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丽君++高盈盈
摘 要: 庆阳地区作为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周祖兴建基业到如今庆阳农耕文化节的举办,几千年来,庆阳地区的劳动者们一直传承农耕文化中勤劳朴实的农本思想和纯朴热情的劳动情怀。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是农耕文化内涵的传承历程,在我国先秦时期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涵着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因此通过研究先秦文学作品中庆阳地区农耕文化的内容,可以为庆阳地区农耕文化的研究开拓新视野,也可以在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的同时,发展和创新农耕文化内容,充分发挥和利用农耕文化中古为今用的实践价值,进一步带动当地现代农业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庆阳地区 农耕文化 先秦文学作品
庆阳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的黄土高原,地处泾河上游西有六盘山与陇右相隔,东有子午岭与陕西相阻,北有崇山峻岭与宁夏相望,南有董志原横卧其中,中有马莲河系横穿,逶迤向南进入陕西汇入泾河。地域内的气候温和而湿润,宜农易牧,因而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在历史上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庆阳有史记载的农耕史始于距今3700年前,庆阳地区的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北周时期的农耕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周祖居豳,始开农耕、畜牧、蚕桑等,在发展农事、维持部落温饱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周祖农耕的文化萌芽,周祖的“教民稼穑”是庆阳地区农业文明的始祖,周祖时期的农业开辟了我国传统农业的道路,标志着我国农业由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庆阳的古代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北方摇篮”。从2009年9月21日至今,庆阳市举办的几届农耕文化节为我们展示了绿色农产品、民俗文化产品、羊系列产品、草畜产业生产机械等,充分体现了庆阳市近年来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农耕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庆阳地区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这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积累形成的,农耕文化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农谚、绘画、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广泛的文化类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先秦时期古代文学作品蕴含的庆阳地区的农耕文化,了解先秦时期庆阳地区的农耕文化的状况。
一、先秦时期庆阳地区农耕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
中国农耕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传说中的尧舜时期。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后稷,名弃……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从小在玩游戏的时候,喜欢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种出来的麻、豆长得都很茂盛。到他成人之后,就喜欢耕田种谷,并且善于观察土地的特点,因地制宜。尧帝听说这个情况就举任弃担任农师的官,教民众种植庄稼,天下都得到他的好处,他在农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舜帝说:“弃,你在民众受饿的时候,担任农师,播种各种谷物。”把弃封在邰(今陕西武功境内)以官为号,称后稷,以姬为姓,在唐尧、虞舜、夏商的时代,这一族都有美好的德望。周人先祖弃在农业发展历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伟大人物,他对当时的部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但开创了农业生产技术并使其不断地发展,而且带领部落民众一起播种农作物,使得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传播与发展。弃舜帝时被封为当时主持农业的高级官吏,且世袭传承。夏朝后期,“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失其官而奔于戎狄之间”[1]。弃死后,其子不窋继承。但当时,夏王鄙弃夏朝立国之本的农业,各种社会矛盾趋于尖锐,夏朝的政治已呈衰势。于是,不窋带领他的部族向北迁徙到戎狄杂居的地方,秉承先祖的遗训,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不窋率领族人到达庆阳一带后“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2],继续发扬先代美德,在此拓土开疆,教民稼穑,并且制定了相关管理条例,用以教化百姓。不窋教民稼穑,开创了陇东農耕文化的先河,不窋死去后,他的坟墓就在今天的庆城县。“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积蓄。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周人歌乐思其德”[3]。公刘虽然处在戎狄地区,但他继续从事后稷的事业,致力于耕种,在此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他到处查看土地性能,从漆水、沮水渡过渭水,伐取木材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族人的财富,民众都很拥护归顺他。公刘是一位极具组织才能和领导智慧的伟大领袖,直到现在,每年的三月十八日,庆阳、旬邑、长武、彬县等四方百姓都要去公刘庙拜谒祭奠,缅怀这位华夏农耕文化的不朽开拓者。公刘死后,其子庆节立,且“国于豳”(兰州大学历史学家汪受宽先生在《豳国地望考》一文中说:“豳,既是指不窋至古公亶父诸位周先公所居‘戎狄之间的大范围的豳地区,又特指公刘、庆节至古公亶父所居的豳国,更具体指豳国都城。”即豳地在今天的甘肃庆阳宁县境内),“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死后,其子古公亶父立”[4]。古公亶父是公刘之后又一位杰出的领袖,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他“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5]。但这时商王武乙实施暴政,激化民族矛盾,导致戎、狄等游牧部落常常侵犯中原。大约在公元前1191—前1113年,戎狄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对周族进行袭扰,古公亶父无奈指挥部族迁徙,由豳迁岐。姬周族从公元前17世纪的不窋开始,到公元前12世纪末的古公亶父离开豳地为止,其“窜于戎狄之间”的时间长达500年。周祖居豳,为豳地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该地农耕、畜牧、蚕桑等领域的发展影响重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发展农事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周祖农耕文化。
二、先秦时期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庆阳农耕文化
先秦时期文学作品叙述周祖繁衍《诗经·大雅·生民》的诗歌,对于远古时期的庆阳地区农耕起源有详细的描述,如“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糜维芑”[7]。好种子天降下,是黑黍,是麦子,是赤米,是白米。窥一斑而知全豹,这短短十二个字,便足以使我们窥见陇东农耕起源的全部。同时,《诗经·大雅·生民》还为我们描绘先周农耕情况:“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糜艺。”意思是保护禾苗勤除草,先择良种播得早,种孑渐白露嫩芽,禾苗窜出向上冒拔节抽穗渐结实,务,谷粒饱满成色好,禾穗沉沉产量高……遍地秬子和秠子,收割完毕堆陇亩,遍地糜子和高粱。从《诗经·大雅·生民》的描写可以看出,后稷从事农业经验得知,他知道选择地宜,因时因地地播种;也知道选择良种,选种各类不同的五谷作物;还知道清除杂草,扩大优良作物的种植面积,计算每亩的产量,使得农业生产逐步脱离原始状态。这种丰富的农耕经验为不窋以后来到北豳发展农耕文化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农耕文化的发展。
周祖史诗的《诗经·大雅·公刘》中也有体现农耕文化的发展。“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场乃疆,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无咏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在这段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当时周人的领导者,公刘致力于田界、地界的划分和粮食的储藏,而这些都给我们一个侧面的提示:这个时期的农业文明,农耕文化正在形成。日益成熟的农业经济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秩序,维护了井然有序的农业生产活动,而这些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土壤。
《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也是《豳风》中产生最早的一首。全诗真实反映了当时豳地百姓的农业生产生活的场景,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诗从七月写起,按时节顺序,逐月展开各个画面。诗中采用的是周历,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7],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蚕月”即夏历的三月。从正月开始,就要修理农具准备一年的春耕了。二月下地耕种,妇女小孩把饭送到田间。三月天气转暖,妇女背着筐儿,结伴沿着小路去采桑。四月狗尾草结子,五月、六月各种昆虫开始活动。七月、八月就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打枣子,割葫芦。九月天气转凉,开始缝制新衣,妇女小孩去野外采摘野菜。十月将打好的粮食贮藏起来,酿制春酒,给老人祝寿。十一月、十二月的工作以狩猎为主。狩猎结束后,大的猎物归公家,小的猎物归自己。一年的劳作也结束了,年终时,大家相互邀饮,举酒庆贺。全诗反映了豳地人民一年到头从播种、采桑、养蚕、纺染、收成、打猎、裁衣、修房以至于凿冰和祭祀的终年活动,展现了先周及周代农业生产和生活的生动画面和井然有序的农事活动,诗中提及的农作物小麦、高粱、谷子、糜子、葫芦、大麻、苋菜、韭菜等,至今仍在种植,可见当时社会具备较完整的农作体系,能够准确把握农作物的种植时期,这一认识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庆阳地区农耕文化的繁荣,也培育出了庆阳人民淳朴善良的个性特征,对庆阳地区过去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庆阳先周以来的农耕文化经过长期社会实践积累而成,只有不断挖掘整理,推陈出新,才能充分发挥古为今用的实践价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庆阳市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农政策,同时要从悠久的农耕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学习先民们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和尊重自然规律,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让古老的农耕文化历久弥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3][4][5]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4:54.
[2]左丘明.国语[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99.
[6]尹吉甫,孔子.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417.
[7]尹吉甫,孔子.诗经[M].北京:昆仑山出版社,2012: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