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金红 贾培兰 李英 刘燕
【摘要】 目的 评价自制匀浆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2例。两组早期均给予肠外营养, 同时对照组进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管理, 而观察组给予自制匀浆膳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营养结束时间、经口喂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2周后总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静脉营养结束时间、经口喂食开始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后总蛋白水平为(54.5±10.4)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1±9.6)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匀浆膳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 有助于加速患者康复, 预防营养不良, 值得临床推广, 但需做好质量管理。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营养支持;匀浆膳;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6.08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curative effect by self-made homogenized diet for nutrition support in severe head injury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2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early parenteral nutriti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manage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by self-made homogenized diet. Comparison was made on intravenous nutrition end time, mouth feeding recovery time, hospital stay time and total protein level after 2 week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shorter intravenous nutrition end time, mouth feeding recovery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protein level after 2 weeks as (54.5±10.4) g/L than (50.1±9.6) g/L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self-made homogenized diet for nutrition support in severe head injury patients is helpful to accelerate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and prevent malnutrition.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while quality management is essential.
【Key words】 Severe head injury; Nutrition support; Homogenized diet; Curative effect
創伤是人类死亡的十大病因之一, 在我国创伤成为3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位病因。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 SHI)是最严重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创伤之一, 是创伤死亡的首位病因。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因素较复杂, 在术后死亡多与器官衰竭、医院感染有关[1-5]。大量研究证实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重症患者患者的预后, 降低压疮、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给予免疫辅剂可增进疗效[6-10]。但免疫辅剂价格昂贵普及率较低。在过去肠内营养支持主要采用商用匀浆, 但这可能不符合个体化需求, 影响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为此本院尝试采用自制匀浆膳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神经外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 昏迷时间>12 h;②年龄18~70岁;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肠内营养支持禁忌证;②严重原发器质性、系统性疾病, 如肾功能衰竭;③脑死亡;④手术失败。所有患者中男50例, 女34例;年龄22~67岁, 平均年龄(39.4±10.5)岁;入院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6.1±1.5)分;闭合性脑损伤57例, 开放性损伤27例;伴硬膜外血肿56例;首日APACHEⅡ评分(29.4±10.4)分;饮酒史14例;致伤原因:车祸50例、跌倒/坠落24例、打击伤10例;手术方式:微创手术24例, 去骨瓣手术48例, 骨窗手术12例;联合亚低温治疗16例、高压氧疗15例。采样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2例。
1. 2 方法 两组患者早期进行胃肠外营养, 锁骨下、颈内或周围静脉穿刺, 留置输液管, 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管理, 观察组采用自制匀浆膳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两组患者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所述。据标准体重热能需要配置营养制剂, 总热能需要=基础能量消耗(BEE)×1.25, BEE(男)=66.47+6.0033身高(H)+13.75体质量(W)-6.755年龄(A), BEE(女)=655.1±1.65H-5.675+90563, 评估肠内营养支持条件, 早期应用肠内营养, 据胃肠道血流动力学、功能状态, 采用逐渐加量法供应营养液, 首日占全量1/5~1/4, 逐渐到全量的1/3、2/3、3/4, 第5日到全量, 能量不足部分可采用肠外供应。持续泵入鼻饲, 温度38~40℃, 速度25 ml/h,
泵入时摇高床头30°以上或选择半卧位, 鼻饲后30 min内禁止吸痰, 每隔4~6 h监测胃残留情况, 对症治疗高血糖等并发症。对照组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 而后逐渐过度到经口进食。观察组据不同阶段个体化调整能量供应配比、食谱, 具体如下:①匀浆成分, 主要为鸡蛋、牛奶、鸡蒲肉、瘦肉、馒头等, 采样胶体磨加工;②按照食谱计算营养元素配比, 采样Gurreri公式计算热量消耗,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创伤早期1周患者能够摄入能量占消耗的50%左右, 第4周便可达到80%, 动态监测调整供应, 对于非蛋白热卡与氮, 按照150∶1的原则, 适度降低脂肪含量, 糖供能比例≤55%, 脂肪含量控制在10%左右, 根据血样检测分析代谢规律, 调整均浆营养元素配比, 如胰岛素偏高减少脂肪功能, 在后期进行胃动力仪检测达到条件者, 增加膳食纤维比重。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静脉营养结束时间、经口喂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2周后总蛋白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Kolmogorov-Sminmov法检验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若符合采用t检验, 否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静脉营养结束时间、经口喂食开始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2周后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重症颅脑创伤因创伤静态营养需求增加, 同时术后往往有进食障碍, 肠道应激功能障碍影响营养吸收效果, 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目前针对重型颅脑创伤提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患者明显获益, 但仍存在不足之处[11]。肠内营养的营养剂主要为配方商品, 包括氨基酸型、整蛋白型、组件型三类[12-15], 本次研究采用能全力是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能全力也存在不足之处, 无法满足个体需求。对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而言, 早期全部应用全能力不符合颅脑创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需求差异, 近年来创伤代谢组学研究越来越深入, 有报道显示严重创伤患者会出现高代谢反应, 按照能量需求差异可分为急性损伤阶段、转折阶段、代谢合成阶段、脂肪积累阶段, 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 患者进入代谢合成阶段, 合理配比营养素, 特别注意糖、脂肪的控制, 有助于避免出现创伤应激引起的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
本次研究中, 采样自制匀浆膳根据食谱、代谢检测配置, 使营养素的供应符合患者的能量需求、肠道功能状态, 合理的安排热卡、氮、碳、脂肪功能, 更符合代谢组学特征、动态变化。同时匀浆重视膳食纤维摄入, 有助于加速肠道蠕动, 利于肠道功能恢复, 达到足够的胃肠道容量。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营养结束时间、经口喂食开始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后总蛋白水平为(54.5±10.4)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1±9.6)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自制匀浆膳确实可有助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 加速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 自制匀浆膳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 有助于加速患者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但需做好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方学文, 常顺, 赵建华, 等.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胃肠道出血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 22(3):404-408.
[2] 王康, 孙晓川, 刘科.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测临床研究进展. 创伤外科杂志, 2014, 16(4):370-372.
[3] 罗伟.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性脏器损伤68例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19):74-75.
[4] 王明将, 杜文革.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 2014, 22(25):61-63.
[5] 潘文勇, 孟庆海, 李环亭, 等. 控制性阶梯式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4, 13(1): 36-39.
[6] 蒋琪霞, 郭艳侠, 杜世正, 等.肠内营养支持预防压疮效果的 meta分析.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 28(6):625-631.
[7] 喻小玲, 周仕钧, 彭海峰, 等. 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營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疑难病杂志, 2014(11):1114-1117.
[8] 何秀邦. ICU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哈尔滨医药, 2014(6):413-414.
[9] 李聪. 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中国处方药, 2015(9):8-9.
[10] 朱呖文. 缺血性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不同时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1] 王婷, 许磊 , 杨文群, 等.创伤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医学大学学报, 2016, 41(3):274-277.
[12] 谢翠琴.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11):1824-1825.
[13] 邱建东, 张清平, 马珊, 等. 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浙江临床医学, 2011, 13(5):499-501.
[14] 范玉梅, 吴修凤.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激性溃疡的作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8):50-51.
[15] 曾世发. 围手术期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6):3806-3807.
[收稿日期: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