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B型超声在锁孔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

2017-04-24 23:44郑定柯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开颅手术

郑定柯

【摘要】 目的 评价B型超声导航在锁孔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方法进行手术, 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认入路、制定手术方案, 观察组联合B型超声术中定位、血肿量评估。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第14日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第14日Glasgow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2、2.61、2.72、3.80、3.05、2.73,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孔入路中联合术中B型超声, 明显优于没有使用术中B型超声的对照组, 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出血量, 提高血肿清除效果, 从而改善预后。

【关键词】 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术;锁孔入路;B型超声

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颅脑创伤的重要治疗方法, 锁孔入路是常用的入路方式, 疗效肯定, 循证研究显示, 采用锁孔入路进行血肿清除术, 可避免传统开颅手术创伤性较大的缺陷, 充分发挥神经内镜的微创优势, 出血少、医源性神经损伤少、患者恢复速度快, 但该技术往往需要CT术中引导, 对CT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存在放射性损害。超声开展容易, 重复性好, 本次研究试评价超声导航在锁孔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其中男35例, 女25例;年龄56~79岁, 平均年龄(71.4±4.2)岁。原发病: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5例, 浅昏迷11例, 深昏迷17例, 伴癫痫10例, 瞳孔散大17例;基底核区40例, 丘脑区7例, 脑叶7例, 脑室6例。纳入标准:①CT检查明确颅内血肿>30 ml, 无伴脑疝, 有明确手术指征;②肝肾功能及全身一般情况良好;③无其他相关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组 根据术前影像学诊断, 拟定手术策略, 术中辨别解剖部位、血肿周围情况, 术后采用CT评价血肿清除效果。

1. 2. 2 观察组 术前均进行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 进行明确的诊断, 了解病变部位, 拟定治疗策略, 选择合适的切口入路, 尽量选择自然间隙, 本组对象纳入均为锁孔入路治疗患者。全身麻醉手术, 皮肤切口4.0~5.0 cm, 直径2.0~3.0 cm骨窗, 皮层造瘘, 显露血肿, 通过小骨窗完成手术, 双极电凝止血, 止血纤维、明胶海绵压迫止血。联合术中B型超声仪引导手术, 确认血肿的大小、形态, 与脑室关系、血肿距离皮层最近位置, 显微镜下清除血肿, 充分止血, 采用术中超声检查, 判断血肿清除效果, 寻找小血肿病灶。

1. 2. 3 所有患者都给予术后常规治疗, 包括血肿持续冲洗引流、颅内压控制、抗感染治疗等。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第14日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第14日Glasgow评分, 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炎、皮下积液、癫痫、应激性溃疡及再出血)。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及疗效比较 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第14日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第14日Glasgow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2、2.61、2.72、3.80、3.05、2.73,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神经导航是一种神经外科微创治疗重要辅助技术, 其主要依赖于术前的CT/MRI影像学检查结果, 通过确认标记点, 实现术中定位, 但其有重要的缺陷, 并非实时成像技术, 是一种定位技术, 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并不能完全反映手术中的情况, 特别是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 脑疝的形成对于解剖位置影响较大。采用术中CT引导以及血肿清除效果评估, 需要反复曝光, 不可避免带来额外的放射学损害[1]。同时CT引导、神经导航系统价格较昂贵, 在基层几乎无应用的条件。超声具有实时成像、重复性好等优点, 可作为导航技术。

本次研究显示, 其辅助神经导航系统, 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血肿清除率、14日血肿清除率,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第14日Glasgow评分(P<0.05), 提示联合B型超声确实可为医师手术提供便利, 通过实时的超声检查, 可准确的判断血肿的量、引导穿刺操作, 观察病灶的部位及其周围的邻近组织, 避免误伤, 同时还可寻找残余血肿, 以达到彻底清除血肿的目的, 从而减少医源性损伤, 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血肿压迫作用, 利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超声还可探测是否有新的出血病灶, 以及时采用电凝止血[2]。

本次研究限于患者例数不足, 未得出B型超声导航手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结论, 但从B型超声可减少出血, 利于操作的情况来看, 采用B型超声引导确实可使患者获益, 有助于减轻创伤, 利于保留神经功能, 帮助患者及早恢复生活能力, 手术时间的缩短也有助于降低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出血的减少可减轻颅内缺氧缺血表现、改善微循环, 维持正常颅内压, 降低再出血发生风险。

当然B型超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成像质量影响因素较多, 同时对医师阅读超声声像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B型超声无法有效的显像深部的血肿, CT/MRI仍是颅内深部血肿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有报道显示, 超声本身对于血肿具有治疗作用, 其通过机械振动作用, 可使较紧密的纤维蛋白结构变得松散, 超声还可局部作用升温从而利于凝块内部溶解。本次研究中超声对血肿的具体影响有待商榷, 尽管有动物研究证实, 低频超声联合微创治疗颅内血肿可使患者获益, 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利用超声进行引导时, 需把握超声频率、作用时间, 避免超声给血肿清除带来不利影响。

最后还需注意的是, 超声设备本身对手术影响较大, 如何有效的获得高质量的超声图像, 选择何种超声设备, 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探讨。有报道显示笔式术中探头体积小、分辨率高、图像清晰, 定位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 B型超声用于锁孔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中, 有助于缩短手术、曝光时间, 减少出血量, 但B型超声本身是否会对血肿造成影响、影响是好是坏、超声设备的使用以及选择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超, 步星耀, 闫兆月, 等. 锁孔超声导航显微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中国老年学, 2016, 36(10):2374-2375.

[2] Harrisson SE, Shooman D, Grundy P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frameless, pinless electromagnetic image-guided biopsy of cerebral lesions. Neurosurgery, 2012, 70(1 Suppl Operative):29-33.

[收稿日期:2016-12-27]

猜你喜欢
开颅手术
脑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进展
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治疗
改良眼科医用粘贴膜在开颅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颞肌骨膜瓣缝合对开颅术后头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
微创置管引流术和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