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
【摘要】近年来,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覆盖了我国各个教育阶段,也取得了突出成就,不仅是课程设置上有了新的调整,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也是比较突出的变化。初中阶段是塑造学生思想人格的重要阶段,历史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科目,但由于时间跨度大,人物、事件等要素繁杂,学生实现系统掌握和准确记忆有难度,因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发散教学法很有必要。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发散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发散教学法 初中历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71-01
发散式教学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而组织展开教学活动的模式[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发散教学法加以应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对于历史知识的脉络把握更为清晰,对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广泛应用发散教学法,还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思维力是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方面,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进入活跃阶段,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是教师发散式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教师应该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意识。
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该首先考虑课程板块或者某一知识点的归纳讲解是否可以体现发散思维,教授相应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有針对性的启发学生进行发散式的思考,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的锻炼。
如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与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引导学生找到两次战争的异同,在讲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知识时,可启发学生对不同朝代的兴亡的多方原因进行对比,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方式,当学生对某一历史问题发表独特见解时,教师应该在予以肯定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正确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主要通过问题的科学创设来实现,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梯度,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发挥空间,决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提升思维活跃度
想象力与联想能力,是学生进行思维发散的生理机制,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联想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会主动将相关知识联系调动起来,更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学习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生可以将历史知识与研究方法及视角融会贯通,对历史的架构也更加清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更加凸显。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进行相应的教学情境的创设[2],如利用一系列的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历史场景和资料,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在图片等影像资料的触发下,学生会产生对历史事件及场景的想象与联想,这个时候,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加以指导点拨,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会有所提升,且会在头脑中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记。
如在讲授北宋繁盛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时,教师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等典型的图片信息,也可以在一些影视剧中节选相关片段,让学生对都城汴梁的繁盛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还可将其他时期汴梁的状况资料展示给学生,请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发展状况的不同,再追问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所在。
三、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是初中历史教师开发学生发散思维,实施发散教学的重要途径[3]。思维导图是教师辅助教学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历史学科,一般知识系统比较庞杂,线索又分为横向纵向很多种,很多历史问题的探讨要从不同角度切入,因而,初中历史教师更应该广泛应用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应多让学生亲手绘制思维导图,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整合章节知识结构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学生在绘制并填充思维导图的时候,思维就会随之发散。通常情况下,如果给定思维框图让学生填充,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完成,且答案的一致性比较高,部分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或节省评阅时间,就不让学生自行绘制,这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形成产生了抑制。
如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自行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是横列的分条目的,也可以是树状发散式的,只要有清晰的结构,主要知识点都有所体现,就已经达到了锻炼的目的,这同时也是提升学生主动性的有效手段。
发散教学法是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思维导图训练法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
参考文献:
[1]黄洁.发散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3):76-76
[2]邓丽云.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J].祖国:建设版,2014(9):319-319
[3]陈锋.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4(3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