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刊物和刊物的理想

2017-04-24 01:56斛建军
名作欣赏 2017年10期
关键词:西尔弗斯书评

理想的刊物和刊物的理想

3月20日,《纽约书评》创始人、担任主编长达五十三年之久的罗伯特·西尔弗斯先生去世,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转发纪念文章。之前,光知道《纽约书评》是份了不起的杂志,却没有关注其背后的灵魂性人物——西尔弗斯。从1963年创刊起,这本刊物坚持自由争鸣精神,吸引了众多思想者的加入。在它的作者名单里,我看到了苏珊·桑塔格和阿特伍德这两位自己景仰的女神,桑塔格的《论摄影》最初就发表在该刊上,而桑氏的《论摄影》与《反对阐释》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有思想冲击力的作品。原来,我间接地受惠于西尔弗斯及其刊物。

在关注西尔弗斯和《纽约书评》的同时,我想起了这两年在读书圈传得很热的一本书——《天才的编辑》,该书讲述的是一位发现了美国文学史上众多伟大文学天才的编辑珀金斯。记忆中我前几年淘到过一本类似的书,书名和人名一下子忘记了,但我肯定自己很认真地读过此书,因为当时准备从事编辑工作,读过后就送给一位出版社的编辑朋友,并告他别还我了。当看到《天才的编辑》时,我还以为是那本书重新被翻译出版,只是换了书名,后来从豆瓣读书目录里找到了那本我早已送人的旧书,才知道原来不是一回事。那本书叫《编者与作者之间:萨克斯·康明斯的编辑艺术》,是主人公的妻子为丈夫写的传记。珀金斯和康明斯都属于美国出版史上的天才编辑,美国文学史上很多大作家都是经过他们的眼光才得以顺利“初出茅庐”,并闻名世界的。我们今天能受惠于这些伟大作家的作品,与他们的慧眼和对文化的执着是分不开的。

开始编辑本期内容时,发现我国当代知名哲学家、康德研究专家邓晓芒先生发来了他的文章《现代艺术中的美》。之前在学校听过邓先生的讲座,记得当时拿着邓先生与易中天合著的《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一书,请先生签过名。今天能以编辑的角色“阅读”先生的文章,也算是另一种阅读的延续吧。钱理群、温儒敏等先生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大部分中文系大学生的必读书目,我作为文学爱好者,多次在图书馆和书店的书架上翻过该书。本期,温儒敏先生发来了他的文章《从文学史修订看赵树理的新评价——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2016修订版为例》,看到文章时,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

《文学报》2015年6月4日的一篇文章中说:“《纽约书评》也超越了自身名字的表面含义,从文学批评扩展到哲学、历史、艺术、政治等领域,也从纽约版图辐射到整个西方知识界。”这几个月,作为编辑亲自参与刊物的编校,重新认识了刊物,发现我们的刊物也正在“超越自身名字的表面含义”,从文学鉴赏扩展到多个文化领域,影响的群体也从“80年代的青年人”扩展到新世纪的青年人。这对于一个《纽约书评》的中国粉丝来说,该是多么的“心满意足”!

猜你喜欢
西尔弗斯书评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太阳照常升起》书评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父亲的祝福
《重读〈石头记〉》书评
爱心树(上)
捉月亮的网
白苍鹭
贺瑞和西尔
白苍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