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云
在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中,许多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采用重复灌输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学起数学来感到枯燥与乏味,大大压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纲要》指出: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1 将数学贯穿一日活动中,萌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以灵活、丰富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在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发现数学。教师可以问幼儿:生活中哪里能看见数字宝宝呀?幼儿一听,急忙用自己的眼睛寻找着、发现着,纷纷交流着:我发现衣服上有数字,是告诉我们衣服多大了;温度计上也有数字,是告诉我们刻度的;我们的课本上也有好多数字,是告诉我们书的页码……中午,带孩子到户外散步,寻找大小形状不一的房子,观赏生活中的各种房子,并引导幼儿说说谁能看得出这些房子上有些什么图形?在幼儿的活动中也到处有数学:如幼儿参与角色游戏时,幼儿会用钱币去超市、花店、小吃店等区域购买东西,每位参与游戏的孩子都会集中精神,计算着钱币中数与量的对应。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增强了对钱币的认识,也学会了钱币的加减。在幼儿户外游戏时,我们也会渗透数学,比如让孩子用小车运指定数量的沙包;跑步比赛中让孩子观察谁是第一,谁的距离最长;集体游戏“成双成对”中增强了对单数、偶数的认识。在建构游戏中,幼儿能利用各种图形,堆积幼儿想要的城堡、乐园,在不知不觉中幼儿对图形的感知、运用也逐渐熟练。有了平时的铺垫,幼儿学习数学也越加轻松,对数学的兴趣更高了。
2 善用游戏性激发幼儿主动活动的积极性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笔者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例如在“圣诞节的礼物”这一活动中,笔者为了让孩子能够操作6以内数与量的对应,就在圣诞袜上贴上数字,让孩子根据袜子上的数字装糖果,并且告诉孩子们“圣诞老人需要你们的帮忙”,孩子们一听圣诞老人需要帮助,都积极加入了。在活动中不但让幼儿操作了数与量的对应,还丰富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将一些数学知识巧妙合理的融于充满情趣的游戏中,孩子们会学得更主动,学习效果会显著提高。
在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时,所选用的游戏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应该以直观的、带有情节的、幼儿能扮演角色的游戏为主。如情景游戏“小鬼当家”、“走迷宫”、“龟兔赛跑”等。而中、大班幼儿应该运用挑战性的、有更多发挥余地的游戏为主,如竞赛性游戏、操作性益智游戏等。
3 利用操作材料激发兴趣
《纲要》明确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当前数学教育已经从重视教师的教转向重视幼儿主动学习;从重视学习的结果转向重视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把知识和概念传授给幼儿,而是提供各种材料,通过观察、引导、支持幼儿操作活动的过程,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规律,习得知识。幼儿园数学教育操作材料的提供,应着眼于幼儿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建构,教师在投放操作材料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3.1 材料的投放要讲究适宜性
过分强调“引起兴趣”,可能把幼儿引向消极地感受学习材料。案例“等分”中,诱人的食物分散了幼儿学习的注意力,影响了幼儿探索的专注程度,把幼儿自觉学习基本教学内容转移到与学习无关的因素方面。案例“给鞋子分类”中,教师利用幼儿的生活用品——鞋子来引导学习分类统计,但是各种材质和颜色的鞋子干扰了“类”的界限,影响了学习分类的效果。因此,材料投放的适宜性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础,材料应该能引起幼儿的积极思维,凸显数学的本质特征,使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获得和谐统一,避免为求形式而弱化本质的错误倾向。
3.2 材料的投放应讲究科学性
案例“称一称”中,自制的测量工具所存在的较大误差及所选择的测量物没有固定的重量,就直接影响了幼儿探索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准确性。幼儿需要借助具体的物体来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支持思维的探索,因此,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应便于幼儿尝试、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操作材料既应满足幼儿科学探究的需求,更应成为科学探究的有力工具。
4 巧用激励性激发幼儿向上
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与动作往往能激发幼儿持续、愉快的探究,能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体的、个别的、有点头、微笑、夸奖、贴粘纸、插红旗、奖励玩具等,当幼儿回答问题时,要把“你的办法真好?”“让我们来听听你的好主意。”“今天,你的发言真精彩。”“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告诉我们吗?”等一些激励的话常挂在嘴边,使孩子体验成功和满足。在数学活动《毛毛虫的故事》中,有一位孩子将数字宝宝送错了,笔者对孩子说:“毛毛虫回不了家了,请你再仔细看看它应该回哪个家?”这个孩子听了又兴趣盎然地看着自己手中的数字,将正确的数字宝宝送回了家。在笔者的鼓励下,这位小朋友积极尝试,大胆探索,发现了数字与数量对应的重要性。小朋友将毛毛虫送回家了,笔者就表扬了一下他:“哇,你做的真好,毛毛虫回到了自己的家可高兴了!”小朋友对于自己做了一件这么有意义的事,非常高兴。实践证明:兴趣是主体作用发挥的源泉,也是主体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幼儿数学教育,只有立足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才能充分激发幼儿自主参与活动的欲望和学习潜能,并使他们在主动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5 有效的提问,引起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的笨。”所以应该做到有效提问。数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体现为教师根据数学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同,精心设置问题。有效的提问可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发思考,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幼儿天真可爱,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利用这个特点,在数学活动中,对幼儿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幼儿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参加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如在有规律的排序中,以《魔法屋》的故事引发问题:“小精灵去找什么宝物”、“需要什么方法才能过关”、“小精灵想请你们帮助它,你们愿意吗?等等。又如在认识“时钟”中,笔者用爷爷、爸爸、儿子来比喻时针、分针、秒针。笔者问:“为什么要把时针比喻成爷爷呢分针比喻爸爸?秒针比喻儿子呢?”“那么儿子跑一圈,爸爸跑多远呢?”“如果爸爸跑一圈,那么爷爷跑多远呢?”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深深地吸引了幼儿,他们很快地记住时针、分针、秒针的特点,而且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的关系。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又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这正如古语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总之,兴趣是幼儿求知的动力和基础,数学知识的无穷性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从幼儿的角度去想,着力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不再让孩子们觉得数学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这样,幼儿的学习将是主动的、积极的,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就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