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2017-04-25 06:39何曼玉姚小敏张力中孙毅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3期
关键词:受调查者用人单位因子

吴 敏, 冯 易, 何曼玉, 姚小敏, 张力中, 孙毅毅

(成都医学院 药学院, 成都 610083)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吴 敏, 冯 易, 何曼玉, 姚小敏, 张力中, 孙毅毅

(成都医学院 药学院, 成都 610083)

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大创项目扩散的影响因子模型,并围绕大创项目本身特质、扩散渠道、个人创新性以及社会系统等内容,从宏观层次上考察了大创项目的扩散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又从微观层次上考量了大创项目在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中的采纳行为。结果表明,大创项目的扩散符合创新扩散的S形曲线特征,大创项目推广的最佳途径是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但大创项目又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对大学生“参加大创项目时间”和“参与大创项目的时长”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大创项目的可观察性、可试验性和易用性;对“大创项目采纳现有行为”和“大创项目采纳后续行为”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大创项目的相对优越性和可试验性。对用人单位“是否优先选择参加过大创项目的毕业生”的重要影响因子是大创项目的易用性和可试验性。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创新扩散; S曲线; 实证研究

0 引 言

创新扩散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 M. Roger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1]。该理论的研究内容宏观层次上包括创新扩散的过程研究、扩散模式研究、扩散速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微观层次上包括个体创新采纳的决定因素研究、创新采纳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研究方法多采用S型扩散模型加以探索[3]。创新扩散包括认知→说服→决策→实施→确认5个过程[4],受创新本身、传播渠道(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个人特征和社会系统4个要素的共同影响,创新的最终采纳取决于既存的人际联系和对媒介的习惯性接触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创新扩散理论已被国内外研究人员应用于教育、传播与经济管理等众多领域的研究[5-8]。当前,我国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号召,大学生群体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参与者、生力军[9]。然而,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和创业的意识与能力,如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成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焦点问题[10-11]。本文将大创项目本身作为一种创新事物,运用创新扩散理论,探索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对创新项目在认知与采纳状况方面存在的差异与影响因素,为大创项目高效、规范与长效运行奠定实证研究基础,为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人难的结构性矛盾提供突破口[12]。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从作为扩散对象的创新本身——大创项目(大创项目的相对优越性、相容性、易用性、可试验性和可观察性)、大创项目扩散的传播渠道——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大创项目参与者的个人创新性、大创项目扩散所在的社会系统以及大学生或用人单位的采纳行为展开探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将传播学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以成都医学院大创项目的扩散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用人单位代表)和个体(在校大学生)采纳视角研究其扩散现状、影响因素及促进扩散的措施设置问卷题目展开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回收问卷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的方法进行处理,统计均采用SPSS 21软件。

2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大创项目采纳行为模型

根据创新扩散理论,研究从大创项目本身、传播渠道、个人创新性以及社会系统等几个方面对大创项目的扩散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假设:大创项目的相对优越性、相容性、易用性、可试性、可观察性、传播渠道、采纳者的个人创新性以及采纳者所处的社会系统对采纳者的采纳大创项目行为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假设,提出“大创项目采纳行为的影响因子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大创项目采纳行为模型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项目共回收有效问卷255份,其中“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扩散影响因子调查问卷-大学生”共计203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扩散影响因子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共计52份。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定量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3.1 大创项目扩散过程

本文以时间年份为横坐标,以知悉大创的人数为纵坐标,得出大创项目的扩散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大创项目扩散过程

由图可见,大创项目在大学生中的扩散明显符合创新扩散的S形曲线,在用人单位中的扩散也基本符合创新扩散的S形曲线,但相较于前者,大创项目在用人单位的扩散明显滞后。从在大学生中的扩散情况来看,2007年到2009年,曲线的坡度较缓。2010年间,人数缓慢增长,曲线缓慢上升。其后曲线开始变得陡峭起来,说明在这之后,大创项目的了解与参与人数大幅度增长,在2013年达到顶峰。也就是说,截至2013年,大创项目尚处于创新扩散S形曲线的上升期。

从在用人单位中的扩散情况来看,2007年到2011年,曲线的坡度虽有起伏,但总体趋势均较缓。2011年后,人数缓慢增长,曲线缓慢上升,说明在这之后,大创项目的了解人数在持续增长,在调查所涉及的时间维度范围内,于2013年达到顶峰。

根据图2可以预测,我国大创项目的扩散符合创新扩散的S形曲线模型。另一方面,图2结果也表明,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强大创项目的宣传与推广工作。

3.1 大创项目的传播渠道

本研究对调查对象了解大创项目的渠道进行统计,如图3所示。在大学生调查对象中,通过人际传播途径(同学、同事或朋友等的介绍)、网络、电视接触大创项目的人占大多数,所占百分比分别是 18%、13%和10%,使用平面媒体、手机和百度所占百分比均为9%,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大创项目的人数较少也较分散,相比来说,使用QQ、大创项目、贴吧知道大创项目的被调查者较多,有零星受调查者是以其他渠道了解大创项目。在用人单位调查对象中,居前2位的与大学生调查对象相似,分别为人际传播途径(29%)与网络(26%),百度(9%)则居于第3位。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在大创项目的扩散过程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鉴于大众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与强渗透性,因而其在大创项目的扩散过程中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图3 受访者了解大创项目的渠道

3.3 受调查者大创项目采纳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将受调查者大创项目采纳行为分为2个层面,① 采纳者的现有行为;② 采纳者的后续行为。

(1) 大创项目采纳者的现有行为。对采纳者的现有行为(加入大创项目的时间和持续参加时间)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图4和图5所示。结果表明,59%的大学生在大二时选择加入大创项目,19%在大三时加入,大一即加入大创项目的学生人数也占到了18%。在加入大创项目后,大学生也显示出极好的韧劲,持续参加大创项目半年到1年的采纳者最多(30%),1~2年以内的占到了21%,2 年以上的资深采纳者也占到相当可观的比例(22%)。就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而言,世界各国均主张大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根据已有指导大创项目的经验,部分从大一坚持做到大四的本科生,在创新综合素质上均获得了全面、系统的训练,这部分学生最终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均体现出极强的竞争优势。

图4 参加大创项目时间

图5 参加大创项目持续时间

(2) 大创项目采纳者的后续行为。对受调查者的后续采纳行为和受调查者的性别、专业及未来职业取向分别进行“crosstabs”分析,得出如表1~3所示的交叉表。

由表1~3可见,男性和女性在采纳大创项目的后续行为上存在微妙的差别:在采纳者的现有行为方面,女大学生采纳比例要高于男大学生,而用人单位中女性采纳比例则要低于男性;在采纳者的后续行为方面,延续了女大学生采纳比例高于男大学生这一趋势,而在用人单位中,女性采纳比例基本与男性持平,表明用人单位对大创项目在大学毕业生创新综合素质养成方面持肯定态度。在专业与未来职业取向方面,具备不同意向的大学生均表现出了对大创项目极强的采纳倾向,充分证明大学生对大创项目的强烈认同感。但由于样本数量的限制,不同专业与未来职业取向的大学生受调查者对大创项目的采纳行为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3) 阻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参与大创项目的因素。在研究受调查者大创项目采纳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分析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在参与大创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阻碍,结果如图6、7所示。

表1 受访者性别与是否继续参与大创项目的交叉表

表2 受访者专业与是否继续参与大创项目的交叉表

表3 受访者未来职业取向与是否继续参与大创项目的交叉表

上述结果表明,不了解该项目(19%)、缺乏创新所需的知识与技能(19%)与不知道如何创新(16%)高居大学生受调查者的前3位;不了解该项目

(18%)、缺乏参与该项目的渠道(17%)与没有回报(15%)、没有这方面的需求(15%)则分别居于用人单位受调查者的前3位。这一结果与大创项目扩散曲线图的结果高度一致,再次表明深入加强大创项目宣传推广力度的重要性。

图6 大学生参与大创项目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图7 用人单位参与大创项目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4) 大学生未参加大创项目的原因。回收问卷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未参加大创项目,其中由于不了解而未参加大创项目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55%。这一结果再次表明深入加强大创项目宣传推广力度的重要性。而对于时间不够(20%)难以参加大创项目的学生,除其自身对大学学习方式的适应问题以外,对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压缩理论教学与集中授课学时,是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参与大创项目的必要前提。

3.4 大创扩散修正模型与假设

以相对优越性、相容性、易用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扩散渠道、采纳者个人创新性以及社会系统8个自变量分别对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各种采纳行为因变量进行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个自变量对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采纳行为的各有不同的影响。对大学生“参加大创项目时间”(回归方程:参加大创项目时间=0.342×可观察性-0.235×可试验性)和“参与大创项目的时长”(回归方程:参与大创项目的时长=0.211×易用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大创项目的可观察性、可试验性和易用性。对大学生“是否继续采纳大创项目”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大创项目的相对优越性和可试验性。而对大学生“是否会推荐他人采纳大创项目”这一行为,大创项目的相对优越性起了主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大创项目越具有相对优势性,采纳者越容易推荐别人采纳大创项目。对用人单位而言,大创项目的易用性和可试验性是用人单位“是否优先选择参加过大创项目的毕业生”的重要影响因子,而在此次回归分析中,投入的8个自变量对用人单位“是否参与大创项目”因变量均不具有预测能力,分析原因主要在于用人单位目前缺乏参与大创项目的意愿与动力。

通过上述对大创项目在成都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和对口用人单位的扩散现状和影响因子的分析总结,以及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验证并修正本项目提出的大创项目扩散的影响因子模型及相关假设,最终得出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大创扩散修正模型如图8所示。

(a) 大学生

(b) 用人单位

4 结论及针对反馈问题的教改实践

研究表明,大创项目已获得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但其扩散仍未到达饱和点。对于大学生,重点在于提高大创项目的指导质量、管理水平与进一步加强推广工作;对于用人单位,则重在加强推广与提高参与积极性。推广的最佳途径均是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

针对大学生在参与大创项目过程中存在的“缺乏创新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与“不知道如何创新”的主要困难,借鉴前人有益经验[13],在所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团队范围内,通过教师与大学生中的大创项目资深采纳者指导两种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有针对性的大创项目实践改革。对大创项目参与大学生的培训内容包括:举办课题组“seminar”,进行文献查阅、报告与讨论,解决“如何创新”的问题;实验基本操作能力与素养的培训,如实验原始记录的规范书写、洗液的配制与使用、电子天平的规范使用、常用玻璃量器的检定、移液器具的正确使用、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时依托校、院级创新平台进行大型仪器的操作培训[14-16],以此解决“缺乏创新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不了解该项目”同时成为阻碍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参与大创项目的最大影响因素。对用人单位而言,“缺乏参与该项目的渠道”、“没有回报”与“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同样也是大创项目在用人单位中扩散的主要因子。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大创项目了解较少,也缺乏参与的兴趣和动力。解决的方法①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契机,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与推介大创项目,使之为全社会所关注。② 政府与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如校企联合的大创项目实践基地,对参与大创项目的单位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等。③ 学校主动走出校门与用人单位携手开展大创项目,如多家企业对我校大学生创新论坛的赞助即是成功合作的典范。最后,参与过大创项目的毕业生在用人单位所体现出的创新素质将是对该项目存在价值的最生动诠释!

5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对大创项目在我国的扩散现状和扩散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由于时间精力财力所限,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

(1) 在调查问卷的时间跨度上,由于受到问卷调查及回收时间跨度过大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年限限定在我国开始启动大创项目的2007年直至本项目开展问卷调查的2013年,而并未涉及2014年与2015年大创项目的扩散情况。

(2) 在调查的广度上,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的样本量偏少。本次研究共回收源于用人单位的问卷共计52份,对于医药院校潜在的用人单位群体来说,样本量有必要进一步扩大。

(3) 问卷的设计不够完美。从创新扩散角度总结的影响大创项目扩散的因子并不是很全面,此外由于缺乏问卷设计的社会学基础,问卷测试问题的语言表述有些不够准确,这对于受调查者来说会存在误导的情形,可能对测量结果带来一些误差。

虽然研究尚存在一些缺陷,但是,还创新性地将创新扩散理论应用到大创项目的扩散研究之中,取得了积极成果,也为后续研究留下了诸多空间。如:创新扩散理论是否涵盖了大创项目扩散所有的影响因子?扩大样本量后,大创项目在用人单位中的扩散过程是否会呈现出与在大学生中相似的扩散特征?影响要素是否类似?大创项目扩散的影响因子是直接作用于采纳者的采纳行为本身还是通过中介变量来影响行为从而影响整个扩散过程?以上种种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来加以突破。

[1] Rogers E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 NewYork: The Free Press, 1983.

[2] 张 玲.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微博研究[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3] 金兼斌. 技术传播——创新扩散的观点[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 应蓉珊. 新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0.

[5] 曹 丹,邓 君. 创新扩散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S1): 109-110.

[6] 刘国晓. 信息服务活动中用户技术接受影响因素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12.

[7] 刘红宇,樊文强. 基于技术创新扩散理论的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模型构建[J]. 现代教育技术, 2012, 22(2): 28-32.

[8] 高 峰. 网络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研究的元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 2010, 16(2): 52-59.

[9] 熊思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大学作为[J]. 群言,2015(4):29-31.

[10] 杜 刚, 李亚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时代金融, 2015(14):174-175.

[11] 汤佳乐,程 放,黄春辉,等. 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88-89,135.

[12] 张应强,蒋华林.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 现代大学教育,2014(6):1-8(112.

[13] 任 佳,王 杰,梁 勇. 多途径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183-185,202.

[14] 吴 敏,李敏惠,黄 坪. 医学本科生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79-183.

[15] 李勇军,张海燕. 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17-19-28.

[16] 刘长宏,李晓辉,李 刚,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163-166.

The Study of the Undergraduate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WUMin,FENGYi,HEManyu,YAOXiaomin,ZHANGLizhong,SUNYiy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engdu 610083, China)

The undergraduates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UIEP) was born in 2007 in China. And it is a creative cultivating form of the innovative diathesis and abilities of students. Based on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 and the situation of diffusion of UIEP in China, the manuscript constructed the model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UIEP preliminarily. Around UIEP itself, the channels of UIEP’s diffusion in China, UIEP adopter’s individual innovation as well a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UIEP and so on, from the macroscopic level, the diffusion pattern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UIEP we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micro level, the undergraduates and employer’s adoption behaviors of UIEP were also explor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ffusion of UIEP in China corresponds with the S-curve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The best way of promoting innovation is to unify the interpersonal dissemination with the mass media dissemination. UIEP also followed this rule in our country. However, it demonstrate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simultaneously: for the undergraduates, the key impacting indicators to the adopter’s behavior of "joining time" and "time duration" are the possible observability, the triability and the usability; the key impacting factors to the adopter’s existing behaviors and the following behaviors are the relative superiority and the triability. For the employers, the key impacting factors to the adopter’s behavior of "whether to choose preferentially the graduates that had joined UIEP" are the usability and the triability.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e model of UIEP diffusion impact factors was corrected further. This manuscript applies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to UIEP’s dissemination study. It expands the applicative scope and domain of the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and adds a new perspective for UIEP research. The manuscript proves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undergraduate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s;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S-curve; empirical research

2016-08-18

2013年成都医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资助项目(JG201331)

吴 敏 ( 1974- ),女,四川简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物新型给药系统及教育教学研究。

Tel.: 028-62308653; E-mail: wuminzhaofeng@126.com

孙毅毅( 1973- ),女,四川成都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药剂学教学与科研。

Tel.: 028-62739516; E-mail: 490655475@qq.com

G 642.0

A

1006-7167(2017)03-0260-06

猜你喜欢
受调查者用人单位因子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调查
47.18%受调查者表示不休带薪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