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

2017-04-26 10:13张跃贤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区域

张跃贤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着社会的进步,促进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但是我国贫困地区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影响地区贫困的因素有很多种,尤其地理环境的因素是造成地区贫困的关键,本文就将讨论分析地理环境对贫困地区的影响,简要叙述贫困与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研究贫困与地理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关键词】贫困 地理环境 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31-02

贫困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我国现在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导致贫困的因素是多样的,农业时期造成贫困的因素主要是由于经济物质资源的缺乏,社会经济转型之后,贫困的因素由单纯的物质因素转变为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因素。而地域分布的不同也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导致区域贫困的出现。广义的地理环境由两大部分构成,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与社会因素相结合的综合因素,它影响着人类的发展。

发展经济学家研究贫困因素时,主要是站在经济的视角,把因素集中在經济政策与经济战略中,即使有人提出资源对贫困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观点,但他们未把资源作为单独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地理学家在很早就提出了自然环境对造成贫困地区的决定作用,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人们已不再重点关注环境对贫困的影响,这样却无法忽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根本影响,地理环境与贫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贫困与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

地域分布的不同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区域贫困的出现。中国对于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体现贫困人口的分布区域和集中特点等方面。中国的贫困人口多集中在农村,尤其是自然环境恶劣的农村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分布集中的特点是点、片、线。在“中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重点贫困县的分布区域中,可以看出贫困地区具有“一带两片”的特点,一带即一条贫困带分布在我国中部与西部的交界处,主要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的贫困区域;两片则指西部与东部两个地区的贫困片,东部地区主要是封闭的山区,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南边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贫困人口分布主要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处内陆、生存条件差并且是少数民族聚居的中西部地区。而其中在研究我国西部自然地理环境与贫困的关系时,由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的脆弱性,研究分析贫困地区人口分布的密度等可以发现西部的自然环境与贫困有着复杂的双向因果关系。因此,我国应重点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扶贫力度,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

2.贫困与地理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即使我国已经通过资金运作、扶贫政策等方面缓解区域贫困的问题,但仍有无法摆脱贫困的地区,这就说明宏观上对贫困地区影响因素的分析是不足以解决区域贫困的问题,也要从微观上有针对性的分析贫困与自然地理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国家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明显不平衡,影响各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由各地区之间生产、生活和收入水平的不平衡导致的,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产生明显的贫富差距,也造成国家各地区之间贫困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性。

首先,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学者曾指出我国大部分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的干旱区和高原区,而且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交通、农业和气候三个方面。其次,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越加明显,而且学者更加关注农村贫困与土地退化、环境退化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他们认为农村土地的精细化加速了土地退化,不仅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进步,反而更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贫困,进而导致农民为获得更多的产出破坏地区的土地与环境,从而加剧土地退化与环境退化。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表示要充分合理利用区域间的资源,进而缓解区域贫困的现象,对于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国家还采取相应的扶贫开发措施,增加区域人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摆脱自然地理环境对区域贫困的约束。

3.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农村地区的发展。我国对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中的相关研究已得到良好的关注,但我国仍未有系统的研究地理环境制约贫困的综合方面,因此,我国要重新审视贫困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贫困与地理环境的条件,如气候、水资源、土壤、交通等,了解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对贫困的影响程度,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改善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制约,减少乃至消除贫困,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曲玮,涂勤,牛叔文.贫困与地理环境的贫困效应检验——自然地理条件对农村贫困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2):21-33

[2]欧海燕.自然地理环境贫困效应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贫困理论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1):13-19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区域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分区域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