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芳++楼培
摘 要: 在楚国存在的八百多年里,其文化造就了上古楚人别具一格的文化品格。上古楚人的文化品格主要包括积极进取、誓死爱国、唯武独尊、宁死不屈等方面。研究上古楚人的文化品格是了解楚国发展的主要渠道。
关键词: 楚人 文化品格 楚国发展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领土最广、民族最多的一个诸侯国,在历史上存在八百多年。作为一个南方的霸主,楚国有着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其影响下,楚人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品格。本文就楚人的文化品格进行分析,如有纰缪之处,还请指正。
一、积极进取
春秋初始,黄河流域诸国正在钩心斗角的时候,南方的一个蛮夷之国已经强大起来,那就是楚国。《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1]可从《史记》中考证到楚人的祖先是黄帝的孙子高阳。直到公元前11世纪楚才正式立国,“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2]。楚虽然立国,有了自己的都城,但是在西周王朝“尊尊亲亲”的思想指导下,楚最多只是一个蛮夷之国,既得不到周天子的赏赐,又没有参加重大盟会的资格。《左传》记载:“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3]这说明楚国当时还未真正成为华夏系统的诸侯之国。然而,楚人有着强烈的进取心:“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4]楚国在几代人的奋斗下,逐渐摆脱了周王朝的控制,“王不加位,我自尊耳”[5]。从楚成王开始,楚国就不断地逼近中原地区,有称霸中原的趋势。经过一系列的战争,楚庄王时楚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春秋五霸之一,正验证“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语。战国是一个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力量不断变化。楚人因受筚路蓝缕文化的影响,在战国时期仍续写着挺进中原的神话。作为战国七雄,楚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几个世纪之后,强大的秦国兼并了楚国,但是楚文化却生生不息,楚人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更表现出要坚决捍卫其文化的决心。秦王朝的暴政使得本来就不愿臣服的楚人开始反抗,最先掀起反秦浪潮的是楚人陈胜、吴广,继他们之后的是“西楚霸王”项羽,而与项羽同时起兵最后建立西汉的汉高祖刘邦也是楚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正是楚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强有力的写照。
二、誓死爱国
论及楚人的爱国,便要从三闾大夫屈原谈起,他是楚国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人物。“受命不迁,生南国兮”、“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6],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桔颂》和《哀郢》,都体现出屈原已将自己的生命与故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楚国的深厚感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7],这便是他为了振兴楚国而发出的誓言。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故憂愁幽思而作《离骚》”[8]。“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9],这是屈原面对怀王不断疏远忠臣而对国家发出的感叹。屈原在被疏远后不久便遭到流放,屈原历经两次流放,第一次在楚国北部汉水流域,他在《九章·抽思》中以鸟自比:“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有时还会“狂顾南行”,但他却不能回郢都,只能“聊以娱心”[10]。第二次他“遵江夏以流亡”,“上洞庭而下江”[11](《九章·哀郢》)。屈原在过了二十多年的流放生活后,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然绝望。最后,他不忍目睹国家破亡的历史命运,“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渔父见而问之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12]
从上可知,屈原振兴楚国的政治抱负及人生理想都化为泡影。“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13](《离骚》)。那些沾在他衣襟上的浑水和泥浆,是对他完美政治理想的一种侵犯。他昂首阔步不再回顾,纵身跳入汩罗江中。这一跳仿佛实现了他“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同光”[14]的愿望(《楚辞·九章·涉江》)。屈原宁死不愿屈身于这个浑浊不堪、美丑不辨的黑暗世道,死亡成了他维护爱国理想的唯一方法。
楚人爱国在先秦时期是很突出的,上至君王下至普通百姓,这种爱国的思想深深地植入他们的血液中,都为“天下莫富于楚”而感到自豪。楚国到楚怀王执政时已经开始衰败,当年的霸主地位不复存在。在历史记载中对楚怀王多是褒贬不一的,他最大的缺点是容易听信小人谗言,并任用昭阳等人,听之信之。但是历史都是有两面性的,楚怀王虽然听信奸臣,更是在张仪的几次游说之下使楚国失掉了与齐结盟抗秦的良好机会,最后使楚国处处碰壁,版图领土不断缩小。但楚怀王也有十分爱国的一面,楚怀王三十年,秦国假借会盟的名义把楚怀王骗到了武关,随后又把他挟持到了咸阳。秦国想通过软禁的方法让怀王割让巫、黔中等郡,但怀王十分果断地拒绝了秦的这一无理要求。楚怀王三年之后因病死在秦地,也因此改变了楚怀王在楚人心中的地位,由之前的昏庸、无能使楚国国土大片丧失到后来宁愿客死他乡也绝不割让领土,这是一个质的转变,表明了楚怀王的爱国信念是坚定不移的,对楚国后世君主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唯武独尊
“天下之事尽在楚”,这是楚国君民的豪言和自信。几代楚君戎马倥偬,南征北战,敢于与中原强国争霸。《左传》作为记载春秋史事的权威典籍,记录了楚国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被记载所灭的诸侯国就有十五个,而《楚灭国考》记载的竟多达五十余个。楚国在不断向四周的诸侯国发起进攻的同时便被冠以“尚武”之名。《管子·轻重》中就有齐桓公说“山东之国也,其民习战斗之道”,《淮南子·兵略训》曾记楚“卒民勇敢”,这种尚武的表现之一是“不胜利,宁勿死”。
历史上著名的鄢陵之战以晋国胜利,楚国战败告终。“楚师还,及瑕,王使谓子反曰:‘先大夫之覆师徒者,君不在。子无以为过,不谷之罪也。子反再拜稽首曰:‘君赐臣死,死且不朽。臣之卒实奔,臣之罪也。子重使谓子反曰:‘初陨师徒者,而亦闻之矣。盍图之?对曰:‘虽徽先大夫有之,大夫命侧,侧敢不义?侧亡君师,敢忘其死?王使止之,弗及而卒”[15]。鄢陵战败,楚共王想要赦免将领子反。子反勇于承担起士兵奔逃的责任,把这次战败看作是他的错,一心求死。子反认为被君王赐死“死且不朽”,不朽的是军人维护国家尊严的那种精神。
《说苑·立节》载:“至于国郊,使人复于君曰:‘臣请死。君曰:‘子大夫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子大夫勿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臣者,皆入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楚终为天下弱矣。臣请死。”[16]
由子囊之言可知,楚人认为将士出征必须胜,因为身上背负着对国家的责任。战争失利,又逃避死罪的人,既是对后世做出了不好的表率,又是弃国家与自身人格尊严而不顾的人。子囊伏剑而亡的高义之举,是尚武的一种极端表现。楚国将帅的这种“不胜利,宁勿死”显示出楚人的剽悍。在一定程度上说,尚武既是楚人的文化品格,又是他们进军中原去争夺霸主的一个有利条件。
四、宁死不屈
《韩非子》载:“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17]楚人和氏因一块玉石的真假两次拜见君王,却都被玉官告知为石。虽然双腿被砍遭受不白之冤,但是他仍然坚信这是一块宝玉,直到楚文王时这块玉的价值才被发现,并命名为“和氏玉”。几百年后,和氏玉已价值连城,为赵国所有,才有了历史上“完璧归赵”的故事。
几百年之后这样的历史再次上演,自古就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俗语,在项羽与刘邦的角逐中,最后以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称帝建立汉朝收场。
面对乌江亭长“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的建议,项羽直言:“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父老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18]
项羽的人格魅力就是决不服输,他乌江自刎,向不平的天公发出抗议。他垓下突围本意是要渡过乌江,返回江东,重整旗鼓与刘邦较量,但他到了乌江边,眼看在身边的26骑都不能保护,东山再起的希望破灭,于是毅然改变主意,不渡乌江,以战死沙场而谢幕。项羽乌江自刎不是胆小者的逃避,而是勇敢者的行为[19]。司马迁将项羽塑造成了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他的自刎,就如同悲剧英雄的落幕。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胡曾的《乌江》:“爭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这些诗句都是对项羽的英雄气概加以赞扬的诗句。项羽虽然失去了霸业,却赢得了人心,是人们心中永远的西楚霸王。
上述描写楚人文化品格的四个方面,楚国历经了八百年,其文化十分深远,所形成的文化品格远不止这些,但这四个方面可以说是主要的。我们在分析楚人文化品格的同时,可以发现楚国的发展史就是楚人的一部奋斗史,虽然楚国在古中国的地图上只出现八百多年,但其文化影响力却跨越几千年,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人。
参考文献:
[1][2][4][5][8][12][1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1387,1389,1391,1931,1933,1936,237.
[6][7][9][10][11][13][14]屈原,著.林家骊,译注.楚辞[M].北京:中华书局,2015.1:154、126,19,6,131-132,121-122,11,115.
[3][15]左丘明,著.刘利,译.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257,196.
[19]张大可.论项羽[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16]刘向,著.王瑛,王天海,译注.说苑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161.
[17]韩非子,著.陈秉才,译注.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