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农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7-04-23 11:03丁征宇赵宗林张莉王振声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用植保无人机

丁征宇+赵宗林+张莉+王振声

摘要:农用植保无人机作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一种新型工具,在洛阳市步入了规模化飞防的初始阶段,2016年上半年,洛阳市农田有30架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2633.3 hm2。虽然当前存在不足,但它无疑是未来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实现植保机械现代化、农药减量使用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重要手段。在目前限制因素很多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加大农用无人机的规范、引导和推广,推进农用植保无人机飞防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农用;植保;无人机;服务现状;发展对策

近两年,农用植保无人机开始出现在洛阳市田间地头,作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一种新型工具开展飞机防治,引起了有关各方面的极大关注和期待。尤其是今年,农用植保无人机在小麦“一喷三防”中表现出明显优势,有力提升了洛阳市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实力,也标志着洛阳市农用植保无人机飞防进入了农田规模化飞防的初始阶段。

一、洛阳市农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现状

2016年上半年,全市多个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购置16架无人机,加上2014、2015年植保服务组织和种植大户购买的5架无人机,全市保有植保无人机21架,机型有3WQF120-12、3WQF80-10、3WCG8-10、QF80-10等。上半年开展飞防作业2633.3 hm2,并首次引入农飞客进行了小麦“一喷三防”飞防作业。

目前,洛阳市农用植保无人机作业模式有四种:一是种植大户购买自用,占总作业面积的2.1%;二是植保专业服务组织飞防作业,占总作业面积的82.8%;三是无人机生产企业成立的植保服务组织飞防作业,占总作业面积的3.1%;四是请外地农业服务组织飞防作业,占总作业面积的12%。飞防的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蔬菜、果树,每亩作业成本15-20元,其中作业服务费10元,作业地形为平地及丘陵。

二、农用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的特点和优势

1、作业高效、安全

目前市场上油动无人机载药量在10-20 kg左右,平均每天可喷防33 hm2;电动无人机载药量在5-10 kg之间,平均每天作业13.3 hm2,无人机飞防的效率是传统人工的10-30倍,同时遥控操作、远离农药保障了作业者安全。

2、不受地理条件和作物等作业环境制约

洛阳市地理条件为“五山四岭一分川”,山地、丘陵等旱地面積是平川水浇地的3.6倍,作物种类多、杂。植保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远距离遥控操作、重量轻、携带方便等特点,解决了以往山区、丘陵、水稻田等特殊耕地环境和玉米、果树等高杆作物打药不便的困难。

3、提高农药利用率。

无人机采用超低量喷雾技术,下压风场有助于农药穿透、覆盖作物叶片正反面及根部,有效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可以减少40%的农药使用量。

4、降低农业企业生产成本

至2015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5.2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5.2%。流转土地的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的农田内包括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用工投入不断增加,费用沉重。植保无人机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农业园区的用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三、洛阳市农用植保无人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目前植保无人机机型多样,但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有效载荷低、续航能力差,耐用、实用性差,售后保障体系不健全、维护成本高。

2、缺少熟练的操作手

植保无人机操作难度大,操作不熟练易造成重喷、漏喷,或速度太快、防效不好,且存在坠落、炸机的安全隐患,目前熟练的无人机操作手还很缺乏。

3、缺乏统一的操作规程

无人机作业时离作物高度1-6 m,目前对作物喷洒的雾流最多可下穿0.8 m,玉米、高粱、果树等高杆作物下层着药不好,影响防治效果;对小麦、水稻、谷子等低杆作物的飞防也缺少科学的效果评估。针对不同作物的飞防作业模式还处于试验阶段,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

4、适用的农药剂型少

目前全国真正用于农用无人机飞防的农药制剂还没有登记生产,现有农药药物分子粒径和稳定性都不适合用于航空喷药。

5、价格偏高,受众群体小

目前油动无人机价格在20万元左右,电动无人机价格近9万元,如果没有财政补贴、全部自费,植保服务组织投入成本太高,与飞防收益相比没有盈利的空间。

四、发展对策

虽然当前农用植保无人机还有很多不足,但它无疑是今后全国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农药减量使用的重要手段。不但可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困境,也是突发性病虫害应急防治的需要,会给整个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带来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在目前限制因素很多的情况下,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农用无人机的科学引导和推广,推进农用植保无人机飞防的健康有序发展。

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统一的植保无人机国家行业标准、标准化操作规程和飞防保险标准;生产企业要进一步提升无人机质量、有效载荷、续航能力,加强售后服务,降低维修成本;要加大对无人机操作手的监管力度。提高操作手的准入门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飞防作业水平;农用植保无人机行业要加强联合,从无人机、操作手、农药、作物、防效等多方面开展实验研究,及早完善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不同农药、不同时期、不同地形条件下飞防的操作模式;农药企业要加快无人机飞防配套农药的研发力度;国家应加大对农用植保无人机发展的支持力度,建议中央、省财政的更多涉农补助资金向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和种粮大户开展无人机飞防倾斜。

猜你喜欢
农用植保无人机
不得随意弃置、掩埋、焚烧农用薄膜
植保机
农用机械在使用中的维修和保养
黑龙江实施《农用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规程》标准
陕西将补贴1000余架植保无人机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跨线牵引无人机的飞行方案设计
农业部批准一批植保农药类行业标准
防止农用氨水中毒