师范生的重要标准。加强对于在职教师的班主任培训工作,将鼓励班主任从德育研究工作,将班主任工作年限以及德育论文作为评职称的加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