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是检验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途径。本文将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好规划、加强学习;聚焦课堂、精心研讨;抓好备课、勤于反思”等方面阐述教师如何加快专业成长。
【关键词】铸造师德 聚焦课堂 狠抓研讨 关注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00-01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显得十分重要。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要素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平凡,选择了奉献。雷锋曾说过:“假如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假如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假如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能够永远坚守你的生活岗位?”雷锋的话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发挥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现在,它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那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
思想决定行动,对于育人的教师更是如此。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改变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去想、去说、去思、去做,积极地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闪现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提供“阳光”、“空气”和“水”。
二、做好规划、加强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航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做事要有个计划。有计划的人生,必定是精彩的人生,有计划的专业发展,同样必定是精彩有为的发展。如果教师心目中无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自己会沦为庸懒之辈。找准自己的特色、特长,给自己规定具体的目标,有行动,自然就会有发展。教师作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三、聚焦课堂、精心研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抓手
對于教师来说,我们的成长首先得立足课堂,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于漪、窦桂梅、王崧舟,他们都是从课堂成名。作为驾驭课堂尚且稚嫩的教师,我们更需要在不断的磨课、研讨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
常听老师说 “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更有大家的研讨:有时为了一个情境创设争论得脸红耳赤,有时为了一句过渡语言苦苦思索、细细推敲……就这样,不断学习着身边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着先进的思想和智慧。精心雕琢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启迪、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好机会,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益精进。
四、精心备课、勤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怎样才能让学生懂学、爱学、喜欢学是备课过程中需要好好考虑和花心思的地方。课前要认真研究,备课标、备教材、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学法、备学生、备媒体(包括板书)、备教学过程等。所备内容要有针对性,既要有预设性又要有扩展性和生成性。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是呀,中国古代就素有“三耕”之说——“目耕”(读书)、“舌耕”(教书)、“笔耕”(写作)。作为教师,如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呢?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理论的支撑,不应是盲目的形式的追求。教学反思制度的建立,使教师时时留心辨别教学问题,主动积极地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教师的课堂有效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曾说过:“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是啊!我们是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努力思考,努力践行,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的课堂,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有效、精彩!我始终相信一句话:用心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事。我想,只要自己用心,因不足而学习,因困惑而探索,我们就能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
朱景成,男,本科学历,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人,汉族,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