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义+朱晖+梁银
摘要:高校现有的软件人才培养与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如何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企业需求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该文针对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了面向服务外包的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分析了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然后给出了高校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思路、重点与难点;最后提出了高校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166-03
软件服务外包是信息技术服务的新兴产业[1]。近年来,在教育部、商务部以及地方政策鼓励扶持下,为了满足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需要,较多高校都在申办和建设软件服务外包嵌入式培养专业,但是,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高校培养的软件服务人才与企业的用人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其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软件企业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高校软件人才培养规格不完全符合软件外包企业对软件技能人才的要求。这种供求脱节的现象导致一方面高校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来的学生却难以满足企业需要;另一方面软件外包企业招不到合适的软件外包人才,只好先把人招进来然后再进行培训,这样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2]。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高校必须改革现有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面向服务外包的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1 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IT服务行业调研及未来趋势报告》显示: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规模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达到5369亿元、7248亿元、9350亿元,增速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然而现有的软件外包人才培养规模不够、培养模式陈旧,难以达到企业用人要求,造成人才需求增长与外包人才供应之间的矛盾[3]。
1.1 我國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从目前的人才来源看,我国的软件外包人才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①各类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人才。他们已经掌握了软件外包行业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英文读写能力,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是外包行业最大的潜在资源,但是缺乏参与外包项目的工作经验、大型项目和团队合作的锻炼。②各种自发的社会办学和认证机构培训人才。各种培训机构和社会办学,他们以就业或取得证书为目的,结合市场需要推出各种实用课程,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理论基础不足,并且缺乏统一标准,师资良莠不齐。③企业参与促进了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的联合,使得培训能够以实际外包项目展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企业员工的开发能力,但是这种联合是松散的,因此课程体系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④软件外包企业内部培养。软件外包企业内部组织的培训,企业员工在具有丰富软件外包开发经验的人员的培训下,针对软件外包真实项目进行培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外包软件开发能力,但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1.2 传统培养模式与现代外包企业需求不适应矛盾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是:培养目标模糊,课程体系陈旧,教学重理论、考核偏理论,对实践和应用能力重视不够,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学校对教师的业绩考核重科研、轻教学,多数教师获得的是科学型硕士、博士学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大多数高校所培养的软件人才与软件外包服务企业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造成了有人不能用甚至是无人可用的现象[4]。
总之,高校现有的软件人才培养与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只有校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深入合作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2 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思路、重点与难点
2.1 改革的目标
主动适应现代软件服务外包的发展,促进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人才培养向服务外包转型,力争把高校建设成为教学体系先进、资源丰富、融入地方、贴近企业、学生就业率高、能够服务社会和地方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
2.2 改革的思路
借鉴和运用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教育理论与教学模式,利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的思路是:①通过高校与企业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企业需要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②建设一支具有实战经验的高素质实践教师队伍;③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嵌入式教学,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教材,采用符合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考核手段;④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训实习就业体系,形成完善的实验实训质量考核体系。
2.3 改革的重点
1)培养目标定位是基础
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将培养面向软件服务外包企业需要的技术硬、素质高、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
2)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校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因此,为更好适应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建立一支现场工程经验丰富、领域知识全面、专业技能过硬、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
3)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关键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是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从学生身份到企业员工过渡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必须制订完善的实践考核标准,充分发挥考核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保证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2.4 改革的难点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学校的教师与软件外包企业联系较少,缺乏工程化的软件生产流程体验,教学中重理论讲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高校对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应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鼓励教师多与企业及地方联系,考核激励等环节要及时跟上。如何建设一支具有实战经验的高素质实践教师队伍将是改革的难点之一。
2)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联合建设实训基地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将为软件行业带来变革,为学生就业提供出路。如何从管理制度上保障软件教育冲破校园围墙,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与软件企业实践结合转变,为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联盟搭建优秀的平台也将是一个难点[5]。
3 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
高校应以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为中心,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较好的语言应用水平,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行业创新能力的人才[6]。
3.1 構建软件服务外包的课程体系
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需求为目标,构建满足软件服务外包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合格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中基础是指本专业最基础的必修课程,由基本素质课程、通识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程构成,重在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素质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通识课程注重夯实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包括中外文表达与写作能力。专业基础课程突出广度和应用,重在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水平以及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7]。
图1中特色模块设置符合“个性化”培养需要,根据当前软件服务外包市场缺少的人才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培养,我们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了软件开发方向、嵌入式软件方向以及软件测试方向课程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特色专业方向学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满足了软件人才市场的需要。
图1中实践是指为期1年的实习实训课程以及毕业设计。把软件服务外包企业需要的技能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插入到培养方案当中,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也能够及时进行软件服务外包相关的实践,不断提高学生在服务外包软件方面的动手能力。
3.2 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坚持多元化、工程型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8]。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聘请企业有经验的服务外包软件工程师来学校上课,让学生能够接触一线工程师做过的项目,增加对服务外包软件的研发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分阶段分批次将教师送到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参加教师培训,并取得企业认证的讲师或技术资格证书,充实现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3 构建三维实践教学基地
重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之间的关系,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在产学研方面的合作,通过校内、校外以及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校内实践基地
强化实验室建设,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设企业实际案例的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校将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设实训中心,建立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应用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接触软件服务外包项目流程、体会团队协作氛围的仿真环境。
2)校外实践基地
坚持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与国内主要知名软件企业对接,在企业内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在真实环境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行业适应能力。
3)创新实践基地
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设立创新工作室,配备指导教师,提供经费资助,选拔优秀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推进境内外联合办学,建立校外创新基地,健全学生交换机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高校现有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与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如何建立满足软件服务外包企业需要的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首先给出了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然后给出了高校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思路、重点与难点;最后提出了高校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通过以上思路改革现有的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面向服务外包的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真正适合软件服务外包企业需要的软件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志,孙力娟,岳文静. 面向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建设[J]. 计算机教育, 2016(7): 96-100.
[2] 胥备.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的多种模式[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 (11): 107-109.
[3] 韩自存,杨青.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 (31): 19-20.
[4] 陈鼎庄.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 6(5): 75-78.
[5] 曹兴平,吴艳岚. 浅析校企合作在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中的作用[J]. 教育与职业, 2014 (21): 191-192.
[6] 杜小丹,叶安胜,李焰,等. 高素质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计算机教育, 2010(14): 34-68.
[7] 周天宏,张思卿,戴歆. 服务外包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中的角色定位[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20): 251-252.
[8] 陈超祥,叶时平,赵方,等. 计算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 (6):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