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满珍
我去花莲纯粹是为了那片海。看过电影《练习曲》的人,难免会被男主角明相的环岛骑行所激荡,想在生命中也拥有那样的一段时光—有些事,再不做就来不及了。于是,果断取消了原定的垦丁行程,事实证明,量力而行也是一种美德。以潜水冲浪博得美名的垦丁,她的热烈和欢笑,属于青春的任性,花莲的慢与瘫,才是中年的。
关于花莲,有则Slogan广为流传:如果你厌倦了花莲,你就厌倦了生活。花莲确实是人生随逆风急行,攀山渡海之后,突然想要的一个宁静所在,于是选择花莲这个港口停下来,放肆瘫。花莲有逛不完的咖啡馆、杂货铺,那些从台北、海外大城市逃离回来的老板们,种花养猫晒太阳,办小杂志卖小手作,鼓捣音乐节、诗歌节,竟然出了好几本关于花莲的享乐“专著”。我住的民宿楼下的咖啡厅,每天都有人在那里谈天说地,因为城市太小,彼此熟稔,顾盼有情。日子明亮,却又有洞察世情的淡然,我喜欢这种进退有度,彼此会心的氛围,如果可以,真想卜居其间啊。
花莲以观光旅游为主业,整个市区,20分钟可以骑行游荡一圈。花莲文化创意园区、铁道文化圈、石艺大街三个文化创意市集,是生活在花莲的福分。游客潮来潮去,不知道是否可以支撑店老板的营生。铁道文化圈有个做手工饰绳的小铺子,几次去都没见人光顾,但主人神态悠闲如故,令我侧目。记不清楚在哪本书里看过花莲的四季游玩指南,大意是春天适合漫步,有璞石咖啡馆、时光二手书店、旧书铺子、泥巴咖啡等,可以消磨好时光。夏天是运动者的天堂,攀岩溯溪,骑行暴走皆宜,五点后出门,海边小城夜生活盛大开启,可以挨家畅饮过去。秋天则是艺与味的大赏,创意园区内密布各类艺廊和陶艺工作室,各种分享活动层出不穷。亦可去周边凤林小镇重温妈妈味道,品味花莲的乡愁食物链。至于冬,我去花莲时,正值冬季,除了不能潜水,几日速旅,竟像浓缩了她的四季,让我对花莲的情感迅速升温。
四季之中,我偏爱夏的热烈和酣畅,却对夏日运动敬而远之,对潜水出海钓鲸这种最适合在花莲夏天进行的勇敢者游戏,能避则避,只在第一次随团旅行时,去太鲁阁公园的路上,瞻仰了一下苏花(从宜兰苏澳镇到花莲)公路上的名景清水断崖,一眼胜过自然界万年。纵步过恩施大峡谷的人,太鲁阁的峭壁断崖不过如此,但我爱上了那里的树。公园指南上写,从清水到大山顶,3724公尺的落差,造就了茂密的原始森林,一到春天,樱花便开满了山。但我只能远观,导游循众带我们看完红色铁桥、燕子口、为纪念苏花公路而牺牲的200名老兵而修建的长春祠,便要下山。环绕游客中心的那条林荫步道美极了,迤逦而行,看不到尽头。风吹过来,参天阔树上的叶子摇来摇去,和地上翻滚的的落叶互相应和,似在演二重奏。去年冬天,台湾罕见下雪,我才知道,我站在那里远眺过的合欢山,是徒步者的天堂。某次去阳明山时,遇见一位在台湾留学的美国女孩,多次徒步至合欢山,并且每次都要换条步道入山,说起行山吸氧的美妙,山中植被鸟雀的参差多态,整个人都光彩夺目。个中滋味,只有亲历过的人才能体会,我仍是隔膜。
我并没有勇气以一种游客的心情,去参观长春祠。熟悉近代史的,都应该了解这些老兵在大时代中动荡的命运,少小离家,青春作伴,九死一生,却还不了乡。我后来在花莲市中心,看到给孤苦终老的老兵最后温情的荣民服务处,四围静寂,二楼露台上的花,无知无觉迎着海风绽放,没来由觉得安慰。
花莲除了美得令人窒息的七星潭,时有调皮的巨浪向你扑过来,不适宜放瘫外,随意找片海,或者海边栈道长椅,便可以枯坐一下午。坐到兴起, 一个人对着辽阔的湛蓝海域喊叫,“花莲,我来了,你在哪儿”,一回头,发现左边的大礁石不知何时坐了一个人,在孤独地海钓。发疯也用不着不好意思,海风那么大,很快就会把你的声音吹远,再则,花莲人对任何怪咖都有免疫力。我每天什么都不买,从所住的宾馆经过树人街,再到铁道文化市集,一家小店一家小店地逛过去,一路闲话,累了点杯咖啡或鲜榨果汁,看花看人看猫狗,看什么皆好。花莲的洁净优雅,体现在瓶中的水,青天的云,窗边小花里。逛完便出门找吃去,如此密集造访,我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记得我,总之,你不主动,没人八卦你的人生。
花莲的吃分日常款和夜市款,日常款都是街坊美食,比如公正包子,液香扁食(类似馄饨),只要门前写着招牌老店或挂着著名节目主持人推荐,一律有人耐心大排长队,已成花莲一景。台湾行走,我至今没有遇到難吃的。从将军府去松园别馆的路上,随意找了家臭豆腐店,竟也别有一种风味,打破了我对旅游景点食物难吃的偏见。有时店面越简静,东西越好吃,所谓豪华饭店,最好绕行,那是用来接待旅行团的。但一个人的旅行,夜市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夜市升腾的烟火和人浪,可以掩盖孤独美食客的落寞。小小花莲,亦有自强夜市和海滨夜市可选择,在自强夜市,我未能免俗地品尝了第一家烧烤和蒋家棺材板。我没有湖北老乡袁宏道身极世界之鲜的野心,保持好奇心就好,所谓在地古早味、乡愁食物链,那是美食家的故事营销,我被夜市旁边的演出舞台吸引,泡露天酒吧去了。
台湾艺人的敬业,从类似这样的流动舞台可见一斑。我最惊讶的是在台东池上包饭,即卖盒饭的地方,老板竟然改装了一节旧火车车厢,请了乐队自弹自唱,男歌手色艺俱佳,曲目亦不敷衍,自带对赖以谋生的饭碗的庄敬。花莲露天舞台演出也是如此,几家连着的夜市海鲜摊,各擅其场,站着听一会儿,有些歌手混过台北,也有参加过《中国好声音》的,水准和诚意,皆对得起游客和食客的耳朵。
比起大陆的大好河山,台湾MINI版旅游资源很容易让游客生出“我们那里如何如何”的优越感,环台行走,感动我的总是他们对自己身处的一片海、一条街,一栋老房子,甚至一棵树的珍重和呵护,两相比较,我们则消费甚至挥霍到林徽因所痛惜的“智力德行已到了不能堕落的田地”,不是不惭愧的。
时代在变,但花莲的日子仍像慢镜头,遑论换新天地,整个城市都保留着日据时代的痕迹,落脚处皆有历史之感。花莲文化创意园区,由花莲旧酒厂改建而成,园区内散落着日式建筑,门窗造型,格子线条都很日本,墙头松枝斜倚,清淡幽寂得像小津的电影。位于美仑溪畔的将军府,于日治时期昭和11年(1936年),用花莲名产桧木搭建而成,曾是军事指挥官中村大佐的宿舍,被旅行指南夸大附会为小京都。桧木的清香已被历史的尘埃埋没,我去时适逢春节,大红灯笼高挂,府前的六月雪,不知道为何还残留着几朵白色的花。门前一株老树,中间已空,枝干仍虬结在一起,荒凉而寂寞,却也使人感怀,在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人与树皆当若此吧。
从将军府走到松园别馆,俯瞰大海和市区,我几乎以最后一瞥的心情来看花莲了。山坡上几栋私家别墅,竹篱高树,庭院深深。依山靠海的风水宝地,属花莲富人区,伸出篱笆外的山茶花,芳菲待尽,急急转世,奔向下一个春天。松园别馆在花莲美仑山右侧,馆如其名,松树浓密遮天,树龄皆达90年以上。日据时代,此处是“兵事部”办公室,即高级日本军官休憩之所。在日本人的“史记”里,此处是天皇给军官赐御酒壮行的地方,将近一个世纪,历史的隐痛,在太平洋吹来的风里淡化,成为太平洋诗歌节的发韧地,更添身世之感。面向大海,所有的悲欢离合远在地平线之外。每到11月,海内外重量级诗人毕至,松园成了王羲之的兰亭,或倾诉,或思乡,或思人,或取诸怀抱,在室内面对面笑谈,或围着园内生态池,吟诗歌唱,开怀就好。苏轼《赠诗僧道通》用色香味来赞诗:“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留存松园二楼纪念馆的诗章,得花莲美景和美食的饴养,亦语带烟霞,饱含蔬笋味,深得吃货之心。隔着一千年的河岸,可以和我的偶像莫逆于心,圆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