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植烟区“三虫三病”发生规律动态调查

2017-04-26 23:13杨绍俊彭坚强肖志新刘芮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夜蛾高峰期虫害

杨绍俊++彭坚强++肖志新++刘芮++郭应成++秦+蔚

摘 要 为探究保山植烟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通过对植烟区2014~2016年主要病虫害的动态监测,预测病虫害的发病高峰期。结果表明:植烟区主要病害为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主要虫害为斜纹夜蛾、金龟子、烟蚜,其发生高峰期分别为青枯病(7月下旬至8月中旬)、黑胫病(8月上旬)、病毒病(7月中下旬)、斜纹夜蛾(在8月中旬)、金龟子(6月中下旬)、烟蚜(4月中旬和6月上旬)。建议结合植烟区病虫害发生规律,有针对性进行综合防控。

关键字 烟草 ;病虫害 ;发生规律 ;病情指数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3.010

Survey of Dynamic Occurrence of “Three Insects, Three Diseases”

in Tobacco Producing Areas of Baoshan, Yunnan

YANG Shaojun PENG Jianqiang XIAO Zhixin LIU Rui GUO Yingcheng QIN Wei

(Yunnan Tobacco Co. Ltd Baoshan Branch, Baoshan, Yunnan 678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main pests and diseases in tobacco-growing areas of Baoshan, Yunnan, the major pests and diseases in these tobacco-growing areas were dynamically monitored from 2014 to 2016 to forecast the peak of their occurr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diseases included bacterial wilt, black shank and virus disease, and that the main pests were Spodoptera litura, scarab beetle and Myzus persicae. The occurrence peak periods for the diseases and pests were late July to mid August for bacterial wilt, early August for black shank, mid and late July for virus disease, mid August for S. litura, mid and late July for scarab beetle, and mid April and early June for M. persicae. It is suggested that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se diseases and pests be controlled in an integrated way based on their occurrence rules in the tobacco-growing areas.

Keywords tobacco ; disease and pest ; occurrence regularity ; disease index

煙草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农业生产的全部属性,同样受到病虫害的危害[1]。据统计,我国一般年份因烟草病害所造成的损失占总产量的10%~15%,给烟草行业乃至国家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2]。烟草病虫害种类较多,目前已查明侵染性病害已有62种之多[3-4]。胡坚、李天飞等[5]在云南烟区对其烟草昆虫进行了补充调查,共发现烟草害虫天敌126种。不同地区其优势群体不同,如西南植烟区(云南)虫害优势种有烟蚜、烟青虫、小地老虎、铜绿丽金龟A.corpulenta等[6]。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普通花叶病、马铃薯Y病毒等)、黑胫病、根黑腐病、叶斑病(野火病、赤星病等)、白粉病等。近年来,烟草科技工作者对不同地区的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周慧丹等[7]指出,大理州植烟区蚜虫在4月中旬和6月上旬呈现两个迁飞高峰,黑胫病病情指数高峰出现在7月中下旬,病毒病在大田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黄国联等[8]研究指出,烟青虫在山东植烟区一年中出现两个危害高峰,分别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中旬。保山市作为一个新烟区,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其植烟面积约30 000 hm2/a,收购烟叶约65 000 t/a,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每年因病虫害损失约15%,给当地烟叶生产及烟农收益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对保山植烟区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保山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调查地点及内容

以当地的主栽品种‘云烟87为基础,在保山市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5县区分别设立病虫害系统观测圃,开展定点系统调查,记载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观测圃内不进行任何农药防治,让病虫害自然消长。同时在5县区委派专人开展定点普查,每个县区设3个普查点,分别记录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观察圃调查对象为“三虫三病”即:烟蚜、斜纹夜蛾、金龟子;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普查对象为植烟区主要病虫害。

1.1.2 调查时间

试验时间为2014~2016年,每年从大田移栽期开始至采烤结束,定期进行调查统计。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观测圃分别设3次重复,每个试验小区面积80~100 m2,并设立保护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连片种植区作为普查点,采用梅花形5点取样法进行调查。移栽待缓苗期过后,每月逢“5日、15日、25日”对观察圃中烟株进行发病率、病情指数等指标的统计测算,参照烟草病害分级调查方法(YC/T39)进行级值确认;苗期蚜虫调查,在定点育苗棚群,随机抽取5盘,统计含有烟蚜烟苗的百分率,其他虫害以百株虫口数表示,病进行对比分析。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1.2.2 分析方法

采用DPS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烟区病虫害普查情况

2014~2016年病虫害普查统计情况(调查中发生病害或虫害烟株数为计量单位)见图1、2。

结果表明:保山植烟区主要病害为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分别占总病害的27.6%、25.2%、14.3%。普查中发现,青枯病、黑胫病在轮作不充分的植烟区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病毒病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干旱年份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其他病害在不同植烟区呈不规律性发生,后期叶斑类病害有上升的趋势;主要虫害为斜纹夜蛾、金龟子、烟蚜,分别占总虫害的27.8%、23.7%、19.3%。普查中发现,斜纹夜蛾、金龟子主要以残食烟株叶片为主,危害较大,烟蚜以吸取烟株汁液为食,是病毒病转播的重要媒介[9]。通过摆放斜纹夜蛾诱捕器、黄板、杀虫灯、施放蚜茧蜂等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虫害得到一定控制,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年度间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通过3年数据分析,基本确定保山植烟区主要病虫害为以上“三虫三病”。

2.2 植烟区观测圃中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2014~2016年历年病害观察圃统计情况,见图3~5。

從图3可以看出,6月初是青枯病显症开始时期,植株出现萎蔫,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发病率达到高峰,各年份间无规律性变化,2015年病情较重。调查过程中发现,病情严重的烟株后期出现整株枯死,病茎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感病较轻的烟株,叶片不能正常落黄,失去烘烤价值。此外,感病烟株出现一定区域性聚集现象,观测圃中一般表现5~10棵同时发病。

从图4可以看出,5月底6月初是黑胫病显症开始时期,烟株生长缓慢,茎叶逐渐变黄,顶部叶片向中脉卷曲,有时萎蔫,之后病情有加重趋势,直至8月上旬,发病率达到高峰期,并维持在高峰期,直至采烤结束。2016年各时期病情发生有提前的迹象,这可能与年度气候有关。调查过程中发现,感病植株发育畸形,重病植株叶片从下而上逐渐发黄下垂萎蔫直至烟株枯死。此外,感病植株根系都不发达,较容易连根拔除,在高温高湿田块病情有加重迹象。

从图5可以看出,5月中旬移栽缓苗期过后病毒病就开始显症,7月中下旬达高峰期,之后维持在高峰期,直至采烤结束。2014年发病率相对较高。调查过程中发现,感病植株整个生育周期都有病症显现,通过肥水管理,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病情的蔓延,轻感植株叶片可正常落黄,具有一定的烘烤价值。从烟株发病过程中发现,病毒病也表现出与青枯病相同的区域性聚集现象。

2.3 植烟区观测圃中主要虫害发生情况

2014~2016年历年虫害观察圃统计情况见图6~9。

从图6可以看出,斜纹夜蛾从大田移栽后,百株虫口数呈上升趋势,到8月中旬达到高峰期,随后百株虫口数呈下降趋势,2014年与2015年百株虫口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016年各个时期百株虫口数有下降的趋势。调查过程中发现,斜纹夜蛾主要以残食幼嫩叶茎为主,且速度很快,致使田间烟叶残伤过大,失去烘烤价值。此外,在虫害高峰期,单株抽口数可达9头,对烟叶为害极大;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斜纹夜蛾会表现出假死现象,并对常规化学农药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化学防控难度较大。

从图7可以看出,6月中下旬金龟子百株虫口数达高峰期,之后虫口数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各年份之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其中2016年百株虫口数在田间前期和中期有所下降。调查过程中发现,在金龟子虫口高峰期成虫主要残食烟叶,咬食叶片成网状孔洞和缺刻,严重时仅剩主脉,群集为害时更为严重,常规化学药剂防控难度较大。

从图8、9可以看出,烟草苗期蚜虫高峰期出现在4月中旬,2014~2016年苗期有蚜率峰值分别为4.1%、3.4%、2.6%,烟草大田期蚜虫高峰期出现在6月上旬,之后略有升高后,虫口数呈下降趋势。2014~2016年百株虫口数最大值分别为78、76和58头,其中,2014年和2016年虫口数最大值出现在7月上旬,且2016年虫口数相对较低,2015年虫口数最大值出现在6月下旬。调查中发现,烟蚜虫口密集区,其病毒病发生相对较重,这与烟蚜是病毒病传播重要媒介有密切关系。

3 讨论

3.1 植烟区主要病虫害危害高峰期预测

通过对近3 a保山植烟区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基本确定主要病虫害以斜纹夜蛾、金龟子、烟蚜、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三虫三病”为主。各种病虫害具有明显的危害高峰期,据数据分析预测:青枯病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黑胫病高峰期8月上旬;病毒病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斜纹夜蛾虫害在8月中旬;金龟子虫害在6月中下旬;烟蚜虫害苗期高峰期在4月中旬,大田期高峰期6月上旬,这与烟蚜在4月和6月两次迁飞有一定关系,龙宪军[10]的研究与本文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烟蚜进入高峰期后,观测圃中的病毒病发病率随之出现明显升高现象并达到高峰(6月25日~7月25日),可推测烟株间通过烟蚜媒介交叉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杨静等[11]研究也指出,烟草黄瓜花叶病(CMV)和马铃薯Y病毒病(PVY)的发生与有翅蚜的发生、迁飞紧密相关。此外,调查过程中发现,观测圃为连作地块,则其三大病害发病率明显高于轮作地块。

3.2 植烟区主要病害防控对策

病原菌是导致烟株发病率高的主要因素,青枯病、黑胫病病原菌主要存在土壤中、遗落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传播媒介主要以土壤和灌溉水为主;病毒病初侵染源为带病残体和其它寄主植物,主要以带病汁液传播,烟蚜是其重要的传播媒介。针对其传播途径,可采取土壤调理抑制病源群体的扩散;轮作是控制病源传播的有效途径,最好采取“水—旱”轮作模式,要注意轮作植物要避免与烟草具有相同的病源;结合植烟区发病规律,在病害高发期前(重点是烟草旺长期)进行重点预防,对移栽后就显病症的烟株要及时清除,并对其在换土的基础上进行补苗处理,对于病情较重的区域可适当采取化学防治。

3.2 植烟区主要病害防控对策

虫害的发生与其生活习性有密切关系,结合其在保山植烟区的发生规律,斜纹夜蛾和金龟子以幼虫危害较为严重,可通过预整土地环节进行土壤深耕晒垡,减少虫口基数,在虫害爆发期前(重点旺长中后期),采用斜纹夜蛾诱捕器、性引诱剂、杀虫灯及人工辅助灭杀幼虫等措施进行虫害综合预防;针对烟蚜迁飞规律[7],4月份为育苗阶段要加强苗期管理,做好防虫网预防措施,进入旺长期后要及时悬挂黄板、投放烟蚜茧蜂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对于虫情较重的区域可适当采取化学防治。

本文对保山植烟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危害高峰期做出预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控措施,对烟农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调查中主要针对病虫害的年度发生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对病虫害的消长制约因素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

参考文献

[1] 郭传滨,杨立均,冯国胜,等. 駐马店烟区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5):12 497-12 500.

[2] 苏德成. 中国烟草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方宇澄. 中国烟草病虫害彩色图志[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 张万良,翟争光,谢杨军,等. 烟草赤星病研究进展[J]. 北京农业,2011,23(1):126-128.

[5] 胡 坚,李天飞,邓建华,等. 云南烟草害虫天敌种类[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17(3):232-238.

[6] 陈 静,徐 云,欧阳进,等. 昆明市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和消长动态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6,29(6):1 347-1 352.

[7] 周慧丹,张学良,董亚隆,等. 宾川县烟草病虫害发生特点[J]. 南方农业,2014,8(30):30-32.

[8] 黄国联,匡传富,谭 琳,等. 烟草烟青虫生态防治研究进展[J]. 2015(9):37-38.

[9] 陈 杰,杨 颜,吴才源,等. 烟蚜茧蜂生物防控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4):188-190.

[10] 龙宪军. 凤凰县烟蚜的越冬基数与迁飞及田间消长规律[J].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5):70-72.

[11] 杨 静,陈 杰,杨如松,等. 贵州省镇远县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发生规律[J]. 贵州农业科学,2016,44(6):71-74.

猜你喜欢
夜蛾高峰期虫害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两种草地贪夜蛾卵寄生蜂的田间寄生作用调查
蛋鸡产蛋高峰期短的原因
乡村无人机喷药
中国南方竹区4种竹笋夜蛾的形态比较研究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措施
汉代“袖舞”类别探究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
防患于未“燃”,温暖过冬So Easy
中国学生变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