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玉米收购:从一家独唱到多元主体“大合唱”
刘慧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一年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后第一个收储季的实践检验,玉米市场出现一些可喜的现象。市场价格机制开始恢复,玉米产业活力增强,多元市场主体成为玉米收购的主力军,保障了玉米收购进度。在新形势下,曾经在玉米临储收购中独挑大梁的中储粮,退出了临储玉米收购,以储备粮轮换购销的方式参与收购,并全力为顺利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发挥“压舱石”作用。
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后,玉米收购已经从中储粮一家公司挑大梁转向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大合唱”。
在玉米临储收购制度下,临储收购价格偏离市场真实价格水平,抑制了其他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积极性。市场一度出现由中储粮一家收购来支撑的局面,即便有贸易商收购,也大多转售给中储粮,进入国家库存,并未真正被市场接受和消化。在三大谷物品种中,玉米产量最大、库存量最高、进口及替代品进口增势最猛,在近些年粮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中,表现也最为典型。2013—2015年,玉米的临储收购量连年增长,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值。目前国家政策性粮食库存中,玉米库存占1/2。
2016年东北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后,价格关系逐步理顺。在市场机制的指挥棒下,玉米深加工、饲料、贸易、储备等各类企业入市收购积极,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收购的格局逐步形成,东北地区玉米收购的主角已经由中储粮转向多元市场主体。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3月15日,东北3省1区累计收购玉米8 677万t,其中有近80%是中储粮之外的市场主体完成的。同时,中储粮、中粮等央企做到始终在市、均衡收购,充分发挥了引导和稳定市场的作用。
在吉林省榆树市粮食局副局长赵春成看来,在市场化条件下,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保障了该市玉米收购顺利进行。2016年,榆树市玉米产量320万t,商品量256万t,截至3月21日,累计收购玉米201万t。从收购主体构成看,非国有企业收购玉米86万t,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80万t,国有企业收购玉米35万t,其中中储粮27万t、中粮贸5万t、其他企业3万t。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在这一轮玉米收购中日益成为主角,而中储粮、中粮等国有企业扮演着“定海神针”的作用。
在这一轮玉米收购中,中储粮与其他主体协调配合,各种收购力量的优势、作用和潜力得到有效发挥,市场保持整体稳定。中储粮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充分发挥不同市场收购主体的潜力和优势,在秋粮上市之初,各类主体入市积极性较高的时候,中储粮不与其他主体竞争粮源,主动暂停政策性玉米拍卖,让出市场空间,支持深加工企业、贸易商在收购中发挥更大作用。在2017年春节前第一个售粮高峰,由于供给集中加大、价格出现回调,其他主体的收购行为趋于谨慎,市场出现一定程度观望。在关键时刻,中储粮加大收购力度,增加收购库点,延长收购时间,合理把握质量标准,收购量迅速上升,稳定了市场价格和预期,市场的信心也得到提振,平稳度过了节前第一个收购高峰。
在玉米临储收购下,中储粮作为政策性收购的执行主体,代表国家执行收储政策。在改革之后,中储粮参与粮食流通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储备轮换购销,按市场价格随行就市、自主收购。
中储粮双城直属库主任施闻告诉记者,他们粮库从2016年新玉米上市以来,在双城主产区和交通不便的地区设置了19个库点,针对市场变化和农民卖粮的实际情况,坚持“始终在市、均衡收购”的原则,在国家粮食局对黑龙江地区监测价格区间内,把握节奏,收购储备粮轮换玉米。对于那些交通不便、家里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通过引导经纪人上门收购的办法,解决这部分农户“卖粮难”的问题。
对于储备企业来说,储备粮轮换原本是推陈储新,实现常储常新的手段,但在操作上通过灵活把握、调度,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粮食流通进行调节,因此能够主动服务调控意图。据了解,2016年秋粮收购以来,中储粮为了减轻东北玉米收购压力,将原本在关内轮入的玉米计划调整到关外,集中全系统资源全力支持东北玉米收购。在新玉米上市之前狠抓进度,在3个月内完成了玉米轮换销售计划,为之后的秋粮收购腾出了宝贵的仓容,实现了购销时序的衔接。通过轮换运作时间、空间上的有效调节,使“始终在市、均衡收购”成为可能。
在市场化购销中,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市场流通也最为活跃,但在市场作用不明显的时候,中储粮还需要发挥中央企业的担当作用,主动入市收购,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例如,在黑龙江省,中储粮在当地没有加工企业和外运交通不便的地方,以及黑河等第四、第五积温带玉米质量较差地区作了重点布局,在这些边边角角贸易收购做不了的地区,农民售粮需求也得到了照顾。
随着玉米收购制度改革的启动,谷物中最大的品种正式退出政策性收购。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还将坚持和完善,但政策取向将朝着更有弹性的价格水平加以调整。2017年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已经公布,在2016年水平上略有降低,向市场水平靠近。经过14年运行,粮食收储政策已进入调整期,“后托市”时期已经到来。
“后托市”时期,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越来越少,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强。随着市场收购主体日趋多元化,更多粮源将由政府的粮库转到社会主体手中、转到市场上,粮食宏观调控需要逐步由依靠直接调控转向以政策引导为主的间接调控,难度加大。而且,粮食宏观调控更加聚焦精准,更加注重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中储粮负责人表示,在“后托市”时期,中储粮必须为新角色转变做好准备。一是从政策任务的直接执行者到政策目标的积极推动者转变。中储粮不再承担国家下达的玉米临储任务,但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储备集团,维护粮食安全、市场稳定、服务调控的根本职责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强化。中储粮的轮换吞吐活动必须更加主动地与国家粮食政策的目标保持一致,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保持一致。二是从分散操作向整体协同转变。中央储备粮垂直体系的特点在于,具体的购销吞吐操作由分散的基层直属企业完成。但是,垂直体系的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能够调集全系统的资源,按照调控要求,有效组织“大兵团”作战,在政策预期的方向和领域发挥应有作用。三是从政策性收储主力向关键时刻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转变。在国家收储政策改革调整的过渡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市场机制无法完全覆盖的空白点和市场收购力量转换的空档期,有可能出现区域性、阶段性的购销矛盾。中储粮在关键时刻要发挥引领市场的支撑作用,防止供求失衡和价格震荡。四是从粮食流通的参与者向粮食供应体系的重要力量转变。随着政策性收储逐步缩减,粮食调控的重心也从收储转移到去库存销售方面。中储粮必须提升储备粮轮换自身的供给质量,进一步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布局,改善储备粮品质,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放心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