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作文开头难 三轮驱动是关键

2017-04-25 02:29吕贻晓刘洪昌
求学·文科 2017年4期
关键词:跑题限度惩戒

吕贻晓++刘洪昌

漫画作文是一种常见的作文题型,尽管其出现的频率不如新材料作文出现的频率高,但近年来在各省(区、市)的高考作文中不时出现它的倩影。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漫画作文:一个孩子考100分时得到的是吻,考98分时得到的是巴掌;另一个孩子考55分时得到的是巴掌,考61分时得到的是吻。当命题人把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融入漫画作文中后,对考生来说,审题及下笔的难度加大,因为漫画作文可供考生思考的语言文字材料较少,而材料作文呈现的直接就是成型的语言文字。

一、写作关键

漫画一般都是作者有感于社会现实中的某种不良现象而做的,所以漫画中的人和事都是曲折(直接)地映射现实,表达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漫画作文写作的关键就是考生要读懂漫画的寓意,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二、应考策略

漫画作文的开头最重要,也最难写,它为漫画的寓意和作文的主题、内容架起了一座桥梁。根据漫画作文的阅卷经验,考生审题立意的正确与否、写作水平的高低,通过开头就可以看出来。因此备考漫画作文时,考生一定要把开头写好。漫画作文的开头需要三轮驱动:描述漫画内容,揭示漫画寓意,提出中心论点。

结合下面的漫画作文,具体阐述如何打造漫画作文的“凤头”。

(郑州十六中2017届高三月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三轮驱动

驱动一:描述漫画内容——细描漫画推论点

【方法讲解】

考生先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漫画中的人物在干什么,特别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然后适当融入自己的想象,将漫画内容用简要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将漫画作文转化为材料作文,进而提出中心论点。这种方法便于让阅卷老师明白你的思维推理过程和论点来源,防止分数被打偏。

【操作示范】

1.右边的漫画中,女孩带着博士帽,自己悠闲地坐在凳子上,痴迷地玩着手机,凳子上挂着奶瓶。母亲端着餐盘,蹲下身来,满脸赔笑:“闺女,妈妈都试过了,味道还可以!”然后一口一口地喂孩子吃饭。父亲呢?在孩子背后,身子弯成弓形,一手打伞,一手使劲地摇着扇子。父母汗流浃背,孩子表情严肃,似乎还不太满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长此以往,养尊处优的孩子势必会失去自立、自强的能力。

2.左边的漫画中,父亲一手高高地拿着鸡毛掸子,一手指着孩子,怒气冲冲地说:“不争气就是最大的不孝!”孩子屁股上满是条条伤痕,泪流满面。不难想象,父亲已经用鸡毛掸子打过孩子了。实际上,过多的责罚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叛逆。

驱动二:揭示漫画寓意——对比联想把剑亮

【方法讲解】

考生首先要提取漫画的要点,将不同的做法进行对比;其次,联系现实,思考漫画主人公(事件)在现实中对应的类型、现象、寓意,边叙边议,发表自己的综合评价。

【操作示范】

同样是两位同学,一个遭到了父亲的暴打责罚,一个得到了父母卑躬屈膝式地侍奉。责罚和侍奉的背后,映射了怎样不同的教育理念呢?一个是过分严厉,根本不考虑责罚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创伤;一个是无限溺愛,尽管孩子已经长大了,但父母还是采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当然,两方父母也有共同点:对孩子的爱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关爱过度成了溺爱,严厉过度成为体罚。

驱动三:提出中心论点——刺破苍穹漫画扬

【方法讲解】

在提出中心论点时,考生要高度概括并提出论点,而后再简要地勾勒漫画的内容。

【操作示范】

我只想要一个香甜可口的梨,而你却给了我满满一车咀嚼过的梨,并且说爱我,这不是我想要的。父母选择了自认为正确的爱的方式和教育方式,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是“溢出”的爱,泛滥的结果是伤害。为何这般说呢?右边的漫画不就是把孩子当成小公主、小皇帝养的父母们的真实写照吗?

四、高分贴士

高考阅卷老师打分时有一个原则——以立意定调。根据立意确定基准分,之后在此基准分的基础上,再打表达、发展等级等分数。如果文章不跑题,就在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内打分,起步分为42—45分;如果文章跑题,就在第三等级和第四等级内打分,起步分为32—36分(分值视跑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就上述这道作文题而言,符合题意的观点为:1.把握好教育(关爱)的限度,万事皆有限度;2.惩戒有利也有弊,惩戒危害无穷;3.要关爱不要溺爱,溺爱阻碍孩子独立;4.正确的教育方式是把惩戒和关爱结合起来等。

偏题、跑题的立意为:1.男女平等;2.穷养与富养;3.努力学习不等于成功;4.人不能太任性等;5.何谓孝;6.何谓争气。

五、佳作示范

爱的弹性限度

郑州十六中高三4班 崔怡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们的期望,但父母们的教育方法却与之大相径庭,甚至不恰当地超过了弹性限度。正如漫画所画的,父母们或是崇信“棍棒底下出人才”,以惩戒为主,或是坚信“把全部的爱给孩子”,宠溺不止。

有些父母相信惩戒的力量,逼着孩子学习,若是成绩没有达标,轻则拳脚相加,重则棍棒齐上。

自古便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俗语,这种教育方式也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当我们还在质疑、批判虎妈蔡美儿、狼爸、鹰爸等的做法时,2016年暑假,蔡美儿的两个女儿都拿到了美国名牌大学博士的录取通知书。如今,两个女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们都能理解妈妈的苦心,并认为这是十分成功的教育,还说会把这样的教育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虽说惩戒式教育也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但毕竟是极少数。况且,过犹不及,严厉也确实需要有个限度。陕西省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马某与同学发生冲突,他失手将同学打死,类似的校园暴力屡禁不止,伤害严重,一再引发社会热议,甚至需要国家九部委联合下发文件来制止。而马某称从小被父母打惯了,并不认为将人打死有什么不对。惩戒式教育的弊端,可见一斑。父母长期的打骂,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暴力倾向,大大增加了青少年的犯罪率。

宠溺式教育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父母一味地给孩子准备好他所需要的一切。毋庸置疑,这样的孩子除学习成绩可能优秀外,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可能极其平庸。据报道,山东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连鞋带都不会系,他的所有事情,甚至连衣服都还是父母帮忙穿的。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在社会上立足?难道需要父母陪读一生吗?

尽管这两种教育方式都是父母爱我们的体现,但是希望父母们能够正确掌握好其中的限度。该严厉时严厉,该宠爱时宠爱,不要一味地惩戒或者一味地溺爱,否则会使青少年的发展方向与父母所期望的方向背道而驰。

我也希望父母们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凡事讲情感也讲原则,讲惩罚也讲道理,而不是要么举起大棒,要么捧着蜜糖。这样一来,孩子成功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父母骄傲,同时收获了为人处世的财富。endprint

猜你喜欢
跑题限度惩戒
忘却歌
How to Get Slim?
教育惩戒,育人为本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指责也该有限度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情书
时刻提醒自己“别跑题”
馨月语录之“扣分”篇
话说“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