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莉
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预防接种中施行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220例预防接种儿童纳入观察。按照儿童接种先后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儿童给予基础护理,乙组在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增加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儿童的护理效果。结果 甲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率高于乙组,有显著差异(20.0%比7.3%,P<0.05)。甲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低于乙组,有显著差异(68.2%比90.9%,P<0.05)。结论 儿童预防接种中施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干预
预防接种对儿童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儿童预防接种项目主要有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脑、乙脑等[1]。由于儿童之间体质差异大,各种疫苗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在儿童预防接种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要的[2]。本研究主要分析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220例预防接种儿童纳入观察。按照儿童接种先后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为110例。甲组儿童男58例,女52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为(6.5±1.6)岁。乙组儿童男54例,女56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为(6.3±1.8)岁。甲组和乙组的基础资料对比均衡(P>0.05)。
1.2方法
1.2.1甲组采用基础护理:指导和协助儿童完成各预防接种项目接种工作。接种前查看疫苗生产日期,确认接种人姓名、性别、接种项目等基础信息。再次检查接种禁忌症,主要包括疫苗接种过敏史的儿童、免疫缺陷儿童、发热儿童、中重度残疾儿童等[3-4]。每次接种完成后,义务告知儿童家长下次的接种时间、接种项目等。每次接种完成后后,儿童先在休息室观察30 min后方可离开,离开前告知家长要护理注射部位,不可淋湿或用手抠等,防止感染[5]。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儿童,给予对症处理。
1.2.2乙组在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增加护理干预:①接种前护理干预:由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制定预防接种注意事项,主要是对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罗列出来,制成卡片发放给家属。仔细询问儿童有无过敏史、过敏情况等,分析儿童注射疫苗的适应症。注射前安抚哭闹的儿童,引导儿童配合接种。选用适当的注射器,在儿童安静时及时注射,过程中避免儿童碰触注射部位。②接种后:指导儿童家长按压好接种部位直至出血停止。预防儿童碰触创伤部位。告知家长带着在休息区观察30 min,告知家长密切观察儿童有无呕吐、恶心、皮疹、体温升高等情况,并及时反应。护理人员每隔10 min询问儿童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在休息区内不要跑动,玩耍。儿童如果挠抓注射部位时,可能是瘙痒引起,应及时观察注射部位情况有无异常。注射后如果儿童过度哭闹,不利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发现,因此,嘱家属要安抚儿童,使其情绪稳定,方便观察。③出院前:预防接种后,有些不良反应发生较慢,可能是在出院后。告知家属在出院后,观察儿童是否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异常,如果有则及时就诊。饮食要清淡,不可进食高油腻、刺激食物,注意多饮水,并保持充足休息。注射部位痊愈前,不可用手抠,不可随意使用护肤品涂抹注射部位,要保持干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儿童不良反应,调查儿童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两组护理满意评估方法[3]: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调查表,总分值100分。患者评分为80分以上代表对护理满意;评分为60~79分代表患者觉得护理一般;评分低于59分代表患者对护理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儿童一般资料、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资料分析用SPSS 19.0版本统计软件。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用n(%)进行统计。平均年龄用(x±s)统计。两组数据对比时分别用t和χ2检验差异。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良反应 甲组110例儿童,在预防接种中出现恶心8例,呕吐5例,头晕6例,发热3例,总发生率20.0%。乙组110例儿童,在预防接种中出现恶心3例,呕吐2例,头晕1例,发热2例,总发生率7.3%。甲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率高于乙组,有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情况 甲组护理评分80分以上75例(68.2%),60~79分为32例(29.1%),低于59分为3例(27.3%)。乙组护理评分80分以上100例(90.9%),60~79分为8例(7.3%),低于59分为2例(1.8%)。甲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低于乙组,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儿童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够成熟,对各种致病菌抵抗能力低,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而接种预防则是对某些传染性疾病进行控制,防止儿童发病。因此,预防接种对儿童来说意义重大。但是某些家长对预防接种不了解,对预防接种引起的不良反应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接种疫苗后儿童的身体反而变差,因而会排斥接种疫苗。虽然预防接种能够防治相应的疾病,但其也有一定的风险。部分家长对疫苗的风险认识不足,过度担忧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往往会因夸大风险而拒绝让儿童接种[6]。极个别家长在不了解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到院闹事,引发纠纷。这些不成熟的思想和行为都使儿童计划免疫的自觉性下降。因此,在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时,护理人员要重视基础护理,包括注射前检查药物的有效使用期限、注射后密切观察儿童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各种不良反应等等。这些基础护理主要是保证儿童能够顺利完成预防接种。除此以外,还要增加护理干预,主要是针对某个项目制定预防接种注意事项,重点是要罗列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家长在了解这些不良反应后,能够协助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避免护理纠纷。另外,还要对儿童进行心理安抚、告知家长注射后的注意事项、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等等。从而给予儿童更好的护理质量,提高儿童和家长配合度。
本次研究中,所有儿童都顺利完成预防接种,在护理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发热等。其中甲组不良反应率为20.0%,乙组为7.3%,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悬殊。在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时,在采用基础护理过程中增加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甲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低于乙组。说明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家长对护理干预比较满意,比较认可。
参考文献:
[1]李建好,何焕燕,卢银娥,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33):7469-7470.
[2]王艳波.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7):246,251.
[3]栾影.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157-158.
[4]曹继真.整体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9):77-79.
[5]张艳.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3):255-256.
[6]王瑞芳.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6,32(4):533-534.
编辑/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